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平和新闻 > 正文

【媒体关注平和】坂仔镇:加强文物保护 留下乡愁记忆

作者:张芯昕 蔡舒泓 来源:闽南日报 时间:2022-12-21
编辑:王蓉 点击数: 字号:

本报讯(张芯昕 蔡舒泓 文/图)讲起闽派建筑,“土楼”便是最为鲜明的代表。在平和坂仔镇区周边便有个“北斗七星土楼群”,七座土楼分建在铜溪两岸,点缀在万亩柚林蕉海之中,蔚为壮观。

此次笔者探寻的“主角”便是七楼之一——宾阳楼。楼门为方形,内嵌拱形石门,楼门正上方“宾阳楼”三字十分醒目,宾阳楼始建于清嘉庆甲戌年(1814年),在北斗七星土楼阵形中属开阳星,又因楼面朝东,日出于东方,以楼为主,以日为宾,故称“宾阳”。方形石门两侧镌刻一副楼联,上联“通爽气乎西山地锺瑰異铜壶宝鼎物华新”,下联“宾朝曦於阳谷天启文明凤髻鹅毛仪羽现”,是清乾隆年间大学士蔡新的第六个儿子蔡本俊,为嫁与宾阳楼主林昭献的表姐所题写。

走进楼内,笔者的目光便被一口三眼井盖的水井所吸引,林延城作为宾阳楼土生土长的住户,他告诉笔者,这口井是当时楼内居民生活的唯一水源。古井由石头砌成,井盖设置罕见,井盖直径1.5米,三个小石孔直径40厘米,井孔只容得一只小木桶进入,既方便居民提水,又可以防止小孩及杂物坠入,体现了先辈们的安全意识及建造智慧。

楼内遍布闽南特色的建筑设计风格,土楼内每间房间都有个红砖花格窗,走近细看,格窗分为两部分,外窗材质为红砖砌成,纹路精致,内窗材质为木头,方便通风采光,这些窗户除防盗等实用功能之外,也为土楼之美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进到宾阳楼中厅位置,林延城就兴致勃勃地为笔者介绍起当初建造宾阳楼的又一壮举,宾阳楼在“北斗七星土楼群”的位置为武曲星,楼内人崇尚武术,性格刚强坚毅。在当初科技、交通条件不发达的情况下,这条长10多米,宽厚44厘米贯穿横跨中厅三间房屋的石板,是通过120位武士搬运和2人喊号子,齐心协力,采取人力搬运的方式从和平村苦竹岭迁移到宾阳楼落成的。

因经历1983年的台风灾害,如今的宾阳楼内早已无人居住,原本三层建筑的土楼被摧毁了顶层建筑,只留下了两层建筑,由于年代久远又年久失修的原因,如今的宾阳楼已经破烂不堪,楼层走廊的扶梯和楼板已经七零八落。坂仔镇为进一步加强对宾阳楼文物价值的保护、留下乡愁记忆,着手启动宾阳楼局部修缮和活化利用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800万元左右,计划工期300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