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漳州新闻 > 正文

以小搏大抢市场 漳州市区便利店现状调查

作者:佚名 来源:漳州新闻网 时间:2009-06-22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不知道读者发现没有,漳州市区出现越来越多的便利店。统一的装修风格、超长的经营时间、不大的营业面积是这些便利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原因让这类便利店在零售业异军突起?这些开设于街头社区的便利店生存情况如何呢?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分便利店经营者。

  

  抢占市场:

  夹缝中求发展 

  

  “从超市到24小时便利店的变形,是信义超市在愈演愈烈的超市竞争中一次全面的转型。”信义365便利店办公室主任王伟彬告诉记者,“今年公司准备在市区开设50家365社区便利店”。他坦言,社区便利店要想有所发展,就必须与大型超市和食杂店抢夺零售市场。

  竞争不可避免,便利店的优势何在?在信义超市提供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提到,目前漳州市区一些大型的购物商场,已经逐渐暴露出停车难,商品不易查找,结账排长队等现象,给消费者带来诸多不便。而在胜利西路的365便利店里,记者看到,在不足200平方米的店面里,商品摆设井井有条,所有的货柜高度均在1.4米左右,收银台也不见“排长龙”的景象。在市区的南丰超市、好邻居便利店也能见到同样的场景。

  如果说“做小”是便利店与超市抗衡的资本,那么“做规范”则是便利店与食杂店竞争的优势所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无论是“好邻居”或是“信义365”,便利店从店面设计、员工服装,到进货渠道、员工培训,都有一套相应的标准来操作。“这些优势都是传统的杂货店无法比拟的。”王伟彬如是说。

  

  全天经营:

  迎合消费趋势 

  

  有优势,有特色,未必就有丰厚的回报。位于江滨花园的一家“好邻居”便利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50多平方米的店面平均一天的营业额在千余元左右。在竞争面前,一些便利店打出了“24小时不打烊”的口号。然而,“不打烊”必然带来成本的增加,这本经济账又是怎么算的呢?

  王伟彬以一家中等规模的365便利店为例,如果通宵经营,每个月需要额外支出将近万元,当记者问及夜间经营的收益时,王伟彬没有透露,他表示由于连锁店开张不到两个月,具体数据还没有出来,但是从初步的统计来看,在夜间营销这块,便利店最多只能做到保本。“好邻居”的便利店工作人员高先生坦言,考虑到通宵营业的经济压力太大,从成本上划不来,“好邻居”规定夜间只开到2点。

  据了解,便利店夜间的消费群体主要面向出租车司机、夜班工作人员和出入娱乐场所群体,热销的商品主要是香烟、泡面、矿泉水。“毕竟漳州还不是‘不夜城’,如果单纯从经济角度分析,开设24小时便利店划不来。”王伟彬向记者坦言,“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便利店之所以选择了24小时经营,就是要在消费者尚未形成前沿消费观念的情况下,为将来做好布局。”

  

  延伸服务:

  增加便民效应 

  

  “‘做小’、‘做规范’是便利店的特色,但便利店不能简单的成为超市的延伸或是杂货店的升级。”王伟彬说。在信义365便利店派发的名片上,记者看到其经营范畴包括:水电缴费、手机充值、票务订购等一系列代缴、代订、代收和金融服务。“并不是所有的服务都能在目前实现,但是这是便利店的发展方向。”王伟斌告诉记者。“在现阶段,一些代缴费服务是通过银行实现的,如果能把更多便民服务纳入到便利店的经营范畴,便利店的社会效应就能够进一步体现。”

  “卖报刊有书报亭,卖彩票有彩票站,卖早餐有小吃店,便利店想要从中‘分一杯羹’谈何容易。”一位业内人士并不认同便利店“小而全”的经营方式,他透露,虽然漳州市的便利店一直在便民的配套服务上下功夫,但由于一些政策限制,使它们在提供的服务种类上大打折扣。如引进代缴水电费、代办银行卡等项目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核准,使便利店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本报记者 林堃

[责任编辑:崔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