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漳州新闻 > 正文

异军突起“乡村游”

作者:佚名 来源:闽南日报 时间:2007-10-29
编辑:朱国文 点击数: 字号:

漳州旅游产业发展管窥

    盘点刚刚过去的黄金周漳州旅游市场,在各地接待的近45万游客中,属于“乡村游”的占了多数;热门景区有土楼、海门岛、天福石雕园、东山风动石、火山地质公园、红树林等,以及独具人文、地理、生态优势的农家。

    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上山下乡”,业界人士说这是人们选择出游更具理性了,会给农村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显著作用。


昨天:欲说爱你不容易


    以前,到过农村的人,印象深刻的是满目穷山恶水;现在,选择“乡村游”的人们,归来后无不感慨,说到处是青山绿水。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道水,感觉却已迥然不同!

    以前,城里人有出游者,都是向往名山胜水,人们大抵不会把目光投向农村。而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根本无暇顾及自家门前的山川秀色,白白地让一块块极具诗情画意的地方闲置浪费。

    设施的缺失,也是“乡村游”一直不为人们看好的一大原因。据统计到2002年底,全市仅建成农村水泥路482公里。截止2003年底,在全市1674个行政村中,仍有1156个通行政村公路路面未硬化,全市通行政村公路路面未硬化里程约4025公里。不理想的道路设施,加上交通工具的不足,自然成为发展“乡村游”的瓶颈。

    当然,还有住宿、餐饮的不配套,致使人们明知广阔的农村有很多好去处,也只能“望景兴叹”。

今天:横看成岭侧成峰

    2006年,福建省做出反应,于“五一”黄金周启动首届“海峡西岸乡村游”,宣传口号是“海西新农村、休闲新体验”,旨在展示新农村、推动新旅游、倡导新体验、树立新风尚;并推出33条“海西乡村游”精品线路,其中属于漳州的就有4条,即:绿色生态健身游、土楼民居寻秘游、原乡寻根游、滨海风光游。

    去年以来,漳州市的“乡村游”是方兴未艾,各具特色的乡村,引发人们趋之若鹜。

    春赏花,夏耕耘,秋摘果,冬登山;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很多人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或独来独往,或呼朋唤友,融入农村,融入自然,不亦快哉!

    长泰山重梨花盛开,丹诏大地梅花怒放,平和满山柚花生香,漳浦马口花博园四时花草树木争奇斗艳,都会引来各地游客观赏。

    渔村风光,土楼风情,农家小院,名人故居;红色之旅,生态之旅,自驾游,蜜柚节……人们流连忘返,乐在其中。

    漳州市的1674个村庄,蕴含无穷无尽的旅游资源,尽可让人们游个够。

明天:“乡村游”遽待升级

    漳州的乡村,有着丰厚的旅游资源,如果能够合理开发和利用,把“乡村游”嵌入旅游大格局中,嵌入新农村建设中,对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2004年开始实施的“年千公里农村路网工程”已经完成,四年来增加的4000多公里农村水泥公路不仅通到各个行政村,有的还延伸到自然村,这给“乡村游”提供了方便:各地注重设施的投入、管理的规范和及时有效的宣传、引导,不断为“乡村游”升温:经过多年的运作,人们对“乡村游”的兴趣已经养成……这些因素,对培育“乡村游”市场是十分有利的。

    权威人士说,“乡村游”的过去是城市人自发的休闲活动,“乡村游”的现在正在升温并充满着商机,而“乡村游”的将来充满希望,将形成一种全新的旅游业态,并将促进城市和乡村的文化交流,成为农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因此,漳州市要想分享“乡村游”这块蛋糕,就得不断完善硬件设施,促进“软件”升级换代。记者 苏衍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