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人文典故> > 正文

遥远的山村

作者:黄荣才 来源:不详 时间:2006-11-01
编辑:李润南 点击数: 字号:
    山村在记忆里很绵长,就象醇厚的闽南功夫茶,尽管看起来淡了,但开水一冲泡下去,茶味就有了。山村就常常在不经意之中回旋在记忆之中。
    山村不大,窝在山的肘湾里,曲曲的山路就是母亲温暖的环抱,山村就是甜美酣睡的小孩,有种淳朴的放松。路往往是泥土路,黄土,下雨的时候很粘脚,可能走不了多远,鞋子就重得提不起来了,说不定一抬脚,步伐是往前,鞋子却留在原地。常见到的是行人把鞋子脱了,提在手里,赤着脚走路。村民们没有亲近自然等文雅的说法,只是为了走路方便罢了。有调皮的小孩子,故意挑黄泥多的地方走,粘粘的湿泥从脚丫间“吱”的冒出来,凉凉的,有点酥酥的感觉。走着走着,粘脚的黄泥脱落下来,在路上留下鞋子的模样。
    村口往往有几棵松柏,谓之为水口树,有呵护全村之责,神圣得没有人敢轻易去动的。记得村里有个冒失的青年,以为自己胆子奇大,不信邪,去砍了树枝,没想到触了众怒,后来被罚放映电影道歉才算了事。因为有特殊地位,树往往很茂盛,即使周边的山都秃了,这几棵树也自成风景。村里哪个孩子不好带了,就有老人带着或者抱着孩子来到树下,烧一柱香,磕三个响头,把孩子过继给大树,孩子是否就此平安顺利不得而知,只是树下常有树儿子树女儿祭拜的痕迹。
山村里的建筑常常是凌乱的,很随意地放置在不同的角落。房子大多是两层的瓦木结构,钢筋水泥的房子是后来才有的事情,那是另外的韵味了。文明是发展的必然,但并非所有的文明都是最具美感和令人心旷神怡的。古朴的房子对生活的质量也许是该淘汰的,我们不能住在牢固的房子里坐着说话不腰疼地要农民兄弟还呆在那些老房子里。但老房子绝对是更有美感的地方,只是美感有时候不能当饭吃而已。
    许多人家门口都竖有留着枝杈的竹子竹架,一根竹竿横过,就是晾衣服的地方,花花绿绿的衣服迎风飘扬,完全不需要什么不锈钢管或者好太太升降晾衣架。甚至就把衣服搭在河边哪家的竹篱笆上,更为省却麻烦。哪家的猪很有大将风度地在村里漫步,倒是那些小狗分奔而过,吓得鸡鸭迅速窜向路旁,颇有点鸡飞狗跳的味道,不过也给沉寂的山村带来不少波澜。
山村里大多有小河蜿蜒而过,常常有大嫂村姑在河里洗菜洗衣服,村里有什么事也就在忙活中完成发布。河水很清冽,不是城里满是漂白粉味的自来水可以相提并论的。没有人惊动的时候,可以看到小鱼儿自在地有过,常常谗得谁家小孩拿着畚箕捞鱼。
在城市里的水泥路行走掼了,看到的大多是火柴盒般的房子,遥远的山村常常入梦,醒来后清晰如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