2018年12月17日《平和新闻》
观众朋友大家好,今天是2018年12月17日,星期一,农历十一月十一。欢迎收看《平和新闻》,今天节目的主要内容:
一、文峰到三平道路拓宽工程主体完工具备通行条件
二、副市长谢毅泰带队到我县征求市政府工作报告意见
三、平和城隍庙壁画:遗落在乡间的“福建敦煌”
文峰到三平道路拓宽工程主体完工 具备通行条件
经过建设者5个多月的建设,县道文深线文峰镇龙山村到三平上镜段公路拓宽工程主体工程日前完工,具备通行条件。
12月14日上午,记者在龙山村段经过改造后的道路更加平坦宽阔,前往三平风景区的车辆有序行驶通过,在路旁边坡,工人们正忙着进行客土喷播作业,绿化裸露的边坡。
该路段位于文峰镇,是前往三平风景区朝圣、旅游的必经之路,受地形等因素制约,原有道路宽仅有7.5米宽,且弯多坡陡,随着三平风景区交通流量不断增加,原有道路已无法满足通行需求。今年8月,平和县投资5684万元,对道路进行拓宽改造,设计全长9.335公里,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拓宽、照明、桥涵、绿化、交通工程及沿线配套附属设施等,进一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现场施工负责人赖志沐:本项目为旧路拓宽工程,原道路水泥路面是7.5米,现拓宽工程约为11米到11.5米,2处急弯改造,临水临崖增加坡形护栏提高安全系数,改善同行条件。现在主体路面拓宽及路基防护已基本完成,具备通车条件,目前完成工程约占总工程量的90%。
目前,项目扫尾工作正抓紧进行中,其中,交通安全工程计划元旦前完成,道路照明、沿线绿化景观提升等,预计春节前完成全部完成。
副市长谢毅泰带队到我县征求市政府工作报告意见
12月14日,副市长谢毅泰带队到我县,就《市政府工作报告》广泛征求我县各界代表的意见。县领导郭德志、吴丁顺、蔡绿璇、陈志亮、方丽云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各抒己见,踊跃发言,认为《市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结构合理、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对2018年工作总结实事求是、系统全面,对2019年工作部署思路清晰、措施务实。同时,大家结合我县的实际,就产业发展、生态旅游、城市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谢毅泰认真听取、记录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并与大家进行探讨交流,对我县各界人士对市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大家结合自己工作经验与实际,对《市政府工作报告》提了很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市政府将认真归纳整理,研究吸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市《市政府工作报告》,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继续关心、支持市政府各项工作,积极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平和县工商联(商会)十届三次常委会议召开
平和县工商联(商会)十届三次常委会议12月14日召开,县委常委、统战部长林德志,县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林启明出席会议。
会上,林启明向本次会议作工作报告,总结回顾2018年县工商联(商会)工作,部署2019年工作。
会议还学习了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省委书记于伟国署名文章《全力支持民营企业越过创新转型这道“坎”》,传达学习了福建省工商联(总商会)十一届二次常委会精神、漳州市工商联(总商会)十四届三次常委会精神、福建省光彩事业促进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精神,同时还部署了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等工作。
会上林德志强调,参会人员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要协作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要践行优秀企业家精神,要树立履责、服务的精神,在振兴和发展实体经济、推进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更大贡献。当天,与会人员还参观了乐其家俬、中宝食品、广和堂生物科技等民营企业。
霞寨镇开展“主题党日+传承红色基因我带头”活动
12月13日,霞寨镇党委在革命老区村钟腾村组织开展主题党日+传承红色基因我带头”,县委常委、人武部政委郭毅置到场指导。
霞寨镇党员领导干部、各村(居)党支部第一书记、书记,各村(居)党务工作者,钟腾村党支部党员100多人参加活动。在钟腾村党建文化主题公园,党员们面向党旗,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在党旗下接受心灵的净化和洗礼,牢记共产党员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随后,大家还参观法治长廊、党的光辉历程教育、钟腾村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活动,进一步深化推进霞寨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并进一步强化党员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激励党员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激发广大党员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热情。
平和城隍庙壁画:遗落在乡间的“福建敦煌”
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平和县九峰镇的库藏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和城隍庙就是一颗耀眼的明珠,而城隍庙内明清时期的壁画更让其熠熠生辉,这些有着500年历史的文化瑰宝还被称为“福建的敦煌”。
近日,记者来到城隍庙,庙宇整体建筑宏伟壮丽,庙内回廊壁上,绘有《平和八景图》、《福禄寿星》、《十八层地狱图》、《二十四孝图》以及描绘古代生活场景等40多幅精美壁画,虽然部分壁画略有残破、褪色,但整体上依然保存较为完整,十分珍贵,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据来自广东的书画家邓正强介绍,这个壁画跟山西的壁画是不一样的,山西的壁画是重彩,规模也很大,这个壁画主要以线描为主,没有重彩,每个人物都画的很精细,造型也非常的严谨,局部放大看,有很强的绘画性技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著名书画家邓正强:这是非常难得真品,由于这种墙的潮湿和有些剥落造成里面的原貌看不到,但是一些残留下来的局部,可以看到当时这作画的规模和辉煌,现在非常难得还能看到这种400多年的真迹,平时我们都是看印刷品,就是面对这种真迹看感受更加不一样,看了真的很激动,值得我们去好好的研究,去挖掘。
其绘画作品在人物造型、线描勾勒等方面系统地反映了当时平和的绘画水平。人物形象富于生活气息,线条勾勒功力高超,以简练的笔墨,塑造出个性鲜明和内心复杂的人物形象,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表现力,从人物的衣着等方面也可看出作品的时代特点。
著名书画家邓正强:我发现平和这地方文化底蕴挺深的那么在这里看到这种壁画,让我感到很震撼不光是要引起我们平和的重视,要引起全国搞艺术的重视,我希望这项这么好的东西要能够进行广泛的宣传,能够引起艺术界人的关注。
精美的壁画让人叹为观止,但这些壁画当时是谁组织绘画的?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
平和城隍庙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由时任督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王守仁(王阳明)奏请朝廷特批,以府级建制规格设计,并命南靖知县施祥督建。翻阅众多的史料发现刚建好的城隍庙并没有马上进行绘画装饰,到了嘉靖5年(1526年)王禄任知县的时候才开始有了绘画,明朝万历年间编撰的《漳州府志》平和篇里明朝御史马明衡写的《平和县碑记》载有:“至于城隍摧挠,绘饰惟焕。建立社稷、山川、孤魂坛壝(wéi),岁时如法咸秩以禋(yīn)。”清朝道光版的《平和县志》里明佥都御史戴时宗撰写的《王邑侯遗爱碑记》载有“设山川、社稷、邑厉之坛,修城隍庙,立养济院、万人冢,清出官地六十余处,夫廪出焉。”由此可推测,城隍庙的部分壁画极有可能是这一时期绘制的。因为当时平和刚刚置县,社会不稳定,贼匪横行,王禄想通过文庙的儒学思想,并建立社稷、山川、孤魂坛,树城隍文化信仰,传教朱子理学、阳明心学以引导信众善存感恩、敬畏之心、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促进地方和谐稳定。
平和二中教师、古镇文化研究者朱大良:就对城隍庙以朱熹的理学、忠孝廉耻和王阳明思想当中的知行合一融为一体,那就在这些壁画当中呢比如说这边的惩恶,就是用十八层地狱图来体现,扬善就二十四孝。
在城隍庙的壁画中,第三殿的《平和八景图》和第二殿的几幅描绘市井生活的作品尤为精彩。书画家邓正强介绍说,《平和八景图》里的线条、笔墨技巧可以看得出来,这个画应该不是想象的东西,应该是画当地的景色。
著名书画家邓正强:这个民间的画家,生活基础非常厚,而且艺术的功力也非常厚,把有些局部和一些人物的神态画得惟妙惟肖,造型也很严谨,画得非常的精准,以现代的话就是画得非常的准确,有新意,描得把神态的和意境都表达出来了。
这里的《平和八景图》和清康熙五十七年知县王相主纂第四部《平和县志》绘制并以诗咏的平和景图内容基本一致。九峰群山环拥,碧溪绕绿,名胜古迹甚多,明朝年间即有“八景”之说,清道光版《平和县志·山川志》就载有明人朱龙翔《八景记》一篇。至于这“平和八景图”是县志搬用城隍庙的壁画还是壁画套用县志的绘图,还需进一步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