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漳州新闻 > 正文

林昭朗和他的航天情缘

作者:佚名 来源:闽南日报 时间:2007-10-25
编辑:朱国文 点击数: 字号:

                              林昭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酒泉、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两座里程碑。

    ■在这两座里程碑上,曾写着一个漳州人的名字——林昭朗。

    ■他,参与了两座航天城的创建,并和家人一起见证了他们的辉煌历程。


    “现在进入1分钟准备……10秒倒计时……5、4、3、2、1,点火!”10月24日18时05分,老航天人林昭朗和家人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直播画面。随着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缓缓升空,林昭朗的家中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林老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欢呼雀跃,情不自禁地与老伴和前来看望他的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工程师张黎德等握手、拥抱,表示庆贺。

    “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转业至今,一晃25年过去了,此时此刻,看到‘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的场景,我非常高兴、非常激动、非常自豪!感触良多,难于言表。遗憾的是不能亲临现场,目睹那熟悉而亲切的一幕。”林昭朗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从“两弹一星”到“神舟飞船”到“嫦娥奔月”,不断飞跃,举世瞩目,这是综合国力增强的体现,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的标志。看到航天科技水平蒸蒸日上、一代代航天人迅速成长、航天事业后继有人,他心里十分欣慰。“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是我国探月工程迈出的关键一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载人登月将圆国人一个亘古至今的梦想。

    2004年中国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后,曾参与酒泉和西昌两个卫星发射中心创建并多次见证其辉煌历程的林昭朗给予高度关注,不断从报纸、电视了解工程最新进展情况,“尽管离开了酒泉、西昌卫星城,退休养老在家,心头总有割舍不断的感情”。看到发射场上的发射架和周围熟悉的一草一木,他感慨万千。

    “能成为航天人很不容易”

    1953年,林昭朗参加抗美援朝回国后在山东工作过一段时间。1958年,一支由精兵强将组成的特种工程部队开进了大西北的戈壁荒滩,开始了创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光荣而艰巨历程,林昭朗就是其中一员。“能成为航天人很不容易”,提起往事,林老感慨连连,“之前我们都不知道要执行什么任务,为保证‘根红苗正’,选拔都是非常严格,当时我所在部队有300多名干部才录用了100多名,从酒泉又坐了一天的火车才到达基地。这里的事情不允许向外透漏,对家人也严格保密工作内容。”风沙、干旱和巨大的温差蹂躏着这片茫茫戈壁,也时刻考验着这批共和国航天事业的“拓荒者”。“早穿皮袄、午穿纱,怀抱火炉吃西瓜”,林老风趣地回忆起当年的生活状态。刚开始时,只能睡帐篷。盖房打井、种树种菜,都成了老航天人的工作。近半年后,时年28岁的林昭朗才适应了这里的环境,1960年,他的妻子也放弃了黑龙江的政府公职来此安家,他们的三个孩子也都在这里陆续出生成长。

    1970年4月24日,当林昭朗和他的同事们现场听到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发出悠扬的东方红乐曲的时候,都激动地跳起来了。“大家高兴得不得了,互相祝贺鼓励,感到非常荣幸”。

    “三条沟里闹革命”

    1970年,国家决定在四川再建一个卫星发射基地,转移酒泉的部分发射任务。林老所在的精锐部队再次被选中,于是他们从酒泉奔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揭开航天人通向宇宙天窗的新序幕。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科技人才把原有积累的技术经验带到这里,林老称之为“母鸡孵小鸡”。“那时我们都戏称自己是在三条沟里闹革命。”林老说,“第一条沟是菠萝沟,在那儿建起了发射场,第二条沟叫赶羊沟,建的是指挥中心,在附近另一个叫杨家沟的地方,则建起了控制中心。”

    浓郁的彝族风情、美丽的湖光山色、苍翠欲滴的森林,这里的风景虽然迷人,但却饱尝着寂寞与艰辛之苦。发射场选址在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里,晚上常能听到狼嚎。“发射场附近就是冕宁县,大多数人对它的熟悉,是因为长征途中,刘伯承在这里与彝族首领小叶丹结盟”,林老解释道。在这里他仍负责宣传工作,办读书班、培养政工干部、撰写标语成为他的日常工作。

    经过几代航天人建设发展,昔日的荒山沟被现代化航天城所取代。如今,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能使用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等5种型号火箭,发射高、中、低各种轨道、不同射向的各类航天器,同时建立健全了测试发射、测量控制、通信、气象和技术勤务保障五大系统,并拥有数千台套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设施。每当说起这些喜事,林老总是笑容满面。

    “管天兵”女儿两次荣立三等功

    1982年,林老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后勤部副政委的位置上转业,和妻子、二女儿、三女儿一起回漳州,而大女儿林之樱1977年被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招为通讯兵,则继续留在基地。1983年,福建小伙余营盛在南京气象学院毕业后也被分配到这里。不久,两个年轻人结为伉俪。夫妇俩都从事基地气象工作,他们参与了包括1984年1月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在内的数次发射任务。

    “西昌发射场一带是雷电多发区,天气变化大,气象预报难度较大。她认真收集这个地区历史气象资料,没有电就点蜡烛坚持记录汇总各地发来的气象数据,做到精益求精,曾两次荣立三等功,被誉为卫星发射中心的‘管天兵’……”谈起继承自己事业的大女儿,林老由衷地自豪。

    在一次远程导弹发射试验任务中,林之樱参加了导弹落区的气象保障工作。落区地处高寒地区,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给收填气象预报带来很大困难。她集中精力,认真捕捉各地发来的气象信号。突然落区电力线路发生故障,接收机无法工作,小组决定改用电台接收“莫尔斯气象报”。林之樱沉着冷静,把无线电的“滴哒”声迅速翻译成数码,再准确换算成天气要素,完成了上万项高空和地面资料的填图工作,为远程导弹的发射试验提供准确可靠的天气资料。

    1996年,林之樱转业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和父亲一样,虽然离开了基地,还是一直惦记着那儿。这次“嫦娥一号”从她曾经工作过的西昌航天城上天,她很激动,并祝福我国的航天事业明天更美好。⊙本报记者邓文忠饶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