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专栏展示> 灵通文化 > 正文

远近皆宜灵通山

作者:黄荣才 来源:厦门网[海峡网] 时间:2012-01-11
编辑:朱国文 点击数: 字号:

        漳州的灵通山以险、奇、峻、秀扬名天下,素有“小黄山”的美誉。灵通大佛、大帽峰、朝天寺以及“珠帘化雨”等灵通七峰十寺十八景,气势磅礴,变幻万千,给人以万种遐思。


■灵通欲晓。夜色还笼罩着灵通山,让酣睡的灵通山有了静谧的感觉。

    ■远望灵通。灵通山和山腰的水库相映成趣,有水有山,山因水妩媚,水因山多姿。

    ■雾绕灵通。云雾好像腰带,环绕着灵通山,让硬汉的灵通山有了升腾的感觉。

水味灵通


    灵通的水有不少韵味。“珠帘化雨”之所以成为灵通一景是因为它的飘逸,丝丝缕缕的雨帘给灵通多了一道欲说还休的屏障,剽悍的灵通也就有了娇羞和朦胧。有阳光的日子,可以清晰地看到晶莹的雨滴串成雨帘,连贯但又有空隙,风吹过,仿佛整张帘子飘扬在山的腹部。
    小雨的时候,灵通山可就是另外一种味道了,整座山就是个水灵灵的妹子,连眼角都是水汪汪的柔情,山没有了汉子的感觉,而是柔情满怀,完全漾出秀的模样。细微的水在树叶上慢慢拢聚,形成一个水珠停留在叶尖上,树叶不堪重负般下垂,水珠顽强地站立叶尖坚持,忽地啪地一声落到草丛上,散了。雨稍大的时候,树林间就多了很有韵味的声音,滴答作响或者沙沙有声,灵通山多了女孩子般的悄悄话流淌。山涧里的水很清澈,登山累了,随意掬水入口,都能感觉到那份甘甜在肺腑之间游走。
    大雨之后,灵通山可就是凸显清爽了。即使树叶上的尘土也被荡涤干净,显得格外青翠。山涧里的水哗然作响,不甘寂寞一般,再也不是舒缓柔情的夜曲,以另外一种姿势出现在世人面前,颇有点女战士不爱红装爱武装的飒爽英姿。
    水让灵通山有了韵味,有了灵气。因为水,灵通山不再仅仅是巍峨高耸,很多时候也是千娇百媚风情万种。

 


    禅韵灵通


    灵通山的无穷魅力在于远近皆宜。无论你身临其境或者远望灵通,总能把灵通山读出抑扬顿挫的不同篇章。而对于灵通大佛而言,距离绝对是一道风景。
    灵通大佛其实就是灵通山的小帽峰,从山上至山麓数百米高的整座山峰,酷似一尊佛祖头像。在前往灵通山的盘山公路半山腰,有处观赏灵通大佛的最佳地点,在那儿,感受灵通山云雾缭绕,呼吸清新空气的时候。抬头远眺,灵通大佛哲人般横卧在那儿,额、眼、鼻、嘴、下巴、面颊俱全,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每个部位都恰到好处、线条清晰,比例准确,栩栩如生,造型完美,融天地造化之其妙,无丝毫人工斧凿痕迹,让你不得不感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奇。
    大佛仰视远方,妙相庄严,恬淡平和。从亿年前的白垩纪走到如今,当年的火山喷发造就了大佛,大佛已经阅尽岁月的沧桑,任何的苦难都云淡风轻,都会随风而去。如果大佛有生命,相信在大佛的记忆里,苦难并没有比云雾更有分量。
    有阳光的日子,大佛很清晰地把自己展现在游客的面前,定力颇深地让众人的目光洗礼,接受游客或景仰或赞叹。在云雾升腾或者雨天的时候,灵通大佛以另外一种风情出现,刚毅的外形有了许多娇媚,风姿绰约地增添了许多韵味。阴天的时候,也许天气的因素,灵通大佛也如剑客一般冷峻无语,让人对灵通山有了某种敬畏。
    无论以何种风情出现,灵通大佛总是在一定的距离之外成为独特的风景,诉说着灵通山的语言,承载太多的传说和故事,成为灵通山的名片。

 

■悬空古寺。在灵通大佛下的悬空古寺依崖而建,是灵通山的又一道风景。

 

 

灵通云海。翻腾的云海让灵通山有了神秘的力量,朦胧是另一种的风景。

 筋骨灵通


    石是灵通山的筋骨。
    在灵通山,放眼过去,石头以张扬的姿势存在。亿万年前白垩纪火山的熔岩已经没了不得流淌的烫人的热度,站立在那直刺苍穹。茅草或者树木是灵通山的外衣,掩饰了部分石头冷峻的外表,更多的是裸露的,没有任何掩饰地出现,像展现健美肌肤和傲然筋骨的健美健儿一般,棱角分明。没有刀削斧凿的痕迹,像是不经意间突然的天外来物哗啦啦降落在眼前,突兀而又逼人地出现,让人明白了什么叫壁立千仞。
     许多石头静默地站立,形成了灵通山的语言,冷峻而有硬度。石径已经浸透了人间烟火,给人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感慨。
     在半山腰,悬空的石头稍加修整,凭借石壁的走势修成了宾馆。在这里走路,是不能昂首阔步的,地面上很可能突然凸出一道石棱,或者房顶突兀地下降。躺在床上,有石壁突然压顶的错觉,却也可以感受石壁恍然靠近肌肤的冷峻。
    更多的石头是默默地蹲立在那儿自成风景。山涧之中,大小不一的石头造就了梦幻一般的变化,清泉流出,就有不同的韵律在灵通山之间回响。
    在灵通山的背面,延续灵通山语言的是那个叫石寨的村庄,因为石头而成村寨,石是村庄的主色调,大小各异的石头构成了村庄的语言,有跟灵通山同种地方方言的亲切。
    石成了灵通山脉络分明的筋骨,因为筋骨的存在,灵通山就有了硬汉的风范,就傲然挺立在那经历岁月风雨。


    雾漫灵通


     雾让硬汉的灵通山充盈柔情。
     灵通山的雾变幻莫测。往往是刚刚还清晰如画,可转眼之间,雾从山谷里升腾起来,开始是丝丝缕缕,后来就是成团成团的了,迅速地翻滚漂移,好像哪个武艺高强的武侠豪客刷地一声甩开了一件浩大无比的披风,把灵通山遮得“不识真面目”。
     在灵通山之外,可以看到雾气笼罩下的淡淡的轮廓。站在山中,却是可以看到雾气从身边快速地移动,几米之外就是白茫茫的了,留下的是雾气侵蚀之后的潮湿,头发、衣服都很快湿了,真的是“一头雾水”了。在雾气中,受阻的不仅仅是视线,还有声音。感觉呼叫的声音有什么东西“隔”了似的,没有了平时的欢畅淋漓。
     还没等气沉丹田,雾又很快淡了下去,出现了朦朦胧胧的景致,逐渐清晰,宛如国画大师在纸上大写意泼墨,淹没了宣纸,然后用笔迅捷勾勒,模样便慢慢清晰。山是山,水是水了。雾气淡了,也升高了,也像山尖之上有人慢慢地把覆盖山体的遮盖物揭起,山腰上什么痕迹也没有留下,显得特别的鲜亮,光线明暗过渡有特别清晰的层次感,整个灵通山像巨幅山水画挂在天际。
     山顶的云雾还没完全远去,山谷的雾又升了起来了。不少时候,在山腰上看风景,头顶上是逐渐远去的云雾,脚底是雾气升腾翻滚,人就进入脚踏祥云的境界,颇有神仙的滋味了。
     晚上住宿在灵通山,雾气弥漫在宾馆的四周,伸出手去,雾有了质感,触摸松握皆随手可得。脸上或者手上的皮肤可以感受到雾气刷刷漂移而过的流动感,皮肤上有凉飕飕的感觉,还有某种压迫的分量,手很快湿了。张开嘴巴,雾气就顺喉咙而下,清新的感觉直抵丹田。
     尽管紧闭门窗,雾气还是从各种缝隙钻了进来,成片,成条、成丝、成缕地进来,在房间里缠绵,呼吸也就有了灵通山的韵味,梦也许就充盈着似水的柔情。
     有了雾的灵通山,即使是冷峻的山体,也是更有男子汉风格的刚强,而不是不识人间烟火不解风情的硬邦邦冷漠,灵通山也就有了“怜子如何不丈夫”的人性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