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平和新闻 > 正文

久违的故人 未改的乡音

作者:许少梅 来源:闽南日报 时间:2021-10-14
编辑:朱国文 点击数: 字号:

影像中的林语堂(视频截图)

此次“出土”的林语堂原声影像,赶上林语堂诞辰126周年发布,许多人看后难抑兴奋。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兆胜是国内最早研究林语堂的专家之一,曾出版《林语堂的文化情怀》《林语堂大传》《林语堂与中国文化》等著作。当他看到平和林语堂研究会副会长赖金才发给他的影像视频后,颇感震惊:此影像清晰完整,极其难得珍贵。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现代作家较少留下影像资料,更不要说清晰的声音与摄像。囿于当时技术条件,许多作家知名度不高,尤其社会影响力不大,所以也不大会留有影像资料。林语堂则不同,他两脚踏东西文化,尤其是久居欧美国家,是世界公认的文豪,加之他活得长久,所以才有机缘留下这样的影像与声音。

王兆胜表示,以往研究鲁迅等中国现代作家,也少有从影像声音入手,因为没有这样的资源。在林语堂研究中,也多为静态平面研究,少有动态立体研究,更不要说从新的媒体展开。从这个角度说,这次林语堂影像资料的发现,无疑还原了一个更加自然真实的林语堂。“建议以这次影像资料发现为契机,推动林语堂研究向纵深发展。继续在国内外搜集相关资料,建立具有丰富多样性的资料库,特别要加强动态性活的资料收集整理,比如影像。”

中国作家协作会员、平和林语堂研究会前会长黄荣才说,他之前听过林语堂英文演讲音频,领略了林语堂娴熟的英文。此次看到林语堂影像视频,听到林语堂原声带有闽南腔的普通话,很激动,“乡音深深烙在林语堂身上,浓厚的乡音拉近了我们跟林语堂的距离,更有一种亲近感。作为林语堂的研究人员和林语堂的家乡人,通过影像能更直观地感受林语堂:他不只是一个响当当的文化符号,更是一个活生生的文化人”。 ⊙许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