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大溪镇 > 正文

“阿里山之神”吴凤故里

作者:大溪镇 来源:不详 时间:2006-10-12
编辑:李润南 点击数: 字号:
     “台湾阿里山神”吴凤故里——漳州平和县大溪镇壶嗣村是该县一个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受到广大游客尤其是台胞的青睐。返乡探亲的台胞陈先生告诉笔者,吴凤致力民族团结各解、为人民舍生取义的伟大精神为人敬仰,更值得我们以实际行动,在两岸交流的今天加以发扬光大。
   吴凤(1699—1769年),字元辉,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正月十八日,诞生于漳州平和肥壶嗣村,五岁随父到台湾。吴凤跟随父亲学得一手精湛的医术,十多岁就常和父亲去阿里山社为民治病,颇受阿里山乡民的敬意。康熙六十一年,吴凤出任阿里山通事。为了高汉两族友好,吴凤对山胞做了许多感化的工作,使高汉两族交往比较频繁。可是,山胞每逢稻谷收获季节,必定举行“粟祭”,就是山胞下山杀害异族(汉族)的人,此谓“出草”。把“出草”猎取的头颅作为“粟祭”的祭品,祈求平安,年岁丰收。就这样,不少来往于山界或误入山界的汉族人遭到无辜的杀害。吴凤懂得,这是山民的愚昧,也是两族人民的耻辱,非采取措施革除不可。吴凤任职的第二年,稻谷又快登场时,阿里山的山民催吴凤要给“粟祭”的祭品(头颅)。吴凤耐心劝告酋长,叫他们不要杀人,要革除“出草”恶习。不管吴凤磨破了嘴皮,酋长还是置之不理。于是,吴凤待酋长等人酒酣耳热之时,奉劝酋长用康熙六十年朱一贵之乱造反砍杀的40多个骷髅作祭品,一年用一个。山民们听从吴凤的劝告,从此阿里山停止“出草”40余年。
   斗转星移,一晃40多年过去了。老酋长去世,他的儿子奥哥被推举为酋长。至乾隆三十一年(1766),积存的骷髅用完了。山民纷纷找奥哥恢复“出草”,奥哥遵父遗言:“凡事得听吴凤爷的话”,便找与吴凤商量。吴凤建议用牛头祭神,奥哥同意,勉强用牛头祭神三年。三年过去了。阿里山许多青年人认为吴凤什么都好,只有一件事做得不好,就是不许他们“出草”,奥哥无可奈何,只得领着青年人找到吴凤,大有“非‘出草’不可”的阵势。吴凤感到事态的严重性,他抱定“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决心后,翌日召集山民代表,严肃而沉痛地说:“我任职40多年,不曾有一事亏待你们,须知杀人犯法,况且杀了好人祭神,神不但不保佑,反将生气而降灾。如今,我既然和你们有约在先,就只准你们杀1人,此人朱衣红巾,明日将在官厅前徘徊。今后,不准伤害其他人。”代表听了便欢呼而去。第二天早晨,吴凤束装如约,走出官厅时,即被预伏的射手射倒。山民一拥而上,揭开红巾一看,发现死者竟是他们奉若神明的吴通事,顿时愕然失措,悲痛至极。各社酋长闻知,纷纷奔来抚尸号哭,无不忏悔。吴凤的大仁大义终于感化了山胞,立誓不再杀人祭神,革除“出草”的恶习。后来,汉族与高山族同耕共织,并有通婚。台湾人仰慕吴凤遗德,于嘉庆末年在吴凤生前理事的地方建起一座阿里山忠王祠——吴凤庙,岁岁顶礼膜拜。
   为缅怀先贤,吴凤故里壶嗣村吴氏宗亲于1986年筹建“吴凤史迹陈列馆”。陈列吴凤巨幅遗像,左边陈列壶嗣延陵子孙东渡台湾世系表,右边陈列与吴凤有关的历史文物和史料。馆内楹联数幅。如今,“阿里山之神”吴凤故里不仅成为平和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也是海峡两岸同根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