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人文典故> 历史典故 > 正文

民间文艺-灯谜

作者:平和县新闻中心 来源:平和网 时间:2007-11-27
编辑:李润南 点击数: 字号:
    据旧志载,平和灯谜,始于明清之际。清末,县城九峰镇、小溪镇等地,灯谜爱好者不少。民国期间,小溪镇灯谜活动地点有两处,一在仓街,一在三角坪。民国32年中秋节,民众教育馆与社会服务处联合举办一次大型灯谜,在街口悬挂大灯斗,内燃腊烛,灯斗下四周粘贴谜条,供人猜想,谜条中多有应时之作,如以“两栖动物”扣小溪市招“海山居”即是。
    解放后,灯谜活动更普及。县文化馆年年举办灯谜会,1964年后,全县各乡镇普遍设立文化站,每逢春节、元宵、中秋等节日,灯谜成了主要的文娱活动。1966-1976年,全县谜事活动停止。1979年后,谜事日渐繁荣,灯谜不仅是节日文娱活动,而且又紧密配合各时期的中心工作。谜作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如以“心无彩凤双飞翼”扣平和名胜“灵通”,“赤壁”扣平和名人“朱积垒”,“问渠哪得清如许”扣平和名医“赖源”等,均为群众称道。
    除文化部门外,县银行、总工会、电力公司、第二糖厂等单位也常举办灯谜活动。1986年2月,平和县灯谜代表队参加漳州建州1300周年灯谜大会,获团体开猜第2名。同年10月,县委宣传部、总工会、文化局、文化馆、谜协(筹)联合举办平和县首届灯谜会猜,参加活动多达16个单位。
    最近几年,每年的正月十四晚,县有关部门都组织有关单位举行大型元宵游园活动,灯谜活动更加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