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福建新闻 > 正文

袁锦贵:又好又快推动湄洲湾港口城市崛起

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日报 时间:2007-11-20
编辑:朱国文 点击数: 字号:

    十七大代表、莆田市委书记袁锦贵谈起如何落实省委八届三次全会关于建设两个先行区的要求,怎样发挥莆田拓展一线的骨干作用时,充满信心和豪情。他以“抓住机遇”、“打造平台”、“科学发展”等几个关键词,对莆田融入海西发展大局、又好又快地推动湄洲湾港口城市崛起作了阐述。

    海西为莆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袁锦贵认为,当前是莆田市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十七大把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海西战略由地方决策上升为中央决策和国家战略。省第八次党代会对莆田提出“发挥拓展一线的骨干作用”的要求,说明省委更加重视莆田的发展,必将在项目布局和政策上给予更多倾斜和支持;这为莆田更好地融入海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他分析说,融入全局拓展腹地的空间将更为广阔。顺应海西“大区域”发展理念,莆田将充分发挥闽东北经济协作区、各地开发湄洲湾协会、莆田商会等平台,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还将充分发挥建设向莆铁路的带动效应,开辟与江西、湖南等中西部省市的对接合作,不断拓展莆田发展的腹地和空间。

    潜在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条件更加成熟。莆田地处“南北三角”(“珠三角”和“长三角”)和“东西两岸”(台湾和内陆地区)的联接点上。随着这些区域的产业、资金、技术等向海西加快转移,莆田有望优先承接。随着临港工业的持续壮大和港口腹地的不断延伸,湄洲湾港作为我省三大主枢纽港的地位将真正得以确立。

    实行“先行先试”的政策将更有作为。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省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莆田是海上女神妈祖的故乡,也是台胞在大陆的重要祖籍地和台商投资集中区,在对台工作大局中优势突出,更有条件为两个先行区的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省委、省政府对莆田的发展关爱有加,安排了一批如向莆铁路莆田段、LNG接收站、仙游抽水蓄能电站等大项目、好项目。在重点项目带动下,莆田经济发展全面提速,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连续4年位居全省前列,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7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跃居全省第5位。

  抓住机遇发挥拓展沿海一线骨干作用

    袁锦贵说,省第八次党代会要求莆田在海西发展中发挥拓展一线的骨干作用。按照要求,莆田市确立了“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强劲、配套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湄洲湾港口城市”发展战略,明确了“十一五”“经济翻番、港城崛起”的奋斗目标,即2010年实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力争1000亿元,使莆田在海峡西岸城市群中迅速壮大和崛起。

    打造海西新兴的滨海新城。在做大做强现有中心城区的同时,将在湄洲湾北岸崛起一座崭新的滨海港口城市,实现海西沿海连片繁荣。努力把妈祖城建设成为花园城市、现代城市、旅游城市、文化城市、水上都市,使之成为海峡西岸城市群的一颗璀璨明珠。妈祖城已全面进入实质性开发建设阶段,核心区将在3年内完成基础设施建设,5年初具规模。妈祖城东拓(平海湾)概念性规划也进入实际性运作。

    打造产业集聚的发展平台。实施品牌带动,完善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建设“一批重大项目”,重点发展“两个基地”,整合挖掘“三湾资源”,打造“四个产业集聚平台”,培育壮大“十个产业集群”,力争实现“十一五”末创工业总产值1000亿的目标。“十个产业集群”即培育壮大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医药医疗器械、工艺美术、能源、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化工、制鞋和林产加工等产业集群,使莆田成为海峡西岸的重要制造业基地。

    打造两岸交流的前沿平台。充分运用妈祖信仰这一独特的对台工作优势,切实发挥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的作用,办好妈祖文化旅游节和“中国湄洲妈祖·海峡论坛”;建设台商投资区、对台小额贸易集中区、莆台农渔业合作实验区、闽东南水产品物流中心、台湾农民创业园、闽台文化交流中心等平台,为莆台产业对接、投资发展构建有效的载体,努力把莆田建成对台产业技术合作的重要基地。

    在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

    作为海西的重要组成部分,莆田将如何为海西发展大局多作贡献呢?袁锦贵表示,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四谋发展”的实践主题和“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加快推进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巩固和发展当前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态势。他说:

    要实现又好又快、好中求快,做大经济总量,提升莆田市在海西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以项目促进“五个统筹”,继续实施好项目带动和民资回归工程,“三头六臂”招商引资上项目;集中力量建设LNG气电一体化、林浆纸一体化、抽水蓄能电站、台湾通讯、国航造船等一批带动作用强的好项目、大项目,不断提升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长期保持在全省前列。

    要构建东出西进、南来北往的现代化交通体系。重点建设“两铁”、“三高”、“五条大道”和“十个港航项目”,积极筹建莆田机场,全方位打开交通疏港通道,形成“大港口、大交通、大配套、大物流、大腹地”的港口开发建设新格局。

    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重点抓好国家级LCD特色产业基地和石化中下游项目基地建设,带动电子信息和石化两大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充分发挥湄洲湾、平海湾、兴化湾资源优势,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加快木材加工区、工艺美术城等产业平台建设,培育各具特色的专业园区;完善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五大经济开发区,实现产业集聚和升级。

    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按照建设百万中心城区的要求,加快连接城乡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中铁集团加盟妈祖城开发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妈祖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3年完成基础设施、5年初具规模的目标。加快筹划建设平海湾路堤工程,推进妈祖城东拓,更好地整合挖掘“三湾”资源,拓展发展的空间腹地,使滨海新区尽快在海峡西岸崛起。

    要坚持着力民生、着力民心,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确保年内实现村村通水泥道路;加快建设金钟水利枢纽工程和金莆引水工程,构筑环状供水网络,两年内率先解决城乡居民安全卫生饮用水问题。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体系。继续推进白内障康复工程,争取率先实现全市所有白内障患者康复的目标。(记者 陈建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