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州食品安全满意率考核位居全省第三

作者:记者 林 露 来源:闽南日报 时间:2022-05-22
编辑:周忻昊 点击数: 字号: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大事。5月18日,2021年漳州市食品安全状况报告(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显示,2021年度我市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全年没有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在省对市食品安全满意率考核中我市位居全省第三。2021年2月,市市场监管局被国务院食安委评为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2021年11月,漳州市入围“第四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推荐城市”。

落实“四个最严”

牢守食品安全底线

近年来,我市广大食品企业克服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产业整体稳中向好,逆市上扬。2021年全市602家规模食品企业,产值近1700亿元。“中国食品名城”品牌更加响亮,漳州食品产业更具特色。

去年我市将“四个最严”作为贯穿食品安全工作的主线,有关部门加强对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等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的监管,组织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农村食品安全、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共查处食品违法行为1959起,罚没款1582.1522万元,移送公安机关案件26起,2起案件被评为全省市场监管典型案例。公安机关破获危害食品安全类案件49起,捣毁窝点7个,打掉犯罪团伙7个,刑事拘留49人,破获部省督案件6起,涉案价值1.36亿元。

严把质量关

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

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34家农贸市场设立独立的食用农产品检测室,且配备与市场规模相适应的检验设备和检验人员,配套食品安全检测系统和追溯系统,实现食品安全全程可追溯。组织开展流通环节食用农产品快检8470批次。对两个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展监督抽检:海峡农博汇监督抽检195批次,合格率为98.97%;岱山蔬菜批发市场抽检1245批次,合格率98.55%。

国家、省、市、县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分别按计划开展监督抽检、风险监测、评价性抽检。全市范围共抽检食品(含食用农产品)38919批次,以全市常住人口505万人计(依据漳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年度抽检量达7.7批次/千人,比上一年增长24.2%。不合格食品共538批次,总体合格率为98.6%,主要农产品抽检总体合格率达97.9%,加工食品抽检总体合格率达99.6%,省对市食品安全评价抽检合格率99.8%。海关部门共检验进口食品(含食用农产品)5985批次,合格率99.31%;检验出口食品(含食用农产品)54732批次,合格率99.996%。

新技术赋能智慧监管

全链条保障食品安全

深化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运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两库一平台”组织开展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管理培训考核,全市培训考核率99%以上。创建44家餐饮服务“互联网+明厨亮灶”示范单位,实施网络餐饮“线上巡查、线下监管”,督促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下线违法违规网店634户。

继续大力推动“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全市共有3536家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主体纳入福建省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制度,共开具农产品合格证或者赋码准出15.98万批次;注册开通追溯系统的食用水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主体1409家;全市2449家食品生产企业纳入平台监管,企业注册率达到100%;食品销售批发批零注册主体数共22011家;食品销售大型商超注册主体数共54家。“一品一码”平台注册主体增长250.2%、上传数据增长49.5%,2021年龙文区顺利通过省“一证通”试点验收,在芗城、云霄继续开展省级“一证通”试点。

开展小作坊“云集中”加工监管试点建设。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视频+数据”的方式对小作坊进行升级改造,实行统一区域、统一品牌、统一原料、统一检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六统一”智慧集中加工的方式,解决食品小作坊体量大、分散广、种类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监管难点,以及政府用地规划划拨难、基层监管人员少的痛点,打通小作坊食品这“最后一公里”的安全。

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监管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2021年,我市制定出台《漳州市进口冷链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制度(试行)》《漳州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方案》等制度,全市涉进口冷链食品经营者共205家(生产企业92家、流通企业51家、餐饮企业62家),建成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16个,面积16863平方米,库容11781.48吨。

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报备进口冷链食品2005批,计28613.95吨。全年全市共处置涉疫进口冷链食品事件12起,共销毁涉阳食品83.295吨。全市共查处进口冷链食品案件31件,罚没金额83.65万元;移送公安2件。疫情发生以来,我市未发生“由物及人”感染。

■记者 林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