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崎岭乡 > 正文

百年祥和楼的红色印记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21-06-02
编辑:崎岭宣委 点击数: 字号:

位于崎岭乡南湖村的祥和楼,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土楼。鲜为人知的是,这座气势宏伟的百年土楼,曾在革命岁月里烙下了深深的红色印记。

1927年,平和暴动主要领导者之一朱思受党组织指派,只身到崎岭南湖村开展革命工作。他以玉霞小学教员身份为掩护,深入周边20几个村庄开展宣传发动,很快发展了60多个农会骨干,成立13个农会小组,在崎岭南湖一带播下了工农革命的火种。祥和楼的曾凡调、曾南泰、曾南来等人自觉成为其中一员。

1928年初,时任中共平和县委副书记兼农会秘书长的朱思曾秘密召集农会骨干,在祥和楼曾南泰家商议农会成立事宜,因遇到楼内恶势力干扰,遂转移至下楼祖祠继续进行。当年1月6日,朱思在下楼主持成立崎岭乡农民协会,指出“农民协会便是我们的力量、便是我们自己的武装,我们要用我们自己的力量解除我们的痛苦;我们要用我们自己的武器,打倒我们的敌人”。滚滚革命洪流下,曾凡调、曾南泰、曾南来等人怀着满腔热血,积极投身其中,与众多农会成员一起聚会、游行,号召并联合被压迫广大会友开展斗争。同月,又与农会成员一道前往县城九峰,参与了朱积垒组织的县署请愿活动,要求释放被捕农友,提出“五五减租”、免除“铁租制”“新粮捐”“田头鸡税”等苛捐杂税,从经济上打击贪官污吏,为开展武装暴动埋下伏笔。

1928年3月7日,时逢崎岭天湖堂演戏,十分热闹。为响应平和县临委部署的“声东击西,引敌出城”战术,为平和武装暴动创造有利条件,以崎岭农会成员曾凡调、曾南泰、曾南来等为骨干的崎岭农军与县武装排共计200多人,在王炳春、朱思、朱赞囊、曾浴沂的指挥下,乘庵寨坪演戏之机夜袭当地“永茂号”布店,并围攻祥和楼,因祥和楼易守难攻,曾凡调趁夜色从楼后驾木梯爬至三层窗外,用当地纸话(暗语)喊母亲打开窗户,藉以溜进楼内开启楼门,让农军冲进楼内“永茂号”老板家中,搜缴大量金条银两充作农会活动经费,还成功诱使县城保安队分兵出城前来崎岭。

3月8日凌晨,震撼八闽大地的“平和暴动”顺利打响,按照县农会的计划部署,县武装排和崎岭农军迅速向县城进发,汇合各路农军攻打平和县城。路经中板田时,遇保安团开枪阻拦,农军奋起反击,击溃敌人后奔袭县城,因途中遇雨,又受苏洋民团阻击,未能按时截击外逃之敌。

平和暴动过后,农军主力做出战略转移,国民党白色政权开始疯狂反扑,大肆搜捕崎岭农会骨干。曾凡调连夜奔至附近双贯仔大山躲藏,前来祥和楼追捕的兵丁怒将曾凡调妻子打得遍体鳞伤。为躲避国民党白色政权迫害,曾南泰暗中将祥和楼内房产和田地低价典卖给族中富户,与长兄曾南来一道携带家眷远渡重洋,前往马来西亚一带避难。曾凡调在大山里躲藏月余,因牵挂家中妻儿不得不冒险潜回,妻子林赞已经奄奄一息,时隔不久便告不治。曾凡调有心随南泰兄弟一道往马来西亚谋生,又因年幼儿女无人照看,他将5岁女儿送人当童养媳,自己在家独自抚养幼子,不久因积郁成疾,1940年离世。其时儿子曾祥典年仅13岁,在村里无依无靠、常遭人欺侮,不得不只身外出流落小溪街头,被人蔑称为“管煎”。新中国成立登记户口时,还标注其有曾用名“管煎”。好在曾祥典虽年幼体弱、衣衫褴褛,却人穷志不短,经过一翻打拼,终成一名自食其力的工商业者,在小溪置下了沿街铺面房,得以安家立业,过上安定生活。

曾南泰、曾南来兄弟携家带口渡海逃生,一路可谓惊险万分。先是途中遭遇风浪,曾南来不慎跌落海里,虽得救了,却落下下身瘫痪失去生育功能。过后,曾南泰妻子又在海中船上临盆娩子,其中艰险,称得上是九死一生。曾南泰先后育有五子,其中长子亚泉、次子墙土均在祥和楼出生,三子因生于渡海船中故名海忠,四子金狮、五子志忠皆出生于马来西亚。1951年,曾南泰卒于马来西亚,膝下五个儿子在马来西亚开枝散叶,至今衍裔已达200余人,在东南亚一带各有建树。

历史的因缘际会,时隔近一个世纪后,当年祥和楼的农会骨干后裔再次相聚。

2017年春节,曾凡调之孙曾文宜回到家乡,看到日渐破落的祥和楼,遂与族亲聊起重修祥和楼一事,决定以乡亲集资、外出人员捐助的方式筹集资金,这一倡议得到了祥和楼曾氏宗亲的热切响应,很快便筹集到几十万元,迅速启动祥和楼修缮工程。其间,又机缘巧合地联系到远在马来西亚的曾南泰后裔,促成了海外祥和楼曾氏宗亲的返乡谒祖之旅。当年10月28日,正在修缮中祥和楼迎来一批尊贵客人——曾南泰孙子曾明宝一行不远万里回到祖籍地,曾凡调、曾南泰,两位曾经参加平和暴动的革命先辈后代的双手终于紧紧地握在一起,谱写了激动人心一幕,令人百感交集。2018年3月28日,曾明宝再领大马宗亲回到崎岭祥和楼省亲祭祖,并与曾文宜同往长乐乡参观平和暴动纪念馆,追忆、缅怀先祖亲历的那段沧桑岁月。他为祖地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而欣喜。

有着230多年历史的祥和楼,在革命峥嵘岁月中烙下一道深深的红色印记,使得其文化底蕴逾加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