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专栏展示> 灵通文化 > 正文

秋光里的灵通山

作者:谢娇兰 来源:谢娇兰的博客 时间:2012-01-11
编辑:朱国文 点击数: 字号:

  休闲的双休日,最想望的莫过于找一处陶渊明式的世外桃源,游走于自然间,享受天人合一的悠然自在。听说福建灵通山以峰险、石奇、云飘、泉清堪与武夷山媲美倍受青睐。从汕头市坐车上高速,不足两个钟头即过抵达。风景的诱人,交通的便利,愿望变得触手可及。

  秋天向来是出游的好季节,天高气爽,气候宜人。山是百看不厌的风景,且不说不同的山有不同的风景,即便同一座山也四时风景皆不同,灵通山最新峰海拨高达1500米,常年云雾缭绕,山顶山下两重天,无疑更添游兴。喜欢山林,不单因为许多植物都有造氧功能,使人神清气爽,心情舒畅,一座山的林木,往往也包含着这座山的底蕴与韵味。对我来说,登山之趣,林木之秀与否占了很大的比重。上山的石径工整且不失古意,林木茂密,遮天蔽日,品种繁多,虽称不上参天古木,却也颇具岁月风华,许多树身挂有“名片”,看树而后观树牌,有如读完一篇美文,回头再看题目一样,或者会心一笑,或者纳闷半天,不解其中意。来到山野,我总掩不住未泯的童心,喜欢随手拾拣些不知名的落英和树籽把玩。有一种叫“猴欢喜”的蒴果让我来了兴致,那是一枚有坚芒的硬质小蒴果,落地即裂成海星状,向外一面粗看是赭色的“毛”细看却是扎手的针芒,向内一面是“开口笑”风干了的果瓣,怎么就想出了“猴欢喜”这树名呢?我却左思右想不能把它与猴子联系在一起。还有一种像荔枝的,好端端半个“荔枝”,尾端却是结了痂的半成品。

  走完七弯八拐的石蹬山道,把玩了一种的植物,举头已见灵通岩。灵通岩远看宛若一匹赤兔马骑在悬崖上,据说为古代书生潜心读书的地方,灵通也作灵应感通之解,怪不得庙中香火兴旺,鞭炮连贯。灵通岩是我们约定集合的地方,眼看目标已在望,不甘心就此驻足,见前方标示牌指向旁道蟠桃洞。通往蟠桃洞的石径较前头走过的又多了些古意,石头路,前段受悬崖飞流常年喷溅,湿润而灰黑,向前林径深幽,横架于山腰的悬梯让人心生雄险与神秘感。人在悬梯上,正好换角度眺望灵通岩,三层高的朱红庙宇,又如搭在大山壁上的一个鸟巢,危如累卵。再俯望脚下深谷,心“扑、扑”地跳个不停。然而,所有的担忧都是多余的,当我们登上云梯抵达灵通岩,固若金汤的灵通岩寺,由不得你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其实灵通岩只是加油站,我们的目标在高处,登临海拨1287米的擎天峰!擎天峰是灵通山七峰五岩十寺中排高第三的山峰,登顶来回约四个小时。午餐我们准备了干粮,听说山上有清泉,我还专门备了一套户外炉具与工夫茶具。

  登山无路人来造,为解决山径险阻落差大,崖洞幽深攀爬难的问题,山上架设有多条人工天梯。以为勇于挑战的只有年轻人,想不到狭窄的山径、铁梯上,时有路遇登顶回返的游人,有不少还是老当益壮的老者,狭路相逢,大家都文明礼让,大山的气度,让路过这里的人也不知不觉变得热情友善,照面时总会互相关照提醒,“前头路滑,小心啊!”

  登完最后一条坡度接近垂直的天梯,抬头已是别外洞天。天更阔了,山更幽了,云雀啼声婉转,芒花摇曳白云轻。看山那侧,似谁躲在后面吹了一口气,吹出飘飘缈缈的白云来。少顷,云烟已飘过另一座山,先在山头系上了一条白丝巾,很快,又氤氲了整座山。轻纱般的云渐渐汇集成起雾,越来越浓,终于浓的化不开,把落在后面蜿蜒山径上的队友裹在里头。大家吊嗓子般对着山谷互相呼应,山谷回响着余音,纵情释放心中平时里积蓄着的憋闷。

  越上山顶,树越少,满山除了看起来油亮光滑的山草,再不见一棵大的树,稀落低矮的是野山茶。云雾缭绕出好茶,这是大众的经验,因此,当地人便制作了一种“灵通岩茶”作为旅游商品,倒也吸引了一批游客。山之灵气其实也是一种品牌。

  登高只是目标,其实最美的风景往往不在于“一览众山小”,而在于将近峰顶,群山环绕,白云出岫,鸟语啁啾,天地自然与我似乎浑然一体时,只是各人有各人的审美罢了。

  落山,秋阳澄澈,烟消云散,大山仿佛被镀了一层薄金。灵通山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又是一景致。

  (本文来自网络,摘自谢娇兰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