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人文典故> > 正文

永远的钟声

作者:许少梅 来源:不详 时间:2006-10-30
编辑:李润南 点击数: 字号:
    坂仔教堂那口钟一直响在林语堂的记忆深处。范礼文没有想到,他当年原来以为只是教会的一次平常捐赠活动有一天会与一个世界文化大师联系在一起。尽管大师已经逝去,但那口钟如今还安放在坂仔新教堂,每每到做礼拜的时候,教堂的钟声就会清越地在坂仔的上空响起。
    当年坂仔教堂有大礼拜堂和小礼拜堂,两座相邻而建,钟楼就在大礼拜堂前面,其实就是一个凉亭,高五十尺。“在坂仔建筑一个新教堂时,我大概是十二岁。那时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发生了。在三十或 四十英尺 宽的房顶的重压之下,教堂的墙壁,可以看得见被压得越来越歪。 范礼文 博士向美国购买钢筋。在钢筋渐渐束紧之下,把墙又拉正,大家可以看得见房顶的鹰架立起来。范礼文又在教堂进口处的钟楼上增加了一个钟。”这是在文学大师林语堂的《八十自叙》里记载的段落,让我们穿过纸背清晰地看到当年那口钟在怎样的情形下从美国一直走进坂仔教堂,其间的轨迹穿越历史逶迤前来,有历史的厚重在明媚的阳光下舞蹈。 
    钟是美国制造的,重有400多斤,原来钟的两边有一对钟耳,中间挂着一个钟炊,重量与美感搭配适宜。钟的内侧有一行风化模糊的痕迹,据现在教堂的长老说,这原来是一行英文字,随着岁月的变迁,如今已不再清晰了,也就成为永远无法破解的谜。那时候的钟并非如其他的钟一样用敲的,而是用推的。钟放置在钟楼里的木架上,木架两边是人字型,中间放一横梁,钟就悬挂在那里,重心适中。要让钟声响起的时候,手靠着钟壁外侧,用手轻轻向外推,钟壁形成一种惯性撞到钟锤便会发出响亮、悦耳的声音,响彻云霄。当年林语堂的父亲林至诚牧师把推钟当成一种荣耀,用来奖励表现良好的孩子,林语堂兄弟就以得到奖赏为荣,争着当乖孩子。如今虽然这口钟还在,但由于在“大跃进”的时候,有人要把这口钟拿去炼钢,可不管怎么的使劲敲、炸,这口钟还是依然威严不动只是缺了个小口,声音依然清脆、响亮。可惜的是现在钟耳坏了,这口钟再也不能用推的了,只能用绳子拉着钟锤撞击钟璧,真正是敲钟了。
    这口钟注定不朽,只是因为大师的缘故。 “与基督教相竞争的佛教寺院里,也安装上一个大鼓。那个寺院也在那条街上,相距约 六十英尺 远近。 在礼拜天,教堂的钟鸣,寺院的鼓也响”。“我父亲完成了教堂建筑的后一年,一个考试落第而又失业的吸食鸦片的文士,意图捐集款项在教堂的同一条街道上兴建一座佛庙,他就这样做了。而这位失业的文士后来有了一面装设在他佛庙里的鼓,这种事是不常见的(佛庙里常用他无法提供的钟)。当教堂礼拜日鸣钟时,他也注意去击他的鼓。如他所说:‘耶稣叮当佛隆隆‘。我们孩子们决心不让他赢。我们轮流帮助拉绳,而倾听鼓声何时停歇。我们继续这种竞赛,直至父亲以为我们是疯了,制止我们。后一年,我从学校回来,那个鼓不见了。那个黄牙齿的人大概已把它卖掉买鸦片了。于是我们胜了。”可以想象得出,当年那鼓声已停而钟声依然响着令大师和他的兄弟是如何的扬眉吐气,说不定他们就在那里拥抱大笑,甚至可能在地上打几个滚。更别说后来锝知那个鼓不见了他会是如何惬意。
    如今站在教堂顶楼,望着这口大师曾经敲击过的钟,我仿佛看到了大师当年与伙伴们一起玩耍的开心景况。当他们敲完钟时,也许还会到教堂边美丽的池塘旁玩,池塘里有美丽的荷花还有自由自在的金鱼。钟楼旁还有一个后花园,或许这也是大师的兄弟姐妹们及赖柏英玩耍的小天堂。如今,大师已经远去,但钟还在。我们深情地敲响了这口大钟,也敲响了我们对大师的思念。岁月流逝,钟声依然,恍惚间可以看到当年大师推钟的身影,而这一切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