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漳州新闻 > 正文

2007年漳州市持续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综述

作者:佚名 来源:漳州新闻网 时间:2008-03-12
编辑:朱国文 点击数: 字号:

    新年伊始,我市工业发展传来好消息: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连续5年增幅位居全省前列,规模工业企业数达到1604家,新增321家,新增产值59.87亿元。

    这些成绩,是我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从“工业立市”到“工业强市”只变了一个字,内涵却更深更广,工业强市的“强”,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质量上。因此,在做大工业的基础上提升工业,是漳州工业发展面临的新要求。

    为了提升工业,一年来,漳州市紧紧围绕“海西建设,漳州先行”这一主线,坚持突出工业主导地位不动摇,注重延续思路、提升质量,深入实施“依港立市、工业强市、开放活市、科教兴市”战略,强化“项目带动、品牌牵动、统筹互动、形象推动”举措,促进工业经济发展上新水平,以工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推动全市经济综合实力更快更大提升。

    提高项目引办质量促提升

    我市各地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不断强化“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就要抓项目”意识,继续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充分应用各种有效招商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入更多项目落户漳州。同时,创新项目工作思路,在持续加大项目引办力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项目引办的质量效益问题,逐步由引项目向选项目、由招商向选商转变,突出引进科技含量高、占地面积少、经济效益好、财税贡献大的项目以及能与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延伸相匹配的项目,力争在吸引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落户上取得突破,使宝贵的土地、港口等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去年市区和龙海、长泰成功引办并开工建设福欣特殊钢、日本汽车线束、申龙客车等大项目及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促进经济加速发展。2007年全市工业投资完成133.61亿元,增长22.0%。

    加大工业项目建设力度方面,我市以实施“工业千百工程”(建设500万以上工业项目1000个、总投资额上亿元的项目100个)为重点,在强化项目招商工作的同时,搞好项目跟踪服务,解决影响和制约项目用地、用工、融资等突出问题,加快推进工业项目建设和投产速度。2007年,全市“工业千百工程”在10月份就提前完成,全年共开工建设投资额5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020个,其中上亿元项目110个;完成投资额1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4%。

    项目建设中,各地十分注重项目效益,不断提升运行质量。长泰县要求供地速度与投资进度相挂钩,用地数量与投资强度相挂钩、土地价格与税收贡献相挂钩,积极推进集约、节约用地。龙文区引导鼓励企业新建、翻建多层厂房和标准厂房,盘活出租闲置厂房。漳浦县限定开工投建期限,督促业主尽快开工,并计划收回闲置时间较长的土地,既有效提高了项目运行的效益,又促进重点项目的加快推进。

    在抓好新项目的同时,我市更加注重办好现有企业,加大支持服务力度,通过表彰纳税大户、授予优秀企业家“经济建设功臣”等荣誉称号,保护和调动企业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激励更多的企业挖潜改造、增资扩产、滚动发展,带动全市工业经济不断壮大提升。青岛(漳州)啤酒有限公司年产量由5万吨扩大到20万吨,生产能力提高4倍;太平洋制罐有限公司从每分钟生产700罐提升到1800罐,产能扩大2倍多。随着企业的不断做强做大和提升,一个个工业龙头企业浮出水面,引领漳州工业不断走向辉煌。2007年,全市产值上亿元企业达到186家,比上年增加53家,其中,华阳电业、灿坤实业、正兴车轮、万利达科技、漳州电业、凯西不锈钢、中集集装箱、统一马口铁、诺尔起重设备等9家企业产值超10亿元。

    加速产业集聚促提升

    产业集聚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一年来,我市围绕做强食品、机械、电子三大主导产业和培育钢铁、汽车、船舶、能源四大战略产业,通过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强产业链招商,建设特色工业园区等措施,加快产业集聚,发展产业集群,提升产业整体实力。三大主导产业和四大战略产业发展迅速,2007年共实现产值790.94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79.0%,增长19.1%,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17.1个百分点。重点产业集聚度加快,四大战略产业中的汽车和船舶增长速度超过45%。

    “3A4”产业中,汽车产业初现雏形。据初步统计,现在漳州全市有汽车汽配企业8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汽车工业企业14家,产值上亿元的龙头企业有4家,即福建正兴车轮有限公司、漳州金龙客车有限公司、福建力佳股份有限公司、龙海九龙座椅有限公司。目前金龙客车生产线、正兴汽配工业园、福环专用汽车及配件制造项目等一批汽车工业的重点项目正陆续实施,这些大项目的实施,必将进一步壮大漳州的汽车工业。船舶产业发展态势喜人。全市共有船舶工业企业近百家,企业产品涉及木质船、钢质船的制造、船舶物质供应、船舶机械制造、玻璃钢船艇建造等多个领域。在龙海、漳浦、东山等几个县(市)已初步形成区域相对集中、产业链条逐步形成、竞争力不断提高的船舶工业企业集聚区。龙海市已形成沿九龙江水域的紫泥、海澄、浮宫、港尾的船舶修造业走廊,成为我省船舶修造业的一个重要基地和龙海临港工业的一个重要特色产业。海岛东山县有各类大小渔船3000多艘,聚集了以修造渔船为主的企业30多家。漳浦近几年来也引进诸如神舟造船工业有限公司、一帆重工等大型船舶工业,形成集修造游艇、货轮、渔船为一体的船舶工业企业10多家。

    此外,民营企业产业集群也是漳州工业发展的另一重要特色。在一些地方已初步形成区域相对集中、产业链逐步形成、竞争力不断凸显的民营企业“块状经济”雏形。如:龙文区朝阳镇聚集了民营粮食加工企业、蓝田镇聚集卷压板生产企业、龙海颜厝镇形成了以紫山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企业群、东山铜陵形成了水产品加工企业群、华安仙都镇形成了茶叶加工企业群等,这些产业集群,都是工业提升的重要形式。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促提升

    市场有多大,生产就有多大。而决定市场占有率大小的,是产品的质量,是产品的影响力,是产品的品牌。品牌建设是提升我市工业经济竞争力的主要载体。目前,我市相当一部分企业已具备申报名牌的条件,特别是157家产值上亿元企业,已具备创中国名牌的实力。一年来,我市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品牌兴企”、“质量兴企”、“创新兴企”等活动,强化“品牌”意识、“精品”意识,努力在提升产品质量、创建知名品牌上取得新成果。

    我市专门确定市经贸委为创品牌牵头单位,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帮助企业解决创品牌中的具体困难,制定创品牌扶持奖励政策并认真兑现落实,有效调动企业争创品牌的积极性。2007年,全市有“海新”、“含羞草”、“奇客”、“精益珍”、“集友”、“琯溪蜜柚”被确认为中国驰名商标,万利达电磁炉、白玉兰牌白砂糖被确认为国家免检产品,白玉兰牌白砂糖还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目前,全市共有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16个、国家免检产品6个,知名品牌已涵盖食品、电子、机械、化妆品、材料等几大重点产业,“漳州制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一大批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重点产品激光视盘机、关节轴承、不间断电源在国内外市场占有较大份额,片仔癀、风油精、罐头、针织横机、多缸柴油机、港口机械、卫星接收机、雨伞、正兴汽车钢圈、多棱钢砂、多棱锯条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做大工业、做强工业、提升工业,始终是漳州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漳州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上了一个新高度。目前,全市工业经济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达到49.2%;工业税收增长20.4%,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46.6%,对财政收入增长贡献率超过70%。工业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漳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和财政收入增加的主要推动力,成为拉动我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主导产业。⊙本报记者吴鹏举邱丹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