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平和新闻 > 正文

到村落,探寻古朴的静谧

来源:闽南日报 时间:2020-10-03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钟腾村榜眼府 漳州市文旅局 供图

俯瞰山河古村 沈子川 摄

龙海埭美古村 漳州市文旅局 供图

洪坑村明清古建筑群 漳州市文旅局 供图

龙海市埭美古村

头衔: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漳州十佳最美古村落

埭美古村于明景泰年间由开漳圣王陈元光第31代孙陈仕进在此开基,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全村有保留完整的古民居276座,其中明清时期的古民居有49座。埭美古村是目前福建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闽南古民居建筑群。硬山式曲线燕尾脊的屋顶,红瓦屋面,红砖墙体,石砌底基的闽系红砖建筑风格,规模宏大,布局合理,整齐划一,被誉为“闽南第一村”。

埭美古村四周环水,内河水系长达3.2公里,环绕着整个村庄。从空中俯瞰,蜿蜒的河道就像一条银龙盘踞在古村落,也因此获得了水上古民居——“闽南的周庄”美誉。明末清初,村民通过环村河这条黄金水道把农副产品运输到外地贸易,它也因此成为以月港为龙头的“漳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村里至今保留着明末清初的古码头遗址,是村民与外界联系的历史见证。

如今埭美古村已名扬海内外。天后宫、跨河古榕、前后祠堂、三王公庙、南溪古码头遗址、笔架倒影、家风堂等十多个景点伴随着古老的传说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平和县钟腾村

头衔: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漳州十佳最美古村落

钟腾村位于平和县霞寨镇,村民有96%属江夏黄氏后代,祖上从河南光州固始县入闽。随后,约公元1458年,黄氏后裔一路南下至钟腾居住。村中榜眼府、世大夫第、古铜矿场、古驿官道等诸多历史文化遗迹,都较好地保留了下来。

钟腾村的旅游建设以“一府三楼”为核心。府即“榜眼府”,村民黄国梁高中武榜眼,被乾隆皇帝钦点为榜眼及第,授封一品御前带刀侍卫郎,留在了皇帝身边。在任期间,黄国梁竭尽忠诚、功绩卓越,乾隆皇帝十分赞赏,于是特赐其白银一万三千三百两,建造了全漳州唯一的榜眼府第。黄国梁后来又得赏银,在榜眼府西北约500米处,营建了一座三层三十六开间的大土楼——余庆楼,让族亲世代在此安居。村中还有一个双层楼——朝阳楼,此楼是黄国梁的祖居地。此外,朝阳楼外围还曾建了36间分宾馆,驿馆附近还保留着古驿官道。

该村南部有丰富的地下宝库(铜、钼、锰),宋时曾开采铜矿。位于朝阳楼和余庆楼之间的永平楼,被称为铜场,是百姓开采铜矿的旧址,是三座土楼中最为古老的,传说建于宋朝初年,屹立千年。

诏安县山河村

头衔:中国传统村落、漳州十佳最美古村落、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

西潭镇山河村坐落于诏安县县城西北十里处,村落总面积325亩,建村于清朝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村民基本姓沈。

山河村内不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震山祖祠以及震山大寨、大夫第祠堂、叶太恭人祠、沈氏家庙、文山祖祠、友敬祠、“五马拖车”等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古建筑群,更有乾隆皇帝圣旨、清代古字画、“三世将军”“四世大夫”古牌匾等文物。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在山河村震山大寨前灰埕举行的“游火烛”是从乾隆年间流传下来的习俗,并纳入了诏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芗城区洪坑村

头衔:漳州十佳最美古村落

天宝镇洪坑村是明末清初古村落。主体是7座一字排开的三进、五进大屋,每座大屋的两侧各有两排单层护厝。古屋墙基以大条石砌成,墙壁以青砖砌成,当地人称“青砖石壁脚”。大屋与大屋、大屋与护厝、护厝与护厝之间都有小路相通。村内共有4条石板街道,8口古井,村落的前后各有两口池塘。整座村落格局完整,布局奇特,错落有致。

洪坑村最具代表性的是“鸿湖乐居”圆土楼,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楼中央有一口八卦形石井,有数百年历史,古井从未干涸过。土楼内的每户人家都住三层“楼中楼”,每间房的大小、结构造型几乎一模一样。二楼墙壁上设有枪眼,能对外面射击而外面却打不进楼内,祖先们一旦遇到兵匪战乱,就关上大门备足粮草,汲取井水生存,半年之内生命无虞。

村内还保存着一块刻于清康熙年间的“鸿湖社会禁牌”,是漳州最早的乡规民约石碑。碑上刻有族人禁止犯尊、欺弱、窃取财物、私自盖屋作厕、私自放养鸡鸭等内容。村民们一直把这条村规视为祖宗遗训,牢记在心,很少有人擅自破坏这些规约。

■本报记者 张 晗 通讯员 陈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