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溪之变的启示
今年春天以来,平和县各地雨天明显偏多,但是,流经县城的花山溪、牛头溪的溪水却能够保留较为清澈的水质,没有了往年的垃圾漂浮与洪水泛滥的现象,这得益于前几年我县轰轰烈烈开展的花山溪饮用水水源地整治工作。
平和县花山溪是漳州九龙江西溪主要支流之一,主干流河长79.6 公里,河流纵横交错,是平和最重要的水系。从21 世纪初,平和县全县开始大量种植琯溪蜜柚,种植面积逼近70 万亩,95%的农户从事涉柚产业,成为平和县的支柱产业。但是,由于片面的追求种植面积和产量,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带来了花山溪生态之伤。河流生态,事关民生大业和可持续发展。从2019 年开始,平和县拉开了花山溪治理的帷幕,省、市、县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花山溪的治理进程,使得花山溪一度成为社会上的热门话题,备受关注。平和县政府近3 年的探索治理和辛勤付出,让花山溪生态环境焕然一新,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各级媒体的报道支持。
作为平和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花山溪的美丽变化我看在眼里,也下乡采访过,还为此与县教育局联合举办了“ 我爱母亲河”中小学生主题征文活动。但是,我们对于花山溪治理的许多幕后工作和各个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并不清楚,后来,我陪同《福建日报》驻漳记者站站长赵锦飞奔赴平和山区,深入山间果园、田间地头、溪河堤岸,寻访了县、乡、村各级领导干部,以及科技小院老师、水果种植户、营销户等不同的对象,与他们沟通交流,深入访谈,多角度、深层次实地采访了涉及花山溪饮用水水源地治理的热门话题,全面立体挖掘了解花山溪生态环境转变的历史,以及有效治理的“ 秘笈”,剖析花山溪“ 如何受伤、如何疗伤到如何养伤”的治理过程。
正是这个深度采访,让我看到了采访环节的亮点,并对花山溪治理工作有了横向与纵向的整体概念。为了治疗花山溪生态“硬伤“,平和县出台相关政策,职能部门负责执行,涉及乡镇抓落实,从水环境治理、农资市场监管、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疗伤”。
只有真抓实干,才有今天的美丽。位于平和县西部蜜柚产销重镇霞寨镇中润果园小流域是“ 退果还林”的治理样板,山顶果园退果还林,种上了泡桐等阔叶树。没有退果还林的蜜柚园则减量施肥,化肥一律采用有机肥,果园里种上三叶草、竹节草等,一来防止水土流失,二来覆草可翻埋作有机肥。山脚下的小山沟是花山溪的“ 触须”,全部铺设了生态绿床以改善水环境。
科技元素注入,助力生态提升。位于坂仔镇的科技小院团队常驻一线,提取土壤样本,为山乡送来“ 测土配方”的科技及时雨,为蜜柚专门研制了“ 土壤改良套餐”—— 蜜柚改土专用有机肥+ 冬种油菜+ 禁用除草剂,冬季柚农在柚树下套种油菜,用以压青还田做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
“ 不入深海,焉得明珠”,那一趟深入基层的采访,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让我感受到了县委、县政府与相关乡镇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举措,感受到各地干部群众在生态治理过程中众志成城的力量,从上到下齐心协力抓落实,才使得花山溪旧貌换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