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霞寨镇 > 正文

创建片区宣传文化阵地 开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

作者:霞寨镇 来源:不详 时间:2006-10-16
编辑:李润南 点击数: 字号:
  

   近年来,霞寨镇立足镇情,围绕农村宣传思想工作如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进行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改造宗祠庙宇,创建片区宣传文化阵地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子。四年来,引导全镇先后投入150多万元,创建片区宣传文化中心4个(大坪、小坪、霞寨、钟腾片区)、村级农民俱乐部6个、群众体育室3个、各类活动室21个、科技室5个、学校思想教育室4个、图书室4个(藏书15000册);成立宣传队伍5支,组建一支由200人组成的镇村“三下乡”文艺轻骑队伍;举办文化下乡18场、科技咨询与培训70场、大型农民运动会2场,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深入调研,形成创建片区宣传文化阵地思路

       针对当前农村宣传思想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镇党委、政府通过组织干部进村入户摸底、个别座谈、发放问卷等形式,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从调查中发现群众中存在“三少”、“三盼”:即崇尚科学少,群众文化活动少,群众受道德教育少;盼政策宣传,盼科技引导,盼引路服务。在客观条件方面,存在着“三同”:即每个片区多以同姓氏聚居,一般由6—7个村组成,人口均在万人以上,同宗同族,思想易于统一;每个片区都有一个共同供奉的庵庙,有固定的场所,是片区间的民俗活动中心;每个片区都设有由部分热心公益事业和家乡建设的离退休老干部组成的老年协会,他们均参与到各自庙宇理事会中进行管理,每个庙宇理事会都拥有一定的资产,若能给予积极改造和正确引导,将对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镇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片区现场办公,亲自协调,亲自督办,亲自抓进度,解决征地、资金等问题。市、县宣传部领导也多次深入我镇指导宣传文化阵地创建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为此,我们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从加大庙宇改造入手,因势利导,主动占领阵地,活跃群众文化,满足群众需求,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健康开展构筑新的平台。首先确立了抓大坪片区试点,以点带面、形成辐射,创建片区宣传文化阵地的思路。

二、有的放矢,制定创建片区宣传文化阵地的有效措施

      我们的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加强引导,形成广泛共识。我们认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能否取得实效,重在群众参与。因此,我们从四大片区中选派有较高声望和较强号召力的老同志充实到理事会中。镇主要领导每月两次参加他们召开的理事会,采用加强指导、群众参与、发扬民主等方法,多渠道、多角度做细做活思想政治工作。一是晓之以理。讲形势、讲政治,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二是乐之以利。送麻将、棋牌、乐器等娱乐器械,为他们提供活动场所和工具。三是享之以誉。常年邀请百名“民情代表”老同志参加重要问题的讨论及重点项目建设的监督,增强他们发挥余热的信心,形成创建宣传文化阵地的广泛共识。
      (二)抓住根本,拓宽投入渠道。宣传文化阵地建设能否顺利进行,资金投入是根本。根据“挖掘资源、突出特色,因地制宜,不拘模式”的原则,通过采取“四个一点”加大投入,即向上争取一点,镇里挤一点,社团、个企筹集一点,社会能人捐助一点的方法筹集资金,形成“群众阵地群众办,办好阵地为群众”的浓厚氛围。仅一个月时间,我镇通过资助水泥等方式投入4万元,动员庙宇投入17万元,发动群众集资4万多元,在三个月时间内就完成该片区宣传文化中心建设,并投入使用。由于宣传到位,一些外来的资金及外部力量也积极投入到群众性创建活动中来,取得良好实效。在厦门打工的卢文卓个人捐资1.2万元参与创建宣传文化中心;私营企业主周以山资助举办两届霞寨镇“以山杯”农民篮球赛;福建省中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捐资赞助,举办两届“中润杯”青少年歌手赛。投入渠道的拓宽,推动各片区群众文化活动持续、广泛深入开展。
      (三)重视管理,确保规范运作。成立片区宣传文化中心领导机构,由党委书记任主任,党委宣传委员任常务副主任,配齐配强专兼职人员。选派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干部充实到片区宣传文化中心,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司法、计生、农技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党委主导,宣传部门主抓,工、青、妇等部门相互协调,老协会、庙宇理事会共同管理的运作机制。注重挖掘本地精神文化资源,从各中小学精心挑选8位政治素质高、业务熟悉的文艺骨干组成文艺轻骑队的重要成员,负责片区文艺节目的培训。发现、培养各村能吹、拉、弹、唱的民间艺人30名,及民间鼓乐队、舞狮队、八音队等5支队伍。成立老龄委、关工委,妥善安排一批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政治觉悟高,有较高威望的老同志当主干,参与“中心”的规范管理。制定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如领导责任制度、值班制度、活动管理制度等,保证“中心”有效运作。
      (四)贴近群众,满足群众需求。一是开展科技讲座和培训。每年有针对性举办蜜柚实用技术培训30期,播放科技录像20多片(次),受训人员达30000多人(次),日益涌现出一批科技致富能手。建设村村民黄金盛颇有感触地说:“大坪片区宣传文化中心深受我们欢迎,我能从种植蜜柚文盲成为蜜柚管理技术员,主要是‘中心’技术站培训的结果”。二是搞活群众文化。该片区依托阵地,成功举办首届“大坪青年文化艺术节”获得好评。有503名师生及群众参加书法、绘画、论文、歌咏等大奖赛,有61人获奖。大坪建设村举办以“共创西部第一镇”为主题的“三下乡”文艺晚会,130人参加了演出,8000多人观看了演出,博得群众的普遍赞誉。邀请县“三下乡”工作队伍经常到我镇开展活动,增强造血功能。聘请县文化局专业技术人员对庙宇理事会,镇、村关工委、村老协会的同志进行乐器知识等专业培训,使他们老有所乐。三是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结合镇干部的思想与工作实际,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为民办实事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四进农村”(宣讲团进农村、服务工作队进农村、文艺轻骑队进农村、科技帮扶队进农村)和“五个一线工程”(干部在一线服务、问题在一线发现、措施在一线落实、成效在一线体现、形象在一线树立)活动,架起了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连心桥。经常性组织5支宣传队伍,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围绕党的方针政策和党委、政府各阶段工作中心,如计生“五清理”、村级等级水泥路建设、安全生产、综治工作等,有针对性开展各类宣传和形势教育,取得良好宣传效果。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两论”教育和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教育,树立科学发展观。弘扬山老区人民艰苦奋斗、铁心拼搏奔小康的优良传统,激发爱国爱乡热情,珍惜艰苦创业成果。破除了长时间以来束缚农民群众发展的“小农”意识和“等、靠、要”思想。从而形成想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大坪片区宣传文化中心创建取得的成效,为其他片区宣传文化阵地的创建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有效借鉴。我们先后在小坪、霞寨、钟腾片区创建了宣传文化中心,共投入120多万元,形成“以点带面,全镇铺开”的宣传文化阵地网络。针对山老边村分散、财力薄弱等状况,因地制宜引导群众在各村创建村民活动室,涌现出一批先进示范点。如团结村成立农民俱乐部,做到有活动场所,有完善设施,有管理人员,有活动经费。群众休闲之余,云集到俱乐部下棋、打牌、唱歌、交友,重大节庆日开展各种娱乐性文艺会演,体能比赛等。小坪片区村民卢黎明把阵地搬进家中,自筹经费,创建了霞寨镇首个宣传文化中心户,并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走出了一条群众自办文化的新路子。各村也依托俱乐部、活动室等,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小型灯谜赛、歌咏赛、象棋赛、卡拉OK赛等,引导群众自我锻炼,自我提高,自我发展。

三、发挥功能,创建片区宣传文化阵地取得新成效

      片区宣传文化中心建成后,我们十分重视发挥其功能作用,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群众文化蓬勃发展。结合本地风土人情,以快板、歌舞、对白等形式,鼓励群众唱闽南歌,讲述群众身边的典型故事。寨北村民李九截能说会道,自编自演《伟大共产党》、《两岸一条心》、《计生政策好》等节目,赢得群众阵阵掌声。每场演出群众演员40多名,10000多名观众观看演出,是平时演神明戏的8倍,产生“一人参加演出,全家到场观看”的良好效应。平时各片区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中,比内容、比节目、比效果、比观众,相互竞争,相互交流,共同推进。同时,把演神明戏陋习改为群众喜欢的“农民文化节”、“青年文化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吸引四乡八社群众广泛参与,引起群众共鸣,提高了农村文化品味,增强了基层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促进了农村移风易俗、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二是学用科技蔚然成风。农民群众在依靠科技种植中偿到了甜头后,更加迫切希望能提高各类活动中的“科技含量”。我们以“中心”为载体,充分运用镇有线电视、广播、宣传栏等传播阵地,广泛宣传科技知识的重要性,突出宣传“科教兴农”的战略意义和目的。四年来,共出动宣传车237辆(次),编写宣传信息39期,印发科技宣传材料42000份,举办科技讲座248场(次),培训各类科技骨干25期2120多人(次),有效指导农民发展生产。全镇形成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三是社会风气良好养成。依托片区宣传文化中心,广泛开展“十星文明户”的创评和表彰工作。全镇共有300多户被评为“十星文明户”,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加强普法宣传,开辟“四五”普法专栏,推进“依法治镇、治村”进程。自前年以来,乱占耕地、滥伐森林、聚众赌博等违法案件基本消除。先登记、后结婚,早已被群众所接受。精心组织《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宣讲活动,进一步开展评选“好媳妇、好公婆”、“五好家庭”等活动,消除纠纷,化解矛盾。健全规范各类村规民约20条,深入开展“两反一扫”集中统一行动,变封建迷信、请神挂香、迎神赛会为“文化下乡、科技宣传和爱国卫生日”,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已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一种时尚。一派党风正、民风淳、经济兴的良好景象逐步形成。
      四是公益事业红红火火。依靠群众力量,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把群众创办公益事业的自觉性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使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建设自己美好家园增光添彩。在每一次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中,镇主要领导都亲临现场向群众道一次开场白,用群众熟悉的语言,讲述群众身边的典型事例,动员群众热身参与兴办公益事业。这样的开场白讲话,每年不少于6次,真正实现了一场戏,一主题,解决一个问题的目的。四年来,依托片区宣传文化阵地减少群众隐性负担 280万元;帮助群众解决历史遗留的热难点问题 32件;调处民事纠纷74起;筹集资金460万元,完成15个村主干道水泥、柏油路面的铺设,达18.9 公里;修建危桥24座,修葺水利、坡、圳150处,其中65%的资金来自农民群众的自愿筹款和庙宇理事会的捐助。此外,还有效引导片区开展奖学助教、扶贫济困和手拉手、送温暖活动,资助二女户、特困户学生68名,启动扶助资金3.6万元,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片区宣传文化中心建设,不仅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水平,也得到农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群众有困难喜欢找“中心”。片区宣传文化中心不仅为群众提供了物质财富,也为群众创造了精神财富,有力推进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达到了“四个心”:一是党委、政府与群众连心;二是干部与群众贴心;三是干部工作顺心;四是社会环境舒心。

四、认真总结,不断探索创建片区宣传文化阵地的经验

      经验之一:创建宣传文化阵地,贵在依靠群众,群策群力。新形势下要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生命力,必须依托阵地为载体,多运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多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创建农村宣传文化阵地,除了克服资金短缺困难,发扬山老区人民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外,重要一条是坚持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树立“群众阵地群众办,办好阵地为群众”的思想。进一步强调宣传文化阵地是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阵地。必须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把创办过程作为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过程。根据党的中心工作和群众需求,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组织农民学技术、学文化结合起来,帮助农民发展致富奔小康。实践证明,这几年蓬勃发展的群众文化已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誉。每年片区重大节庆日,庙宇理事会便会主动到镇党委宣传部门联系“三下乡”活动,已成为一种良好习惯和淳朴民风。
      经验之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重在内容充实,方法鲜活。“三贴近”的提出,为宣传思想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要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必须注重理论教育的实在性、指导性。在贴近群众中,把理论问题通俗化,通俗问题理论化,使广大群众听得进,记得住,学得会,用得上,干得了。要实话实说,讲真话,讲实理,贴近群众的文化水平,充分考虑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随意拨高;要扑下身子,放下架子,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善于抓住人的特点、活的思想和闪光点,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如在农村要针对农民的特点,用农民的语言,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同时,要从“情”字入手,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耐心细致,潜移默化”,入情、入理、入心。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五个心”:即用政策解疑心,用关怀暖人心,用感情动人心,用解困宽人心,用真情换真心。
      经验之三:落实“三贴近”要求,关键在为民办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广大群众。几年来,我们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充分了解群众所想、所急、所需,及时把握群众思想脉博,说群众想说的话,办群众所急的事,帮群众所需之难,真正符合群众意愿,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如大坪市场土地纠纷是多年悬而未决的难点问题,镇领导及有关部门联合庙宇理事会老同志多次到现场进行协调,讲政策,讲道理,解疑释惑,化解矛盾。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举广大群众之力量,很快完成了大坪市场水泥路面的铺设,遂了群众心愿。同时,我们觉得,创建片区宣传文化中心,要因势利导,逐步推进,使广大农民群众思想进一步解放,观念得到更新;要及时帮助农民群众寻找致富门路,传授科技知识,提供栽培和种果技术,让农民群众在致富奔小康中得到实惠,增强对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从而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