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 正文

女大学生乐当“破烂王”收入资助同学

作者:佚名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7-07-27
编辑:李润南 点击数: 字号:

    河南女大学生乐当“破烂王”

    “电话一通,废品扫空。”在河南郑州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里,随处都能看到这样的宣传单。贴宣传单的是学校里的一些女大学生,她们建起了河南省第一个校园废品回收站,把收废品挣的钱捐给贫困生。

    “饮料瓶扔了太可惜”

    校园废品回收站的第一任站长叫翟方莉,是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2005级的学生。 2006年春天,小翟在打扫宿舍时发现,每个宿舍都能清理出很多废弃的饮料瓶、纸盒等物品,往往和普通生活垃圾一起扔掉了。

    “一个饮料瓶可以卖1毛钱,扔掉实在可惜。”翟方莉说,她的脑海里便有了建废品回收站的念头。她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宿舍的几个姐妹一商量,立即得到了她们的支持。学校团委也非常支持这项活动,帮她们申请了一个小仓库。

    2006年4月25日,校园废品回收站成立了。翟方莉和另外8名女大学生买来了秤和装垃圾的袋子,当天中午便开始营业。

    废品站拜师学“艺”

    虽说大家都是从农村出来的,但收废品这个行当谁也没干过,甚至连秤也不会用。开业前几天,她们经常把市场上只卖8分钱的饮料瓶以1毛钱的价格收购,把不值钱的铁制易拉罐当作铝制的高价回收,因此赔了不少钱。

    吕卓君是翟方莉的同班同学。那段时间,她下课后要骑着自行车到十几里外的废品站做学徒。起初那里的师傅不肯教她,怕多个同行抢生意。为了取得那位师傅的信任,小吕每天都去帮他做工,抢最脏最累的活儿干,分文不收。最终师傅被感动了,收她为徒。一个月下来,她可以熟练地使用杆秤,用手摸摸就知道瓶子是不是好塑料做的。

    一个学期收上万个瓶子

    经过一个月的学习、摸索,回收站开始步入正轨。但是很少有同学主动打电话联系,更别提把废品送上门了。思前想后,她们决定主动出击,直接到宿舍、教室去收。

    “真正迈开这一步很不容易。女孩子爱面子,敲开其他宿舍的门后,你推我我推你都不好意思进。”翟方莉说。为了相互鼓励,大家便一起出动,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大大方方地走进教师的办公室和其他年级宿舍了。

    1万多个瓶子、上千斤纸、上百斤塑料、近千斤纸箱……这些简单的数据,记录着回收站同学们第一个学期的付出与收获。回收站就这样坚持下来了,成员也从9人增加到了20人,还有男同学加入到了她们的行列。

    六成收入资助贫困同学

    学院团委书记毛艳说,在回收站工作的同学大多数是贫困生,虽然自己挣不到几个钱,但她们还是把回收站的盈利捐出来,帮助那些更加贫困的同学。每次卖完废品的钱,她们留40%作为活动经费,做继续回收废品的资金,剩下的60%交到学校的贫困生资助中心,用于资助贫困同学。

    学院副院长张建军表示,建立废品回收站,是以服务学生为主,既可以帮助同学们勤俭节约,又可以美化校园,还可以为学校、为贫困生做一些实事。(韩俊杰 王晓凡 肖海丽 马 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