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州市“非遗”保护项目锦歌生存现状调查

作者:佚名 来源:漳州新闻网 时间:2009-07-30
编辑:朱国文 点击数: 字号:

⊙记者 林堃 郭腾达 “朋友,你听过锦歌吗?”当记者向身边的年轻人抛出这个问题时,总能听到这样的反问:“锦歌是什么东西?”漳州锦歌源于唐朝,是福建省五大曲种之一,与泉州南音并称为闽南民间的姐妹艺术之花,被评为首届漳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认为是台湾歌仔戏的“前身”。然而,显赫的背景并没有给锦歌笼上光环,在锦歌之乡——漳州,了解这门曲艺的人不多,懂得表演的人更少。面对现状,不少有识之士纷纷发出感慨:“如不进一步加以保护,锦歌危矣!”

  锦歌的“三无”困境

  漳州市曾于2003年制定复兴锦歌的相关计划,成立了芗城区锦歌社。但6年过去了,锦歌保护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现任芗城区漳州锦歌社副社长的陈彬拿出一叠发黄资料告诉记者:“锦歌社成立以来,最大的贡献就是整理出一套四册的《漳州锦歌研究》,而这仅有的研究成果还由于经费所限迟迟不能刊印。”

  去年西桥小学的锦歌队赴福州参加汇演的经历让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锦歌传承人王素华感慨不已,她告诉记者,为了3000元钱的活动经费,她几乎跑断了腿,到了福州之后,由于经费限制,大伙儿只能自掏腰包吃三餐。据西桥小学锦歌队负责人李放华老师介绍,这支已经成立20多年的锦歌队,由于缺乏社会资金支持,下学期能不能维持下去还是个问题。

  “无场地,无资金,无专门的演出团体,这就是漳州市锦歌的现状。”王素华告诉记者。在这“三无”的背后是更多的“没有”,没有常规创作,没有在民间的普及,没有年轻艺人的出现。

  “为什么一些部门可以花大价钱请明星来办晚会,却不愿为锦歌投入一些资金呢?”王素华深感不解。

  人才断档令人担忧

  “如果没有出现年轻一代的继承人,锦歌在若干年后便只能成为摆放在博物馆里的一本本歌册和停留在胶片上的影像资料。”陈彬的担忧正在变为现实。

  四根半尺长的竹板,在锦歌艺人李惠娜手里,仿佛有了灵气,手腕轻轻一抖,美妙的节拍就从竹板间传出。据李惠娜介绍,这就是锦歌传统技法“耍四宝”。“由于锦歌人才的断档,目前漳州锦歌界能耍好这活的人已经没几个了。”李惠娜不无遗憾地说。

  “几年前,漳州市区还能见到一些老人在街头弹唱,这样的场景如今已经绝迹。”陈彬告诉记者,“与资金的匮乏相比,人才队伍的断档更加令人忧心。”据了解,活跃在锦歌一线的艺人基本都是文革前龙眼营的锦歌艺人石扬泉的弟子,年纪多已过半百。王素华、石耀辉、李惠娜……这几位锦歌艺人成了活跃在锦歌舞台上的主力军,每逢有重要活动,这些锦歌老艺人聚到一块儿,临时创作曲目、排练,会演一结束,大伙便“曲终人散”。

  让民间文化进校园

  锦歌无人问津,难道是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吸引不了年轻人?漳州师院艺术系副主任郭立红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今年年初,艺术系学生在校内举行的一场锦歌汇演,便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这给了郭立红极大的鼓励。

  新近出台的《漳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规划(试行)》中提出,要与大中专院校联办,开设民间工艺、民间艺术等文化技术专业。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带进大学课堂,让其在“象牙塔”里传承和发展,不失为在民间保护力量薄弱前提下一种有益的尝试。郭立红介绍,从2007年开始,漳州师院艺术系将锦歌列为必修课,并将锦歌列为供全校学生选择的选修课,请来了锦歌传承人王素华和石耀辉担任指导老师,目前已经有40名艺术系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教会一个学生锦歌可能会带动一个家庭的兴趣,教会一个未来的老师则能带动更多的年轻人了解锦歌。”郭立红说。

  然而,单单将锦歌列为必修课还远远不够。王素华说:“要将锦歌的基本技巧学会需要长期的训练,一周一次的教学并不能将锦歌的精髓完全传承。”郭立红告诉记者,目前的现状并不允许学院将锦歌设置成为一个专业。“如果学了四年的锦歌,毕业后却没有一个相应的岗位让学生尽其才,我们怎么对学生交代。”郭立红说。

  “锦歌不仅要在大中专院校推广,还要走入中小学校园,成为音乐课的一部分。”陈彬则将希望寄托在更为年轻的观众身上。“只有具备广泛的民间基础,锦歌才能有鲜活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