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 正文

苏州女子捐骨髓挽救台胞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07-07-14
编辑:李润南 点击数: 字号:

    人民网苏州7月13日电 家住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道的杭彬女士今年36岁,在安利苏州分公司工作的她,有着一颗真挚的爱心。再过几天,杭女士将为一位小她整整20岁的台湾女孩捐赠骨髓,从而成为中华骨髓库与台湾慈济骨髓库合作为台湾同胞捐髓的第一人。

  经过中国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安排,杭彬7月15日将乘飞机前往北京,20号在北京进行造血干细胞捐赠仪式。在之后的20小时内,杭彬的骨髓将飞越海峡,将两岸同胞的血脉再一次紧紧相连。

  ■来自海峡两岸的缘分

  一次偶然的献血中,杭彬成为了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但是她的捐赠过程却颇具波折, 2005年8月,杭彬得知自己与一位台湾患者HLA低分辨率配型相同时,当即欣然允诺为这位素未谋面的台湾同胞捐献造血干细胞,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患者病情的变化,第一次捐献并未成功。

  但是今年四月份,那位女孩再次提出了捐助的要求。杭彬爱心不变,初衷不改,当得知受捐献患者就是两年前那位需要她造血干细胞的台湾同胞时,杭彬不禁感慨这难得的两岸缘分。在对供患双方的HLA配型进行了高分辨检测后,经台湾移植医院确认,双方的HLA高分辨配型相合并体检合格,可以进行造血干细胞捐赠。

  ■与杭彬面对面

  今天,记者来到了杭彬位于相城区元和街道的家中,跟这位善良的女士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杭彬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她说,捐赠骨髓的事情自己也没有什么过多的考虑,觉得能够挽救别人的生命,自己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我要捐赠的这个台湾小孩比我小了整整20岁,就象我的女儿一样。作为一位母亲来讲,孩子得了这种病会给家庭带来多大的痛苦,我希望能够延续她的生命,也挽救这个美好的家庭。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许巍在看望杭彬时表示,我们相城人民能为台湾同胞捐赠骨髓,挽救同胞的生命,既是杭彬的骄傲,更是我们相城人民的骄傲。

  ■家庭的支持

  杭彬的父亲是蠡口地区人民医院的一位内科医生,由于家庭的影响,杭彬对于捐献骨髓一事并不特别担心,她笑称父亲一直很支持他的决定,父亲告诉他捐赠骨髓不会影响自身的健康,能够挽救台湾同胞的生命,我们全家人感到自豪。在采访过程中,杭彬父亲说到的一件小事让人更崇敬这位行医四十一年的老医生。在得知杭彬要捐献骨髓后,街坊邻居们也担心起她的健康来。一天杭彬父亲外出遇到老邻居,那人上来就问他怎么舍得让自己的女儿去捐献骨髓,难道就不担心女儿今后的身体健康?杭彬父亲立刻告诉对方这是救人命的事情,尤其是救助一名骨肉相连的台湾同胞,不是很有意义吗?

  比起有专业知识的父亲,杭彬的母亲略微有些担心。但是母亲对捐献没有任何异议,朴素的母亲对记者说,能够救一位台湾同胞的命捐点骨髓算什么,我们全家都支持。此次杭彬前往北京道培医院进行干细胞捐赠,将由母亲全程陪同。

  在这里,我们祝愿杭彬的北京之行一路顺风,也祝福海峡彼岸的那位台湾同胞早日康复。

  ■相关链接:

  1997年4月,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将台湾一名54岁妇女的骨髓,移植给祖国大陆一名17岁男孩。这是该中心首例横跨两岸的骨髓移植,这份"髓缘之爱",也唤起了两岸生命的彼此关怀。

  2001年6月,被查出患有白血病的22岁江苏泰州女孩陈霞收到了一份来自台湾的特殊礼物---1305毫升骨髓,从台湾到苏州长达20个小时的救助行动被媒体完整地记录下来。

  2007年3月,来自我国台湾志愿者的造血干细胞顺利植入苏州男孩小建文的体内,经过两个多月精心治疗,小建文的造血功能已经恢复……

  2006年5月,哈尔滨32岁的小伙子闫善义前往北京采集造血干细胞,实现捐髓救助台湾同胞的愿望。

  以上这一件件骨髓捐助的事迹,无不在向人们述说了两岸血脉相连、真情相连的事实。从医学角度看,实施骨髓移植的先决条件是为患者寻找HLA,也就是人类白细胞组织相容性抗原配型完全一致的供者,这种相合的概率在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中是四分之一,在非血缘关系中仅占四百到一万分之一,但两岸同胞却有很多人可以相互寻找到相同的骨髓配型。

  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主任李政道解释说,台湾有许多人都是从祖国大陆南方过去的,同祖同宗,所以,祖国大陆南方人50%都能在台湾找到供体,北方人有20%,海峡两岸的骨髓移植成功率比较高。李政道认为,这是因为两岸同是华夏儿女的缘故。(桑晓东  孙跃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