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台农业合作“先行先试拔头筹 携手双赢再拓展”

作者:佚名 来源:漳州新闻网 时间:2008-12-01
编辑:朱国文 点击数: 字号:
⊙章  伟 孙福能 张文艺 陈毅聪

  “去年兰花出口100多万株,今年会有大幅度的增加。”第一批来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创业的台商许慈颜说。许慈颜表示,之所以会选择投资漳州,是因为漳州人亲、土亲,各级政府为广大台商创造了投资兴业的良好环境。目前,许慈颜先生的兰花大棚已经从3000平方米扩大到14000多平方米,他的富圣兰园已成为福建最大的蝴蝶兰生产基地之一。

  许慈颜是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目前,已有66家台资农业企业和3个台湾农民个体工商户在创业园投资兴业,总投资额1亿美元。农民创业园总规划面积达30万亩,力争2011年实现产值100亿元,将创业园建成台湾农民创业的平台、两岸农业合作的平台、农业科技孵化的平台、两岸农民感情交流的平台。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已成漳台农业合作的一个典范。

  先行先试拔头筹

  漳州与台湾仅一水之隔,地缘相邻,血缘相亲,尤其是农业生态环境相似,生物节律相同,具有得天独厚的合作优势。漳州利用独特的优势,在漳台农业合作大胆先行先试,成果丰硕。在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出台各项扶持政策的基础上,漳州市根据不同时期漳台农业合作的发展需要、发展重点及发展趋势,相继出台了《扩大漳台农业合作交流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台商投资与扶持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与促进漳台农业交流合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降低台商投资农业的门槛,在融资、用地、税收、投资领域、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  专门出台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建设的优惠政策,根据“同等优先、适度放宽”原则,对台商参与实验区建设,在审批办证、通关验收、投资领域、投资形式、用地方式、产业扶持等方面给予优惠。漳州市还与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签署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和推动漳台农业合作与交流的工作意见》,建立工作联系机制,加强协作配合,提高服务水平。

  一系列先行先试的举措为台资农业在漳投资兴业创造了良好的软硬条件,台资农业在漳发展气势如虹。截至目前,漳州市累计批办台资农业项目952个,合同利用台资14.13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8.35亿美元,均位居全国设区市第一位,成为台商投资农业的密集区和首选地。

  科技带动促升级

  先进的农业技术是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漳州市依托得天独厚的农业生态资源,注重发挥科技对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全面加强漳台农业科技合作,大力引进台湾农业良种和先进技术,加速农业品种更新换代,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和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不断夯实漳台农业合作基础。目前漳州市已经累计引进台湾良种1600多种,其中大面积推广的有100多种,推广面积100多万亩。同时,漳州还引进台湾各种先进设备近5000套,农业种养加工技术600多项,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促进种养业由原来传统的、低效益的经营方式向技术、资金密集型的集约化模式转化,如鲍鱼工厂化养成技术、白背毛木耳“墙体式”栽培技术、麻竹速生丰产栽培技术、果蔬产期调节技术,以及无土栽培、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农产品加工技术也由原来的烘晒、腌制、冻结等提高到流态单体速冻、膨化和低温真空脱水等具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食品加工工艺。

  加强合作求拓展

  漳州市高度注重加强漳台农业合作载体建设,不断拓宽沟通交流渠道,拓展吸引台资领域,提升漳台农业合作水平,促进漳台农业合作发展。1997年国家外经贸委、农业部和国台办联合批准漳州设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后,漳州市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加快引进批办台资农业项目速度,扩大漳台农业合作规模,不断拓展漳台农业合作空间,为漳台农业合作增添新活力。2006年4月,漳州市以农业部和国台办正式批准在漳浦设立台湾农民创业园为契机,集中规划建设30万亩创业园区,吸引台湾先进农业、加工农业更大规模转移落户漳州。2007年5月,又以国台办批准设立海峡两岸(福建东山)水产品加工集散基地为突破口,加快规划建设闽台鲜活水产品交易区、水产品加工区、保税仓储物流区等八大功能区,全面承接加工、疏散闽台水产品,做大做强水产业。通过农民创业园和水产品加工集散基地的建设,漳州市进一步提升了漳台农业合作实验区的发展层次。

  特别是漳州市从1999年开始已连续举办十届海峡两岸(漳州)花卉博览会。这一全国性花事盛会的内容已进一步拓展为两岸农业合作与交流,促进了漳州乃至全省花卉及现代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