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福建新闻 > 正文

福建省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作者:佚名 来源:东南网 时间:2007-04-23
编辑:李润南 点击数: 字号:
  今后15年,是福建省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我省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为指南,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纲要》。 

   
一、科技发展的现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贯彻“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和“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针,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充分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我省科技事业取得了很大进步,初步具备了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科技创新支持和服务的能力。主要表现在:
  科技进步与创新水平稳步提高。 据科技部监测数据,2003年,我省科技进步综合评价居全国第10位,2001~2004年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均居全国第9位;“十五”期间,全省专利申请受理量34832件,专利授权量22090件;2005年我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居全国第11位和第8位。全社会推动科技进步的格局进一步形成,2004年,全省有53个市(县、区)通过科技进步考核,25个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县、区)。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加强。2004年,全省科技活动人员7.53万人,比上年增长5.3%。全省共有9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951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遴选了新材料与器件、粮食作物育种技术研究、福建省病毒性疾病新药研发平台建设等10个省级科技重大专项。通过科技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整合了科技资源,促进了学科交叉和人才聚集,培养了领军人物与科研骨干,提升了
科技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迅速。 高新技术产品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强,2004年,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099.1亿元,比增32.2%,占工业总产值的24.6%;实现利税214.58亿元,比增32.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量78.40亿美元,占外贸出口的比重26.7%。至2005年底,全省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811家。
  高新技术研究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纳米技术及其应用、光电子信息功能材料、膜技术和精细化工材料等方面的研发,高速路由器、通用嵌入式操作系统、网络隐患扫描系统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及其产品的研发取得进展。网络交换机、网络终端机、高清晰度平板显示等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和国家火炬计划。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的应用研发以及电子政务技术开发、集成与应用走在全国前列,为“数字福建”建设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制造业信息化进一步推进,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应用,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
  部分学科和产业技术拥有优势。 在化学、海洋、生物、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科学等学科,形成了以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为龙头、以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为依托的优势学科群,海洋和水产科技研究力量居全国前列。在电子信息、新材料、农业和医药等产业,形成了产业技术特色。在这些领域拥有15位两院院士和一批高层次领军人物。在纳米技术、有机光电子复合材料、高效光催化、生物技术育种、抗肿瘤活性物质、艾滋病病毒以及化学发光理论与应用研究等多个科学前沿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我省在超级稻、转基因水稻育种、甘蔗和黄红麻引、育种研究,海水养殖育苗与增养殖技术等方面居国内领先;胰岛细胞移植技术为亚洲首创,心脏、肾脏等器官移植技术研究居全国领先水平,女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治疗研究获全
军医疗成果一等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个戊肝IgM抗体诊断试剂、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毒诊断试剂、新型强效免疫抑制剂—雷帕霉素及其口服液“瑞帕明”;中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研究达国内先进水平。
  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至2005年,农业植物新品种已授权17件,居全国第12位。超级稻Ⅱ优航1号在尤溪示范头季平均亩产928.30公斤,再生稻平均亩产最高纪录为543公斤;晚熟龙眼新品种立冬本在闽东大规模种植;通过农产品标准化、无公害(绿色)生产技术示范,提高了芦柑、乌龙茶、蘑菇等特色产品的质量;大黄鱼、对虾和鳗鲡等病害检测及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依托林业科技攻关项目,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建设星火技术产业带、星火技术密集区,启动实施“一县一业”科技富民工程,建立了漳州(福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及各类农业成果核心熟化示范区306个,部级和省级科技示范场49个,省农副产品保鲜技术开发基地为全省120家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加快了我省农业产
业化进程。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企业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2004年全省工业企业开发新产品22611项,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5个、中国名牌36个(居全国第5位)、省级名牌506个,国家免检产品90个。2004年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占全省科技活动经费86.21亿元的77.23%;全省有4519家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技术合作关系。高科技民营企业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占80%,成为本省企业技术创新的一支生力军。
  知识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 全省拥有66所高校,一级学科博士点2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52个、硕士点500多个,覆盖了10个学科门类;已建有35个国家级、部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13个中试基地,2004年全省县以上政府部门属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机构109个;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省属开发类科研机构、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积极推进,科技体制和机制逐步优化。初步形成覆盖工业、农业、社会科学等领域、门类比较齐全的科研体系。
  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初步形成。 建立国家级高新区2个、省级高新区5个。已建设食品保鲜、电机、模具、陶瓷、纺织面料、塑胶管材等6个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已批准建立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0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不断发展。 全省已有各具特色的生产力促进中心81个,科技企业孵化器18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各类技术贸易机构1300多家。
  科技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制定了《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福建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科技法规;实施科技重大专项首席专家制、科技项目招投标制;实行了科技奖励制度和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
  科技基础条件与创新环境逐步改善。 我省自然科技资源、科技文献、科技基础数据、实验动物、科研仪器、网络建设、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基础工作有了长足进步。2004年,全省R&D投入45.50亿元,增长21.3%,财政、税收、金融等部门对科技创新给予的扶持措施,为科技进步创造了条件,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有力杠杆。
  科技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展。 巩固加强了同6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间的科技合作关系,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网络。科技兴贸计划的实施提升了我省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6·18”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开展项目成果和技术难题的双向推介,搭建科技招商引资平台。2005年共对接项目3538项,总投资605.14亿元,其中合同项目1435项,总投资256.54亿元,对接境外项目326项。
  闽台科技合作向纵深发展。 在农业、水产、医学、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20多个学科领域中已开展了双向交流与合作;引进了台湾农产品加工先进设备1500多台套和台湾水产、水果、蔬菜、花卉、畜禽、食用菌等优良品种800多种,筛选推广130多种,推广面积5万平方公里;在电子信息、汽车、石化等多个产业的技术合作成效显著,目前台湾光电产业7成在大陆,其中3成在我省;启动了台湾学者(泉州)创业园建设;国家级闽台农业合作实验区已在福建全境推开,闽台科技合作又迈出新的一步。
  但是,我省科技发展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是科技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全社会R&D投入水平低,在华东地区处于落后位置。据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监测显示,我省属科技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区域。二是科研力量较为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不多,技术供给难以跟上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的需要。政府所属的科研机构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员仅占8.2%,低于全国10.3%的平均水平;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占22.2%,低于26.2%的全国平均,尤其是科技领军人才匮乏。三是科研基础条件难以满足发展需要,科技资源分散、社会化程度低的状况未能得到根本改善,科技中介机构服务功能还很薄弱。 

  二、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已经并将深刻地改变世界经济社会的面貌。科学技术发展不断突破人类认识局限,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科学和技术依然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力量,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将为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发挥关键作用,能源科学和技术为解决现实能源短缺开辟新的途径,纳米科技孕育新的突破,可能带来深刻的技术革命。科学理论超前发展,引领新的技术发展和生产方向。面对全球经济科技一体化和新科技革命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对我国科技发展作出总体部署,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不断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能力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把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省份,作为福建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既是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是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我省人均资源相对贫乏,要实现提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仅面临日益突出的人口、资源、环境约束,而且面临发达国家和周边长三角、珠三角区域,以及海峡对岸台湾省在经济科技占有优势的挑战。为此,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部署,建设创新型省份,依靠自主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设创新型省份,必须使自主创新在经济的各个层面得到有效发挥和充分体现。一是要促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二是要促进社会发展方式从高消耗、高污染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转变;三是为提升我省对外开放与山海协作水平提供重要发展手段;四是把自主创新摆在科技工作的核心位置,将我省科技事业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三、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 

  (一)指导方针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和省委、省政府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建设创新型省份。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重点跨越,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未来15年,我省科技发展总体目标是:进一步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基本建成与海峡西岸经济区支撑体系相适应的区域创新体系;到2020年,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科技成果、专利数量及其转化率显著增加;区域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水平进入国内先进行列,科技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建成创新型省份。
  2.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目标(2006~2010年):推进科技资源整合,实现结构调整,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形成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的科技发展布局。到2010年,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水平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奠定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基础。
  第二阶段目标(2011~2020年):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区域创新能力继续保持全国先进行列,实现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战略目标。
  建成具有福建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包括,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自主创新、人才辈出科研与教育相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组织网络化、手段现代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运作市场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实现科技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协调的政府科技宏观管理体系,并实现各体系间互动集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制造业核心技术和工艺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农业科技整体实力与海洋渔业研发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等信息服务业水平进入国内先进行列。
  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水平保持国内先进。在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环保和海洋开发等领域技术研发在国内占有一席之地。闽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带与高新区成为科技创新、企业孵化、人才培养的基地。
  支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社会发展。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关键技术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在重点行业和重点城市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科技保障。我省高发疾病早期预测与诊断治疗技术、创新药物研发水平明显提高;建成减灾防灾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支撑体系。培养造就一批学术与技术领军人才和科技型企业家。公众科学素养进一步提高,科普事业发展进入国内先进行列。
  (三)总体部署
  (1)在未来15年内的每一个五年规划中,安排20个左右省级科技重大专项和基础设施项目;通过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突破能源资源与环境生态问题的约束,不断增强区域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和培育一批新兴产业,支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2)在未来15年内的每一个五年规划中,立足省情,围绕应用基础研究与高新技术的领域,安排一批优先发展领域和主题,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在科技前沿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3)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成具有福建特色的四大创新体系。加强四大科技条件平台建设,进一步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为建设创新型省份提供可靠保障。
  (4)主动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加强重大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基础上的集成创新,突出闽台科技合作交流,服务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需求。 

  四、战略任务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以服务本省发展目标和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以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重点、产学研结合为突破口,建设以企业为主体、高校与科研机构为依托、中介服务机构为桥梁、科技协调管理为保障的区域创新体系,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支撑。
  推进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1)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和各类技术创新联合体,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促进企业成为研发与投入主体;建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战略联盟;调整科技政策导向,支持企业承担政府研究开发任务;引导、支持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在条件相对成熟的企业中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推动企业建立有利于持续创新的体制和机制。(2)完善技术转移机制。搭建好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平台,促进企业技术集成与应用;落实技术、管理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建立科研机构和高校服务于企业技术创新、产学研多种形式结合的新机制,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3)培育新的增长点,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围绕我省电子
信息、机械装备、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重点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软件、光电、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环保和海洋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产业的竞争能力。(4)集成科技资源,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引导和支持重点产业领域的关键技术集成创新,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步实现从单项技术创新向与集成创新相结合转变,从技术、设备引进向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转变。形成一批产业带动性强、关联度大、优势资源集成度高的新技术产品。(5)完善为产业集群发展服务的技术支撑体系。充分发挥我省区域经济特色和科技优势,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基地为载体,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兴产业集群。
  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相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1)增强科研机构知识创新能力。按照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原则,对公益类科研机构实行分别定位、分类改革。整合开发类科研机构,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按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在条件成熟时组建全省综合性(工业)技术研究机构。政府以任务和项目等形式,加大并稳定扶持应用基础研究、社会公益研究领域创新活动,引导和支持战略产业领域的原始创新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加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科研基地等基础设施、产业战略性和关键性的共性技术研究等方面的投入,增强其研究开发的能力,形成科技资源共享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基地。(2)发挥高校在科研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升科研机构、高校的科研与产业发展结合能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研发队伍
。以高校重点学科和开放实验室为载体,鼓励学科交叉创新,鼓励高校通过联合承担科研任务,开展重大应用基础科学研究,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形成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电子信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先进制造等领域的优势学科。以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占据产业技术制高点,推动产业技术跨越式发展。
  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1)大力推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围绕我省主导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整合技术资源,培育和发展具有资质和品牌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信息中心、技术市场和评估等科技服务机构,加快企业技术中心、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发展民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2)依托“数字福建”,构筑信息服务网络,支持各类专业化科技信息服务组织,为企业和农村提供技术、信息、人才、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和法律等方面服务。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提高知识传播和技术扩散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建设统筹协调的科技管理体系。 (1)强化科技协调管理机制。强化省科教领导小组的统筹规划和协调职能,建立科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部门科技计划的协调机制和省、市、县协作机制,统筹配置科技资源,形成合力。加强政府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的归口管理和业务指导作用,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健全重大科技项目生成和监理程序,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率。(2)建立新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科技资源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互利互惠的共享模式,打破条块分割、相互封闭、重复分散的格局,实现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效益最大化。(3)完善考核监督机制。建立“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科技进步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完善科技进步法律法规执行的监督制度,人大定期开展科技执法检查。
  (二)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针对我省人增地减的现状,集中力量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科技攻关。
  研究高产增效种养技术。 重点开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发;优质超级稻、果蔬茶、畜禽、水产等超级高产优质农用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畜禽高效养殖及其优质饲料技术研发,发展草地畜牧技术;大力发展高产、低耗、增效配套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推广农业优质、安全、标准化生产关键性技术,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优化农林牧结构;实施星火计划“一县一业”科技富民工程,促进农业产业化、延伸农业产业链。
  推进农业高新技术发展。 开发设施农业技术与设备,开拓农产品保鲜、贮藏和精细加工新技术;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以信息技术为引擎,推动农业常规技术的效率革命和全面升级。
  为农业生态安全提供支撑。 开发人与自然和谐的生产模式和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公益林、速丰商品林。开展农林重大病虫害防治研究,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用信息技术和绿色制造技术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提高制造业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制造业竞争力。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 围绕石化、轻纺、建材、林产、石材、等产业的装备制造业,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和集成创新。针对汽车、船舶、工程机械、电机电器产业发展的需求,积极推动先进制造技术、先进生产模式的应用。
  继续推进制造业信息化。 依托“数字福建”,在全省继续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以构建面向产业集群的制造业信息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重点,深化信息化单元技术的普及推广,并注重网络化、集成化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带动我省制造业企业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
  推进清洁生产技术研究。 加强绿色制造、清洁生产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广,降低单位产品的物耗、能耗和污染物的产生量,根除或减少污染。以企业为主体,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开展循环经济的科技试点、示范建设,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促进我省制造工业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四)提高服务业科技水平,促进现代服务产业发展
  围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旅游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科技中介服务业、教育、卫生、文化为主的功能性服务业的科技需求,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
  加强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重点开展与现代服务业相关的网格技术、基础计算环境、智能技术和智能终端、智能标签、标准化技术,以及卫星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研究、开发和应用信息传输和网络安全等共性关键技术,不断提升我省现代服务业科技水平。
  推进信息资源利用与服务平台建设。 与国家现代服务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及其现代金融服务与监管系统、协同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工程、网络化教育工程、数字广播影视服务系统工程、现代医疗服务系统工程等支撑平台相衔接,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家庭网络、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应用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基于新一代网络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开发推广港口信息管理技术,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五)加速发展高新技术,提升海峡西岸产业竞争力
  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大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力度,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优先发展电子信息技术。 以集成电路及关键元器件、大型软件、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新一代网络等核心技术为重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支撑和带动信息产业发展的技术和关键产品,培育新兴信息产业;强化信息技术与相关技术集成应用,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技术升级。
  重点发展新材料技术。 以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技术、先进陶瓷材料、微电子材料技术、功能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前沿高新技术领域为重点,把降低成本、提高可用性和易用性作为新材料研究的主要方向,加快新材料技术开发、应用与推广。
  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 以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和垃圾发电技术为重点,加强相关节能技术的集成,在可再生能源与节能技术领域实现突破。
  积极发展工业生物技术。 应用生物催化(新型酶制剂)和生物转化技术,降低化学工业的原料消耗、水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污染扩散。
  以高新技术支撑现代交通、建筑业发展。 积极研究开发节能、环保和安全的交通运输设备及养护关键技术,着力解决交通系统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加强建筑节能产品、新型环保型建筑材料、新型土木工程材料与结构的研发,促进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现代化。
  (六)进一步发挥海洋科技优势,培育海洋高科技产业
  立足我省海洋资源优势和特色,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环境监测、珍稀物种保护等高新技术,加速海洋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培育海洋高科技产业,促进海洋经济快速发展。
  研究水产养殖关键技术。 开展新种质资源发掘、主要养殖品种复壮遗传改良、病害防治与生态优化、设施渔业与健康养殖、深水增养殖及高效健康饵料等关键技术的开发利用;建立良种保种、制种和繁育基地;加强海洋牧场运行模式优化研究。
  开发水产精深加工产品。 开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风味与营养保持及产品贮藏等关键生产技术研究;研究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危害控制技术。
  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开发利用海洋天然产物、药物及海洋微生物资源;开展工业用极端酶、工具酶、特种药物以及生物冶金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开发高附加值海洋矿产加工和新型海水化学物质提取技术;发展海水淡化装备和海水直接利用技术。加强海洋港口、海洋旅游和休闲渔业相关技术的开发利用。
  开展海洋监测及保护研究。 重点掌握海洋环境及生物资源动态监测、重大海洋灾害预警系统与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防治、重要海洋珍稀物种保护及人工繁育等关键技术;建立立体海洋监测网、海洋预报系统。
  (七)加强创新药物开发能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围绕我省医疗卫生与人口健康、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等领域,对影响我省人民健康的重大、常见、多发病进行有组织的基础和临床攻关。
  提高我省创新药物的开发能力。 开展生物技术药物、中成药、化学合成药物、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开展中药现代化研究,培育优势产业,提高我省创新药物的开发能力。
  加强计划生育与人口安全研究。 开展人口发展战略和人口安全研究。建立人口与生殖健康和人口安全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出生缺陷干预及生殖健康疾病研究,发展新型节育技术,不断提高人口生殖健康水平。
  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技术研究。 加强传染性(艾滋病、肝炎、肺结核等)与慢性非传染性(心脑血管、肿瘤、糖尿病、精神疾病等)重大疾病预防控制技术研究。开展重大疾病早期预测、早期诊断相关技术研究,开展生物治疗、药物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多种诊疗技术规范研究;建立健全重大疾病的远程预警、预防、治疗系统和预防控制机制。开展移植免疫学、医疗性克隆、组织工程研究,提高器官移植质量和患者长期存活率。
  加强城镇医疗卫生保障技术研究。 研究适合城乡基层医疗卫生保健的安全、有效、可靠、适宜的诊断、治疗技术和设备,推广适宜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社区卫生服务的先进技术,营造全民健身的科技环境。
  加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研究。 开展可能引发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监测和预警技术研究,开展传染性疾病新的预防控制技术研究。
  (八)加强资源与环保研究,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围绕对我省影响重大的关键资源、生态与环境问题,通过自主创新与综合集成研究,着力解决全程环境质量保障的关键技术,实施循环经济科技试点,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撑。
  加强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开发和应用。 发展成矿地质理论和先进的探矿技术,以及矿产资源的清洁、安全和综合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农用地退化控制与修复以及土地信息化管理技术;加强洁净煤和煤炭转换及煤炭高附加值产品、燃煤烟气脱硫、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开展清洁能源生产技术研发;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发展农业节水技术,以及生活节水技术。
  加强生态保育与生态恢复的技术研究。 加强林业生态安全技术研究,着力解决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中的机理性问题,提供生态恢复与重建模式;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与建设;开展全球变化对我省生态系统和产业影响及适应研究。
  加强区域性污染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开展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保护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与农业环境保护技术研究;积极研制地方性环境监控技术体系与评价标准;开展水、土壤、大气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等关键技术研究,重点攻克对控制我省大气和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加强闽江等主要江河流域重点污染源整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加强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开展循环经济共性技术研发与共享协作研究平台建设、生态产业链循环整合理论与技术研究及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重点建立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和利用的循环经济示范性工程。
  (九)加强公共安全技术研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科技保障
  运用高新技术,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科技基础理论、监测预测手段、技术装备和科学管理体系。提升我省公共安全预测预报、应急处置的技术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为构建“平安福建”提供科技保障。
  开展食品安全技术研究。 开发研制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设备及试剂,开展食物链中有害物质富集、叠加规律、污染物溯源研究;推广先进的食品安全监控技术,开展食品安全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科研生产安全技术。 探索科研安全工作的特点和规律,采用先进的安全科研生产技术,开展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病毒、物种和易燃易爆品、特种设备等重大危险源的检测评估、监控防范研究;逐步建立健全科研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研发防范网络攻击技术。
  提升抗灾防灾技术水平。 重点开展地质灾害勘察、监测技术研究和危险性评估,研究气象、水利、地震等自然灾害预测理论与方法;开发以信息化技术为平台,实时监测、数据快速传输、数据库、模型库、预案库互动的综合技术,信息的虚拟仿真与空间化表达技术,灾情的应急指挥、救援关键技术,研制和开发应急救助装备、特殊保护装备和智能探测设备。.
  (十)加强应用基础科学研究,增强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
  瞄准科学前沿, 通过学科、领域间的交叉、融合、集成,对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重大基础性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应用前景的创新成果,增强科技发展后劲。
  电子信息科学, 开展光电子及光通信基础理论研究,发展激光新波长、激光能量理论研究;研究新一代高性能计算系统软件,虚拟计算环境机理,网格计算理论,海量信息存储和处理以及知识挖掘理论与方法,人机交互理论,网络安全与可信可控信息安全理论等;开展宽带信息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工作,重点发展数字广播技术,超高速、超宽带通信网络技术,新型宽频带、高功率微波器件设计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开展空间信息科学、虚拟现实与计算机仿真、信息科学的数学基础研究等。
  医药与卫生科学, 重点研究病原体的变异规律、变异体与疾病种类的关系;病原体、免疫、神经、内分泌和遗传因素等在重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重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干预的分子与细胞基础;药物在分子、细胞与整体水平上的作用机理,环境对生理过程的干扰;开展中医基本治法、中医“证”的实质、辨证方法的机理,中医药诊疗、中草药新型药物等研究。
  农业科学, 重点研究我省重要粮食、经济作物和动物的基因组及相关组学,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其调控机制,农业生物多样性维护与新品种培育的遗传基础以及植物抗逆性、抗污染与资源高效利用的机理,农业生物安全与有害生物的生态控制理论与技术基础,以及农业生物灾害与生物入侵的灾变规律、入侵生物生长环境限制因素、应用生物多样性进行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理论与方法。海洋与海岸生物遗传图谱构建和标记辅助选育的研究。
  新材料与工程科学, 重点研究金属、陶瓷、高分子和复合材料改性的组织设计、相变过程、结构控制;新型材料的设计、合成、制备;材料表面改性和整体改性及其所制备的元器件的新特性、新机制、新效应和新原理;材料服役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性能演变、失效机制及寿命预测;化学工程与机电工程重要理论与方法。
  资源与环境科学, 重点研究资源勘探和开发过程生态风险预测,山坡水文过程影响机理试验研究;重要生态系统的能量、物质循环规律和调控机制,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流域、区域需水规律及其动态变化,环境污染形成机理与生物修复、控制理论,陆海相互作用与海岸带生态修复,滨海湿地的形成、演化、退化与修复技术及试验;重要港湾与河口动力沉积关键过程与淤积灾害防治;重大工程建设对近岸和港湾动力与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海岸与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演化、服务功能及调控研究,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基础研究与各类科技计划的衔接。 进一步加大应用基础研究资助力度,在数、理、化、天、地、生等研究领域引导科研人员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难点问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继续安排青年科技人才专项资金,推动优秀人才的集聚和优势学科及人才梯队的形成。
  发展软科学,建立战略研究长效机制。 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我省科技、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问题为研究重点,重点研究我省经济、社会、科技协调发展中的战略、规划、政策、体制、管理等决策理论和应用问题,为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优化方案,并以软科学研究计划为载体,做好顶层设计,建立战略研究长效机制,促进科技发展,服务经济建设。 

  五、科技重大专项 

  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2006~2020年的每一个五年规划中,选准20个左右科技重大专项和基础设施项目,力争取得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十一五”期间实施17个科技重大专项,分别是:
  (1)新材料与器件开发及应用 
  (2)纳米材料与器件开发及应用 
  (3)环境友好材料开发及应用 
  (4)信息化集成服务 
  (5)新一代网络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6)先进装备与仪器开发 

  (7)动植物良种培育及关键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 

  (8)农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研究及应用 
  (9)工业原料林和花卉产业现代化关键技术 
  (10)水产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11)新药临床研究与地道药材开发 
  (12)重大疾病的防治研究 
  (13)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与产品 
  (14)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 
  (15)区域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技术研究 
  (16)区域重大灾害监测与防御技术 
  (17)一县一业科技富民工程 

  六、科技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加强科技政策法规建设。 围绕建设创新型省份,制定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经济与科技相互协调发展,有利于支撑和引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政策法规。主要包括加大科技投入,激励企业技术创新,促进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科技体制改革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抓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科技领军人才等。
  实施技术创新优惠政策。 进一步落实国家关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等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鼓励企业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政府优先采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装备、产品。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支持中小企业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进行合作研究开发,对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给予政策扶持,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强化科研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提高企事业单位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和水平。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科技管理的全过程,重点支持以形成重大发明专利为目标的项目,提高我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与质量。加强专利信息的传播和利用,提高科研开发水平。鼓励科技人员以知识和聪明才智贡献于社会,并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的权益,激发发明创造积极性。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建立实时高效的预警和应急机制。把形成自主技术标准作为科技计划的重要内容,促使标准与科研、开发、设计、制造相结合,引导产、学、研各方面共同推进重要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二)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制
  完善政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各级政府要依照国家《科技进步法》和《福建省科技进步条例》的要求,在确保财政科技投入法定增长的同时,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科技的支持力度。“十一五”期间,省级财政安排的科学支出和科技三项费用以2005年初财政预算4.2415亿元为基数,继续确保每年递增10%。在此基础上,每年新增科技专项投入2000万元,主要用于省重大科技专项、科技条件平台建设。
  建立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制。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政策调控的作用,鼓励金融资本和知识资本结合,发展科技风险投资事业。设立高新技术创业投资种子基金。通过财政、金融、产业以及收入分配等政策引导,推动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引导商业银行提供优质的科技金融产品与服务,建立健全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信用担保制度,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创造良好科技融资环境。
(三)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深化改革建立新型科技研发体制。 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对现有的科研机构进行优化重组,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以项目带动为抓手,加强研究型大学、创新型科研院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促进复合型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增强我省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造就领军人才。 凝炼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推行项目招投标制、首席专家制、课题负责制,加强科学研究基地建设,与国内外著名大学、科研部门合作,造就复合型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各领域学科带头人、高级专家、中青年专家,构筑一批能打攻坚战的科技团队。
  拓展国内外人才和智力引进通道。 加大高级科技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开发闽籍院士、知名专家的智力资源。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内外科技人才来闽工作的政策措施,积极吸引留学人员来闽创业。鼓励科技人员以项目合作、联合攻关、兼任职务、访问讲学、顾问咨询等多种方式,为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服务。
  营造科技创新人才成长良好氛围。 建立新型的多层次选贤用才体系,建立公平、择优的人才选聘机制,激活科技人员的创新潜能,培养创新型人才。根据不同创新目标,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对高新技术研究成果的评价以获得发明专利为主,鼓励在市场中实现其价值和取得相应回报;对公益性科研成果的评价以取得的社会效益为主。营造保障学术自由和民主、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
  (四)加强科技条件平台建设
  构建四大科技条件平台。 “十一五”期间,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需求,构建技术研发协作、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中介服务、科技资源共享等科技条件平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各类科技园区建设,新建若干个国家级或省级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和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和优势行业建立科研机构、研发中心或博士后工作站。整合和健全公益性科技中介服务体系,鼓励和推动社会力量兴办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构筑全省性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强化“6.18”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和“9.8”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项目推介、成果对接、技术转移、人才集聚和资金导向的功能,为我省提供一个低成本、高效益的国内外科技项目成果对接和交流通道。经过15年努力,全面提高我省科技条件平台服务能力和水平。
  建立健全平台共享机制。 根据“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调控增量、激活存量,分阶段建成与创新型省份相适应的政府引导、社会共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共享互利的科技条件平台,推进与国家科技条件平台对接。采用灵活多样的共享模式,建立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实现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效益最大化。
  (五)加强对外科技合作交流
  积极拓展国际科技合作。 针对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进一步加强与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的科技合作,积极承接发达国家的技术转让项目;有计划地组织专家学者参与重大国际及区域性科技合作。建立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办好各类重大科贸项目对接会。推动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出口,增强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能力。
  深化两岸三地科技合作。 积极探索和创造更多的科技合作形式,进一步吸引港澳台高科技企业与专家来闽创业,鼓励共建研发中心,实现技术对接与创新。主动承接台湾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转移,重点建设光电、信息、农业等闽台科技合作基地,推进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建设,大力引进台湾良种、先进技术。充分发挥海交会、台交会等合作交流的载体作用,健全和落实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科技交流合作机制。
  扩大区域省部科技合作。 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科技领域的紧密对接、联动发展;推动我省与中科院、工程院、社科院和国防科工委间的合作,大力引进闽籍院士、专家参与本省科技重大项目研发。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跨区域开展多形式合作,促进跨地区技术与资本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逐步形成借梯登高、借智成势、借力兴业的发展新格局。
  (六)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
  大力发展创新文化。 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努力培育创新精神,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大力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良好的文化氛围。营造保障学术自由和民主、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的精神,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
  努力发展科普事业。 实施全民科学普及行动计划,鼓励全社会兴办科普事业,逐步增加科技宣传和普及工作经费的投入,进一步抓好科技普及设施场所的建设;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利用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科普场所,开展多种类型的科技宣传普及活动;充分发挥科技学会和行业协会、县乡专业技术协会的作用,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普及科技知识,提高群众的科学素质和能力,为科技创新奠定广泛的社会基础。 

  七、规划的实施 

  组织实施福建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要求高,必须采取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有序推进、滚动发展的方法,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确保规划各项任务有计划地按期进行和完成。
  1.本《纲要》将涉及今后15年内的三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将“十一五”规划与本《纲要》的有关内容与紧密结合,包括科技体制改革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重大专项、优先发展领域的重点项目、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等,抓紧安排和部署实施。
  2.本《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总体部署、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是带有方向性和指导性的,需要制定若干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配套政策。财政、金融、税务、产业和科技等部门要紧密配合,加强沟通协调,制定若干切实可行的配套政策。包括: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政策,激励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自主创新的政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政策,扶持科技中介机构政策,保障科技投入政策,加强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政策,加快科技人才培养政策,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为规划《纲要》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和环境条件。
  3.鉴于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变化,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必须建立规划《纲要》实施的动态调整机制。《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要根据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新突破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以及在经济社会分析、技术预测和定期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及时的、必要的调整。
  4.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省科教领导小组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各级领导要加强对区域和行业进步的宏观指导,省科技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等综合管理部门要紧密配合,具体指导,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贯彻落实本规划《纲要》,加强规划的各项任务的分解与落实工作。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各地方、各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其他社会科技力量,分工负责、大力协同,共同推动规划《纲要》的组织实施。 

                        二○○六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