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平和新闻 > 正文

芦溪:稻下养蛙 立体种养效益好

作者:张伟芳 詹鑫鹏 通讯员 林志辉 来源:平和网 时间:2020-08-19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样的场景不仅存在于古诗中,现如今在我县的芦溪镇就有这样一幅丰收的景象。近年来,当地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打破原本蜜柚种植的单一发展模式,探索“稻田蛙”立体循环农业,走出一条生态发展的新路子。

8月13日,记者在福建省御尚耕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稻田蛙养殖基地看到,错落有致的蛙田已初具规模,蛙田被分隔成数个块状,田间种植的部分水稻也已收割完成,成群的稻田蛙有的在田埂上沐浴阳光,有的在水田内欢快地跳跃觅食,呈现出一派稻蛙和谐共生的场景。当天一早,该基地创始人朱振伟已经在稻田内忙碌起来,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一舀一舀的往麻袋内倒入饲料,随后将舀好的饲料扛到肩上来到稻田内,给稻田蛙投喂饲料。

福建省御尚耕耘有限公司创始人 朱振伟:我们现在的亩产可以达到3千斤的成品蛙,目前批发到市场可以卖到12元—13元左右。再生稻定价可以定(价)到16.8(元),还有现在一季水稻6.5元一斤,我们现在都做成商品包装10斤左右。

朱振伟告诉记者,他是三明人,毕业于三明林校,所学的是林学专业,大学毕业后便来到平和县一家企业工作。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朱振伟了解到,养殖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他便萌生了自主创业的想法,选择在稻田内养殖稻田蛙的生态立体循环模式。然而,创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创业之初,朱振伟就在水稻和稻田蛙的品种选择上犯了难事。

福建省御尚耕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朱振伟:开始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就是稻田蛙的品种选择并不是适合本地的环境,养殖周期也不同,还有就是和我们的再生稻衔接不上。

为了选择合适的品种,朱振伟一方面加大与福建省农科所合作力度,向专家咨询、请教,另一方面不断尝试各种水稻和稻田蛙品种的匹配,然后从中选择最优的组合。他告诉记者,他正是利用生物间的相互关系,把不同生物种群组合起来,实现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级物质能量循环利用。整个养殖过程无需使用化肥和农药,既减少成本投入,又能确保生产的稻米和蛙肉达到原生态、无公害,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福建省御尚耕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朱振伟:我们是从水稻培育到水稻插秧后的第45天就开始把水稻蛙放入稻田,因为这个时候水稻已经起到了遮阴的效果,水稻蛙也可以起到灭害虫的作用,还有稻田蛙的生长周期刚好跟水稻的生长周期是相吻合的,水稻在(生)长,稻田蛙也在(生)长,稻田蛙的粪便可以供应水稻的整个生长周期营养,然后水稻整个生长周期的害虫也可以供稻田蛙的生长。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该公司的种养规模从原来的2亩发展到现在的30亩。一年两季的水稻,每季平均亩产可达900斤,稻田蛙亩产3000斤,年销售额可达80万元。眼下,该公司的水稻主要销往省内各地,而稻田蛙则销往福州、潮州等地,深受市场欢迎。

在开展立体种养的同时,该公司还加大环保设施投入,修建沉淀池,对废水进行二次净化,减少环境污染。

福建省御尚耕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朱振伟:环保这一块我们有一个沉淀池,所有的稻田蛙(废水)都是单进单出的,最后会流到环形沟,我们做了一个一级沉淀,所有的水都要经过沉淀池,里面有种荷花,有养鲤鱼、鲫鱼,作为一级沉淀后再排到其他的田间下去,再次(进行)二次利用。

朱振伟说,下阶段他将向周边村民推广这样的种养模式,义务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芦溪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转变单一的蜜柚种植模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探索立体循环农业,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芦溪镇人武部部长 卢宥均:第一方面是大力实施退果还林,进一步巩固芦溪的生态优势。2020年总共退果还林(面积)有4300多亩。第二方面就是我们镇也在积极探索生态种养殖及休闲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立体经营模式。比如说在秀芦村的荷塘月色农庄,我们实施了有机稻田及稻田蛙相结合的生态种养模式,目前取得了比较好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