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人文典故> 平和乡贤 > 正文

著名的科普作家贾祖璋文革中曾下放到平和县坂仔镇劳动並创作大量科普文章

作者:林慕理 来源:在福州的平和人 时间:2012-04-10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贾祖璋(1901年-1988年)浙江海宁人。1920年毕业于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曾任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辑兼编辑室主任、科学普及出版社副总编辑、福建省科协顾问、福建省出版工作者协会顾问、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福建省科普创作协会理事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等职。

贾祖璋先生是著名的科普作家。早在30年代,他就已是中国科学小品的开拓者之一,60多年笔耕不止。他的作品以多姿多彩的文学形式,生动活泼地传播以生物学为主的科学知识,实现科学与文学的联姻。他的科普作品对普及科学知识,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凝聚力,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他以绚丽多彩的自然界为描述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用生动的独具风格的科学小品体裁,向读者描绘了奇妙的生物世界中的种种珍闻趣事。

我们分别从平和正兴学校曾金华老师《贾祖璋与平和》一文和《 匠心独运的科普先驱》文章中都记述了贾老文革中曾下放到平和坂仔镇劳动的情况:

曾金华:《贾祖璋与平和》

十年前,曾经在福建科普作协的内部刊物《迎春花》中“纪念贾祖璋百年诞辰”的一篇文章里读到一句话,大意是说,贾祖璋曾经在平和工作过。当时,我不禁惊叹起来:贾老曾与平和结缘过!

贾祖璋(1901—1988)是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他的文章我们是熟悉的,他的《南州六月荔枝丹》入选高中语文教科书,文章准确、翔实地说明了荔枝的果形、果实以及贮运,对荔枝的习性、产地、栽培史等做了介绍,并表明对我国荔枝生产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我们教学中不时地要与这篇文章打交道,而且这也是一篇典范的科普说明文,对这样一篇课文我们怎么会陌生?但是,当时我们没想到的是,作家竟曾经在我的家乡平和工作过,并且,这篇文章的材料也很可能是在这儿收集而得的!

我努力找寻贾老在平和的踪迹。但几十年的烟尘已把贾老的鸿爪雪泥湮没得了无踪迹。我已经无处寻觅贾老在平和的一麟半爪了。

时光荏苒,这件事后来就抛掷一旁了。

前些天,偶然看到贾老的名字,我便在网上搜寻起来了。于是我看到了《百科名片》上的资料:

“……(贾祖璋)1961年秋到1962年夏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习1年。回社后任大型《知识丛书》编委,承担科技部分书稿的选题策划和编审工作。1978年5月到上海出席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从此开始了创作的辉煌时期。……十年动乱期间,身处逆境的贾祖璋,此时的心情虽说无奈,但他又不愿意虚度年华、浪费时光。他只身到野外的稻田、菜园、果园,观察植物生长、昆虫活动和鸟类繁衍的动态。同时,还大量阅读当时所能找到的科学和农技书籍,从1970年到1976年的6年间,共写了50本读书笔记。这段时间的实践和阅读,为科学春天到来后的科普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也才有了荣获“新长征科普创作”一等奖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以及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范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兰和兰花》、《蝉》等名篇的问世。”

就这则材料中贾老的简历而言,1978年前十年左右时间贾老的经历显然是不清楚的,这也仍然无法让我将贾老与平和联系起来,我未免感叹。后来,读到《福州晚报》的一篇文章,让我对贾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文章里有这样的叙述: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在那“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代,以普及科学知识为己任的贾祖璋,自然遭到了灭顶之灾。他被宣布为“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批斗。1969年10月,林彪发布1号令,紧急动员疏散全国大中小城市人口。贾祖璋被遣散到福建的平和县山区。他的儿子贾柏松先此早下放在平和县劳动了。自然,平和县的生活是十分艰难的。但贾祖璋懂得怎样应付这艰难的日子,乐此不疲。他说倒是有时间去潜心钻研一些古籍,学习知识。在整整六年的时间里,他辑录古籍100多万字,编成《后汉书动植物钞》、《苕溪渔隐丛话植物钞》、《辞源植物钞》、《辞源动物钞》、《福建柑桔谱》、《龙眼谱》、《荔枝谱》、《桃谱》、《水仙》、《兰花》、《茉莉》、《月季》、《牡丹》,以及《萤》、《蛙》、《金鱼》、《鸦》、《蝉》等30多种50多册的动植物谱,表现知识分子的“顽固性”。他相信这种“顽固性”,对于国家,对于人民,对于科学都是有用的。”

同时,我又寻觅到一篇博文里这样的内容:

“几年前在一家旧书肆(应该在厦大附近)里面买到一本有科普大家贾祖璋印章的书《贾祖璋科普创作选集》,此印看上去不起眼,大小在1.5cm左右,出于对签名书的一种嗅觉,我仔细端详后确认印章上面的字是贾祖璋印,依照我的习惯我查了该名人的相关资料,结果看到一点让我有点意外的字眼‘下放平和’。下面节选一段网上找的记载——《科普写作的极致》一文的节选:贾祖璋的痛苦源于执著。他对科学小品写作的执著,不仅是追求人文的或文学的美,更着迷于它深层的自然之美和科学之美,科学的理性与理趣。‘文革’期间的1970年至1976年,贾先生被迫居处于闽南平和县坂仔公社的小屋内,以古稀之年,放逐之身,昏眊之目,数年间从所藏的古籍中抄录爬梳,辨误考证,评述整理出了百万字有关动植物的资料,即今日部分收入全集第五卷的《札记》诸篇。这些凝聚了老人无数心血的科学与文学的札记,除了科研价值弥珍,也使我们这些科普后学得以窥见贾先生在写作《鸟与文学》等文前前后后曾作出了怎样的工作,虽在‘文革’逆境,此心此志仍不泯。”

这是“老秀才后人·闽南寻迹的博客”里的文字。感谢他(她)为我省却了许多艰难的搜寻工作。

这些虽然是网上材料,其真实性有待进一步考证,可由此我们难道不也可以此清楚地了解到这样的一个事实:文革时期,贾老被宣布为“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批斗,并1969年至1976年曾经“下放”到平和县坂仔公社(今天的坂仔镇),在公社的小屋里度过了艰难困苦的生活(有意思的是,贾老在公社的住所,与现代文化大师林语堂早年的出生地恰好隔溪相望,两位文化名人是否有着灵魂上的邂逅?);但他仍以古稀之年,放逐之身,数年间不忘深入实践,细致观察,同时辨证众多古籍,积累大量素材。这为日后他的又一次创作高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而也就有了如《南州六月荔枝丹》这些名篇的问世。

世事变迁,人事兴废。贾老在平和留下的鸿爪雪泥已然消失殆尽,但我相信,贾老的坚强的品格,对科学的执着精神一定仍然会熏染并激励这一方水土的人们,我充满着信心!

斯人虽已逝,风范定长存……

《 匠心独运的科普先驱》一文中介绍:

“文化大革命”期间,贾老被迫离开工作、生活了20年的首都北京,投奔下放在闽南平和县坂仔劳动的大儿子家中,一家人挤在大队部戏台边的一间简陋的瓦房里。

坂仔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林语堂的故乡。林语堂在一篇散文里写道:“我的家是在崇山峻岭之中,四周都是高山……仰望高山,看山顶云彩的变幻。”

贾老虽身处逆境,但决不浪费时光,虚度年华,为发挥生命的价值,他只身在野外的稻田、菜园、荔枝林、龙眼林里观察植物生长和昆虫活动以及鸟类的繁衍情况,同时,他还大量阅读当时所能找到的科学与农技书籍。从1970年到1976年的6年时间里,共写了50本读书笔记。

当地乡民说:“那位老先生(贾老)太怪了,墟上热闹的地方不去看,老往山坡上走,往田里走,看看庄稼、看看花草树木什么的。”“他对虫、鸟、鱼、虾、蝶、蚁感兴趣,见到人微微笑,但不说话(语言不通)。”

贾老不信邪,他不相信倒行逆施的“四人帮”能够一手遮天,长期作乱。而坚信寒冬过后是春天。由于这6年的集累,才有科学春天到来后他的传世名篇问世。

在福州的平和人:林慕理 网上综合

保存到网易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