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福建新闻 > 正文

蔡水况:缕缕金线缠绕出300年漆线雕技艺传承

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日报 时间:2007-07-26
编辑:朱国文 点击数: 字号:

    新华社厦门7月25日电 新华社记者姬少亭

    一根细细的金色漆线,缠绕出三百多年,十三代人薪火相传的手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厦门漆线雕传承人蔡水况,继承的就是这样一种用平面的"线"表达立体的"雕"的古老技艺。

    蔡氏漆线雕的标志

    一件熨得十分平整的灰紫色衬衣,一条白色短裤,一双黑色凉鞋,蔡水况瘦削的身体就装在这身看似随意的打扮里。唯一刻意之处是他胸前别着的一枚上书红色"蔡"字的银白胸针,这是"蔡氏漆线雕"标志,这个标志出现在每一件蔡氏作品的角落里。

    "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我不能丢,"70岁的蔡水况是蔡氏家族第十二代传人,说到自己肩上的重担,他浑身透出一股力量。

    "漆线雕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由线条组成的,"蔡水况说。从威武庄严的龙头,到细枝末节的龙鳞龙爪,从亦卷亦舒的祥云,到飞腾跳跃的浪花,或粗过一指,或纤若发丝,都是由一条条天然漆和砖粉糅合而成的线条勾勒的。

    一块淡黄色的漆线团料,经过一双手指纤长的手,在两块楔形木板之间揉揉搓搓,变成了一条既柔软又有弹性的细线。先将这条细线缠绕在一根筷子上,再在一件辣椒红脱胎漆器上有节奏地缓缓放下。左手持笔,右手持筷,龙头、龙角、龙须,就在左手的一点一停,右手的俯仰之间慢慢出现了。附上鳞片,贴上龙爪,点上龙睛,一条龙就在蔡水况的手中活了起来。

    先涂一遍油漆,待油漆干透,再上一层金箔。红色与金色相互辉映,折射在蔡水况的方形黑边框眼镜上,眼镜背后是一双专注的眼睛,和状若火焰般龙尾的眼角皱纹。

    来之不易的烫金牌匾

    "我的一生是坚持的一生,"蔡水况常常说,随后伴着一声短促轻柔的叹息。"我经历了漆线雕这些年来所经历的所有坎坷,每一次我都坚持了下来,"蔡水况说。他从小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十三岁开始正式跟着父亲学艺。那时候,学艺是一种慢功夫,仅仅是打底这一道程序就学了两年。

    从民间手工作坊,到国营单位,再到股份有限公司,清代同安城名噪一时的"西竺轩"变成了今天拥有50个技术工人的惟艺漆线雕艺术有限公司,这个小小的漆线雕厂用改造自身的方式在历史的浪潮中谋求生存空间。

    "这门工艺最早叫'妆佛',新中国建立前,父亲蔡文沛为了保全这门技艺,把创作对象从菩萨改成历史人物。"蔡水况说。

    "作为一门艺术,这项技艺在文革中快要断掉,我们家的作品被砸了,我自己也被送到金属厂做自行车车胎的气门嘴,"蔡水况说到这里,嘴唇微微颤抖。

    1972年,当蔡水况从制作气门嘴的重复工作中脱身,为广交会创作了一批作品,迎来了漆线雕一个小小的春天。这个时候,蔡水况看着藏在仓库里才得以保全的父亲作品《郑成功收复台湾》,暗自下定决心,要把这些精湛的工艺留下来。他在自己楼顶盖了一间小木屋,把自己关在里面,废寝忘食,花费整整十年时间完成了十二件作品。

    "这些作品我都不会卖掉,"蔡水况疼惜地看着玻璃窗内的一尊《波月洞降妖》。作品中悟空一跃而起,金箍棒直指蓝面妖怪,妖怪拧身向上望去,一上一下,二者巧妙地用妖怪扬起的斗篷连接在一起。

    现在,这十二件作品陈列在蔡水况家里。蔡老每天晚上吃完饭都会看看他们。"当时有人说我傻,但现在看来还是十分值得,因为当时不做的话,我现在已经做不了了。"他说。

    "我没有想到漆线雕能在今天得到政府的认可,如果我的父亲和叔叔都健在的话,一定会非常欣慰。"自从挂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烫金牌匾,蔡老一直合不拢嘴。蔡老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培养更多的传人,他现在每天主要工作是去公司指导50个技术工人,这份工作是没有工资的。"我一个家族的力量总是很有限,"蔡水况说。

    蔡氏打破了"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旧俗,希望能广泛招收到"有灵性"的徒弟。蔡老现在有三个蔡姓徒弟和一个外姓徒弟,包括曾在九十年代下海经商的儿子蔡士东,也在去年回到了父亲身边,重新操起漆线。

    "我给孙子取名叫蔡艺弘,寓意将艺术弘扬光大,"蔡水况看着7岁的小孙子,眼里闪烁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