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平和新闻 > 正文

芦溪镇:乡村振兴拓新路 立体循环稻田有“钱”途

作者:林弋翔 张志煌 通讯员 张龙辉 来源:平和网 时间:2021-05-20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近年来,芦溪镇兴起了一种新型的农业项目——“稻田蛙”立体循环农业,这种“一地多用,一地多收”的种养模式,经济效益显著。随着该模式不断成熟,越来越多村民走上了这条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近日,记者来到到福建御尚耕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态立体循环稻田综合基地,在田间地头,有的工人推动着犁具,疏松土地;有的工人将秧苗从育苗水田里拔出;有的工人卷着裤腿弯腰将秧苗插进田里。田间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

福建省御尚耕耘有限公司创始人  朱振伟:今天我们开始正式的进入了春耕准备,我们把稻田综合体今天开始正式的插秧,前期呢,我们一个星期就要开始把稻田犁田整地,然后把前期的杂草处理清楚,因为我们这个是没有使用除草剂的,我们要提前一个星期,通过二次旋耕把杂草犁完暴晒,二次再来旋耕,就开始可以种一些水稻,为接下来的稻田综合体做更好的一些准备。

朱振伟告诉记者,接下来他将在稻田里投放蛙苗,水稻在种植期间容易受多种害虫的侵害,而稻田蛙是害虫的天敌,养殖稻田蛙可以达到为稻田除草、除虫、疏土和增肥的目的。

福建省御尚耕耘有限公司创始人  朱振伟:正常的话,从插秧到投放我们的蛙苗,我们要经过40多天的准备期,包括围网还有水稻的管理,包括我们接下来的培育一些蛙苗,我们的蛙苗是选择我们本土的一种虎纹蛙,就是我们常说的田鸡,因为它对虫害的控制率会更好,还有更容易达到这种生物共生的特性。

“稻蛙共生”既可收获生态稻田蛙,又能收获有机稻米,可谓一田双收。可朱振伟告诉记者,这片稻田的价值不止于此。

福建省御尚耕耘有限公司创始人  朱振伟:我们采取的是水旱轮作的模式,我们就是上半年的话就是种水稻,然后配套我们这些稻田综合体,下半年的话,我们就采取种芦溪芥菜、种冬菜这种循环模式,这种的话我们可以现在亩产经济效益,我们可以做到三万五(元)到四万六(元)。我们就是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田地没有荒废,我们就是从这种深耕轮作的模式修复土壤的活性,所以我们不需要使用除草剂,我们就是利用这种生物的特性,然后去处理这个草类,就是不断的去耕作。

在开展立体种养的同时,基地还加大环保设施投入,修建沉淀池,对废水进行三级沉淀。

福建省御尚耕耘有限公司创始人  朱振伟:我们现在开始做更加的完善,我们的水质是达到了三级沉淀,从源头来到稻田的一次利用,再到我们的环形沟,我们环形沟里面有养中华圆田螺,还有一些鲫鱼,还有一些泥鳅类,经过这个环形沉淀后,我们再排到了有种植菱角与荷花的最终沉淀大池里。所以我们排放的标准是没有存在污染。

随着这种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种养模式逐渐成熟,附近村民也陆续加入种养队伍,共同致富。九曲村的几位村民就合力将村里10几亩荒田利用起来,发展这种生态立体循环农业。

九曲村村民  林俊城:我们有去秀芦村,然后下去那边参观了这些他们的技术养殖,还有这个稻田的种植,感觉这个对我们这些效益很好,然后看到我们这边有那些荒废的稻田,我们村利用这些荒废的稻田做一些这些基地的实验,//然后他们也有叫那些技术人员过来帮我们一起培训。

截至目前,芦溪镇共14个村的130亩农田开始发展“稻田蛙”立体循环农业,打破了当地蜜柚种植的单一发展经济。

福建省御尚耕耘有限公司创始人  朱振伟:因为我们现在经过这几年的摸索,从今年开始,我们有带动了一些14个村庄的农户,愿意跟我们一起做的(农户),目前从他们的一些准备工作来讲还是都很积极的,目前都已经进入了水稻插秧结束阶段,就开始进入了为投放蛙苗做准备阶段,有些已经开始围防逃网,还有一些后续的准备工作。

朱振伟说,采用稻蛙生态种养模式,效益十分可观。一亩田产蛙2500-3000斤,批发价13-15元/斤。一年两季的水稻,头季水稻亩产900斤,再生稻亩产450斤,头季水稻售卖6.8元一斤,而再生稻只提供企业定制,价格更上一层楼。

福建省御尚耕耘有限公司创始人  朱振伟:我们现在已经从原先的初级的以单纯的销售米到现在我们已经开始采用了一些企业定制,包括一些企业给我们定了一些伴手礼,还有年会礼。我们有正在包装的有两斤到十斤的都有。现在我们有陆陆续续对接的一些企业跟我们一起在做这个品农(品质农业),以社区支持我们这些品质农业去把这个做得更加的完善,更加的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