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福建新闻 > 正文

福州市积极推进污染型企业搬迁打造宜居城市

作者:佚名 来源:福州日报 时间:2007-10-11
编辑:朱国文 点击数: 字号:

    条条“断头路”变得宽敞畅通,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片片绿地争吐芬芳……假如你够细心,很容易就可以感受到榕城日新月异的变化。

    但你可能想不到,如今看起来赏心悦目的一些地方,原本工厂林立,污染严重。不断转变工业增长方式,积极推进污染型企业搬迁改造,是福州打造宜居城市的一项重要举措。

    工业路“变脸”商业街

    工业路上,座座商贸广场沿街而建,高尚住宅区让人目不暇接。工业路——这个“老福州”耳熟能详的路段,曾经是福州工业的发源地,如今随着大量工业企业搬迁,昔日烟囱林立的情景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派商贸繁华的景象。

    家住东辉花园的陈老伯已经在工业路旁居住20多年了。“那是客车修造厂旧址,现在是商住区博美诗邦了,那是原来的香料厂、第二塑料厂、搪瓷厂、油墨厂,现在成了宝龙城市广场和万象城……”对于工业路的变迁,陈老伯感触颇多。据了解,工业路原本有28家中型以上的市属企业,搬迁后目前只剩下4家,共腾出了近千亩土地,用于建设大型商业中心、住宅区以及市政基础设施等,工业路也由此翻开了商业发展的崭新一页。

    这只是福州市城区工厂搬迁带来变化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仅仓山、晋安2个城区,就有900多家企业列入搬迁的范围。这些企业将全部搬迁,为城区发展腾出空间,同时向工业集中区集聚,城区则大力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能耗的都市工业。

    搬前40年税金不如搬后4年

    2002年,企业销售收入2亿元,2006年,提高到12亿元;2003~2006年,企业4年上缴税金超过企业以前40年的总和。这组数据,是福抗药业从市区搬迁至福清江阴后,企业发展的真实写照。记者了解到,明年6月前,福抗药业生产车间将全部搬迁完毕,届时老厂区将建成完全没有污染的产品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和行政管理中心。

    福抗药业副总经理原伟中介绍,企业从2002年7月开始搬迁至江阴工业集中区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到‘十一五’末,我们的销售收入目标是突破30亿元。”原伟中踌躇满志。

    为了让搬迁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福州结合城区企业的搬迁和招商引资,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向南北“两翼”集聚,着力打造临港产业集聚平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临港产业群。

    搬迁后的发展实实在在,不少企业心动了,也筹划起了搬迁事宜。“企业现在就像被困的龙,搬迁一旦完成,就像龙入大海,一个全新的天地就将展开。”东南电化副总经理杜洪铭给记者作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杜洪铭说,搬迁后,企业在竞争能力、节能减排等方面将会有质的飞跃。企业已经制订好了新厂10年的发展计划。

    工厂让道市民出行更便捷

    企业搬迁后,为城市道路改造建设,公园、绿地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腾出大量的空间。

    “工厂搬迁了,乌山西路打通了,现在去福大附近上班方便多了。”采访中,市民翁小姐高兴地向记者谈起了工厂搬迁后的切身体会。翁小姐家住乌山路附近,每天上班骑车都要走街串巷,绕上一大段路。乌山西路上一家大型羽绒厂搬迁后,乌山西路不久便顺利打通,现在她每天骑车不到5分钟就可以到单位了。

    走在榕城大街小巷,细心的市民会发现,现在在福州城里穿梭越来越容易了,“此路不通”的遭遇在慢慢变少,而企业的搬迁对于城市道路的改善功不可没。位于东水路和五一路之间的得贵巷,原来是个丁字路口,福州印刷厂的搬迁,为道路的改造腾出空间,为得贵巷的打通提供了条件。原有的丁字路口将变成十字交叉路口,东大路、津泰路、古田路的人流、车流不久后就可得到明显分流,大大方便市民出行。空气质量好转居住环境改善“现在的空气明显好多了,以前简直没法住,不少人都搬走了。”家住福抗药业附近新祥坂小区的居民们可以说是工厂搬迁最大的受益者。小区7号楼的陈大妈告诉记者,福抗药业搬迁前,他们每天都要受到臭味、灰尘、噪音的侵扰,苦不堪言,尤其是每天工厂加工时排放的废气和污水,发出的阵阵刺激性恶臭呛得人经常喘不过气来。现在,福抗药业的生产车间已经逐步搬往江阴工业集中区,周边的空气质量已经明显好转。

    宜居环境的打造要以人为本,目前福州重点推进的15家搬迁企业全部都为污染企业,搬迁目的就是让市民远离污染,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同时,福州市深入开展节能降耗清洁生产,打造宜居城市新型工业,将节能降耗作为全市工业企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鼓励工业企业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等,切实推动企业开展节能和清洁生产工作。 (记者黄戎杰吕玲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