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 正文

【中国这十年】盐碱地里飘稻香

作者:郭佳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2-07-10
编辑:周忻昊 点击数: 字号:

中新社白城7月10日电 题:盐碱地里飘稻香

中新社记者 郭佳

全球盐碱地约十分之一在中国,而中国盐碱地约十分之一有望“起死回生”。

从吉林长春向西北行数百公里抵达一大片斑白的盐碱地,那里曾是农业的恶梦,干旱则板结,多雨则内涝。但如今,坐落于此的白城市却成了吉林省最大的水稻种植区。

凌晨四点钟,天刚蒙蒙亮,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马巍就已下田,观察水稻长势,记录各项数据。八年前,他刚到镇赉县嘎什根乡时才三十岁。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为白城市镇赉县稻田环绕村庄(资料图)。(无人机照片)中新社发 潘晟昱 摄

自1988年以来,吉林省农科院三代科研人员在白城市镇赉县的盐碱地上接力奋斗,通过“以稻治碱,以稻治涝”的方法,使贫瘠的土地飘出了稻香,更实现高产,镇赉县上百万亩盐碱地得以开发利用。

“接力棒”传到马巍已是第三代。这一代的使命是让当地的水稻产业强起来,让米更香、农民种田效益更高。

每一年,马巍会将单位选育的几十个水稻新品种进行产量比较试验,然后筛选适合吉林省西部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水稻新品种。但并不是每一年都有令人满意的结果,第一年秋天,一场大风把试验田的水稻全都吹倒了。他心疼地在田埂上来回踱步,一连多日难以成眠。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为白城市镇赉县稻农试种新品种(资料图)。中新社发 潘晟昱 摄

水稻品种一般推广三到五年就要更新换代,不然不仅产量会下降,抗病能力也会降低。这几年,马巍和同事们成功筛选出的“吉粳816”“吉粳830”等多个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在吉林省西部地区得到了大面积推广。与传统普通圆粒水稻相比,新品种每公顷稻田可增收上千元人民币。

镇赉县目前还存在大量的盐碱较重的重度盐碱地,为了尽快地筛选出耐盐碱性更强的水稻品种,马巍正努力提高筛选效率。他尝试建立起一套水稻耐盐碱快速筛选评价体系和全生育期耐盐碱鉴定方法,为后续开发重度盐碱地提供品种基础。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为7月8日,白城市镇赉县夕阳下的稻田。中新社发 马巍 摄

据专家测算,中国除19亿亩耕地面积外,有近15亿亩的盐碱地,约占全球盐碱地面积十分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华北及滨海地区。其中,近十分之一的盐碱地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过去几十年间,无数科研人员扎根基层埋头苦干,已使千万亩盐碱地稼穑蓬勃、驰而不息。

今年,镇赉县水田面积达到155万亩,如果风调雨顺可产20亿斤水稻。马巍说,如果中国的盐碱地都能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中国粮食产量一定能再上新台阶。

最近,试验站来了新人,马巍要把经验传授给他。不过,有些经验必须经历过才能了解。他心中正酝酿着一个“大计划”——写一本书,把多年经验留下来、传下去。

“我还要把丰收时在种植户家唠家常、讨论技术的事写下来,那是一年中最开心的时候了。”马巍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