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福建新闻 > 正文

台湾诗人席慕蓉:思乡是一首暖暖的诗歌

作者:佚名 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时间:2007-12-23
编辑:李润南 点击数: 字号:

    新华网福州12月23日电(记者姬少亭 许雪毅)著名台湾诗人席慕蓉22日晚参加了在福州举办的“和谐之声——席慕蓉诗文朗诵会”,并饱含深情地朗诵了自己创作的3首思念故乡内蒙古的诗,感动四座。

    席慕蓉在现场讲述了自己与故乡的种种渊源,诗人是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人,1943年生于重庆,童年在香港度过,1953年赴台湾。

    小时候,她对故乡的了解仅仅是父母对那片草原的描述,在诗中,对遥远故乡的向往成为一首《出塞曲》:“请为我唱一曲出塞曲/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1989年诗人第一次回到故乡,那时的思乡之情凝聚成眼前陌生的山河景色,她缓缓写出《旁听生》:“是的/父亲/在‘故乡’这座课堂里/我没有学籍也没有课本/只能是个迟来的旁听生/只能在最边远的位置上静静观望……”

    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副主席哈达齐·刚说:“从那年开始席慕蓉年年都要来故乡看看,有时甚至一年回来三四次,我们没把她当作客人,而是当作内蒙古的一员。”

    渐渐地,席慕蓉对这片热土的了解越来越多,融入了大草原的文化,她在《蒙文课》中写道:“鄂慕格尼讷是悲伤/巴雅丝纳是欢喜/海日楞是去爱/嘉嫩是去恨/如果你们是有悲有喜有血有肉的生命/我们难道就不是/有歌有泪有渴望也有梦想的灵魂……”

    谈起自己的家园情结,席慕蓉说:“我原来心里有个火种,踏上故乡之后,这个火种烧起来了,烧了十几年,现在还在烧,我不晓得要烧到什么时候,我感觉我是个燃烧的蒙古人。事实上,世界上的人类对他血脉所来的地方都有依恋的。”

    在朗诵会上,席慕蓉诗歌的爱好者们就“爱情·青春”“时光·生命”和“亲情·乡情”3个主题深情朗诵了席慕蓉的19篇诗文。

    “在我第一次拿起笔开始写诗的那一刻,我并没有想到会有这样一天让我站在这里,谢谢你们,真的谢谢你们!”说到这里,席慕蓉声音哽咽,停顿了很久。她说:“我没想到这里会有这么多人喜欢我的诗,饱含深情地朗诵我的诗,我很感动,刚才在台下哭得稀里哗啦的。”

    诗会结束时,朗诵者王咏梅紧紧拥抱席慕蓉,二人久久没有放开手,是那些温暖的诗歌将素未谋面的诗人和读者紧紧联系在一起。

    席慕蓉,知名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著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和《时光九篇》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席慕蓉诗歌深受大陆读者喜爱,并在世界华人中影响广泛,享有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