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漳州新闻 > 正文

学生的手机如何管?

作者:⊙本报记者 陈晓云 见习记者 李 伟 来源:闽南日报 时间:2021-03-19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加强管理 新华社发 徐骏 作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我市各中小学对于学生的手机是如何管理?社会各界对《通知》出台反应如何?如何让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调查 多所学校已禁止智能机入校

记者走访我市各中小学发现,不少学校早在《通知》出台之前,就严令禁止学生携带智能手机入校。有些学校还根据一些政策,细化了手机管理办法。

漳州一中龙文校区党总支书记林立雄介绍,学校在此前就不允许学生带智能手机进校园。“只有‘学生机’可以带入学校,根据时段进行管制。”

“《通知》的出台很有必要。”南靖二中副校长吴文海表示,近年来,学生因沉迷网络游戏影响学习的案例比比皆是,而因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近视人群也呈现低龄化趋势,管控刻不容缓。“我们学校很早之前就禁止学生带智能手机进校园了,教育部发文后,我们又制定了一份《学生手机管理办法》,禁止学生在校园内携带、使用智能手机。”他介绍说,学生可携带非智能手机到校,可在课外时间联系家长。“学校会不定期进行检查,对不按规定使用非智能手机和携带智能手机的学生,视其情节给予纪律处分。”

而作为私立学校,漳州立人学校一向严格管控学生携带智能手机,“智能机使用是我们学校的高压线之一,一旦发现学生使用就按违纪处理。” 立人学校办公室主任赖丹介绍说,但为了方便学生和家长联系,学生可以自愿购买“学生机”,不过“学生机”只能在宿舍使用,不允许带进教室。赖丹表示,《通知》的出台给校方吃了一颗“定心丸”,让校方对制定相应规定更有底气。“国家层面终于出台政策了,这样我们操作起来便有章可循。”

华安二中也规定学生不能携带智能手机进入校园。“乡村的学校,家长大多在外地工作,少数家长为了方便与视频等原因,给孩子配了智能机,不过我们一律禁止智能机进校的,进校需交给老师保管,出校归还。”华安二中校长陈福全说。

记者走访了解到,漳州不少小学也禁止学生带智能机进校园。“一开学,老师就在班级群通知学生不能带手机进入校园,电话手表也是不允许的。”儿子读三年级的正炫妈妈说,有紧急情况,可由老师与家长取得联系。

声音 合理管控手机很有必要

记者分别在家长群、走访中进行了“你支持学生携带手机进学校吗?”的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初高中生家长不赞成学生带手机进学校。“学校都有学生机,智能机就不必要带了。”大部分小学生家长也不赞成手机进学校,但其中一部分家长对于手机的机型定义还有疑问。“电话手表算不算智能机?”

“这个政策很好啊,孩子在学校的任务就是专心学习,上课时间段根本用不上手机,没必要带。”市民王坤发说,小孩子自制力差,智能手机里有太多功能,容易让孩子沉迷其中,合理的管控是非常必要的。

但也有部分家长持保留意见,“有个通话的手机还是挺好的,找不到人的时候可以联系。”每天负责接孙子的杨大爷说,虽然老师也跟孩子们说有事可以到办公室打电话,但家长担心的还是放学后,“孩子贪玩,有次放学后,因为我晚了点去接,他就跟同学去文具店买东西,我们来急得团团转,后来碰到一个家长说看到他们,才找到。”

杨大爷说,他们给孙子配了个电话手表。“电话手表家长可以设定,比如在上课时间关闭,下课再开启,联系人也只有家人几个,我觉得挺好的。”

记者了解到,不少小学生的家长会给孩子配备电话手表,以便接送孩子。“学校还可以再灵活点,比如上课前手机、电话手表统一由老师保管,放学再还给学生。”

漳州一中高中部校长助理杨娟告诉记者,为方便家长与孩子联系,学校配备了定制的“学生机”,在课外时间段学生可以联系家长。另外,学校也在每栋宿舍一楼配有固定电话供学生使用。“家长可以拨打生管老师电话了解孩子情况,他们都是24小时值班的。”

建议 把学生注意力从手机转移出来

娱乐、在线学习、做作业、搜索信息、社交等是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用途。

记者了解到,目前的确有些学校作业需要让家长配合拍视频,打卡上传。“通常是以运动、英语、语文背诵之类为主,但是老师只是希望通过打卡,让孩子养成运动或学习的习惯,希望家长能够进行跟踪监督,而不是给孩子玩手机的机会。”市区某小学刘老师说。

漳州市悦心田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月凤认为,孩子会沉迷手机原因在于儿童青少年心智还不成熟,自控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手机的各种功能正好让孩子体验到现实生活中体验不到的“世界”。还有一部分孩子则是因为家长重视不够,情感沟通欠缺,孩子情感得不到满足,情绪得不到宣泄,进而向手机转移。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孩子本身没有从学习里面得到成就感。”李月凤说,这就需要家长平时多跟孩子进行高质量的相处,多与孩子平等交流。学习中难免遇到问题,需要让孩子知道,自己可以先尝试努力寻找解决方法,实在不行可以跟父母沟通。

在网络时代,让孩子完全脱离智能手机不太现实。李月凤建议,在孩子使用手机时,家长不妨与孩子有一个“君子协议”,在固定时间合理使用手机,比如学习打卡、查阅资料。提前提醒孩子时间,时间一到,要语气坚定的提醒并坚持拿走手机。“用爱、用陪伴的方法创造高质量的亲子关系,多鼓励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成就感。同时,也要创造丰富的生活环境,通过阅读、锻炼等亲子活动,让孩子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采访中,不少教育人士认为,引导学生科学使用手机,需要家校合力。“真正的教育,从来就不只是学校的事情,它应该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应该以身作则,在孩子学习阶段尽量不要提供网络和手机。如果发现孩子沉迷手机,也要注意教育的方式和尺度,以引导为主。”林立雄还认为,教育评价标准要多元化,学习要多开展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近自然,增加接触社会的时间和机会,而不仅仅依赖手机获得外界信息,这更有助于增强学生个体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