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漳州新闻 > 正文

云霄:共享理念 焙好茶

来源:漳州新闻网 时间:2020-07-14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泮坑专业茶村生态园风光宜人戴园笙摄

白石、泮坑、凤顶等老茶村生产、旅游配套不断完善,梁山顾恒万亩茶叶基地建设卓有成效,茶农共享种茶好环境;云霄黄观音声名鹊起,“出征”各地茶业博览会,茶企共用县域茶品牌;乌山茶叶交易市场、“云茶坊”一条街生意火热,茶客共品古郡新茶香;茶王赛、民间斗茶赛等茶叶比赛蔚然成风,数十种茶品“百家争鸣”,茶师共寻茶业发展新风向……近年来,云霄茶业发展风生水起。

云霄县委、县政府聚焦长期稳定脱贫,将共享理念融入全县茶业生产、流通、科研、品牌建设等全环节,通过建设共享茶园、打造共享品牌、拓宽共享市场等举措,充分凝聚茶村资源,抱团激活茶叶经济,让茶农因茶脱贫、因茶致富,让茶香远飘四海。

直播带货

茶农采收

茶青晾晒

共享政策 茶园变景区

云霄种茶历史起唐、传于今,全县投产茶园1.8万亩,年销茶720万斤,茶企业达855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运用共享理念发展茶叶经济,让“茶元素”逐渐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旅游等领域。尤其在全县茶产业动员大会后,做优做强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这一政策导向更加鲜明。

那么,如何炮制新茶香,打造新“茗”牌?立足茶产业发展现状,云霄县制定出台《云霄县关于推动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政策驱动、领导推动、品牌带动、共享联动为主线,成立茶叶发展领导小组,并由政府每年出资300万元,作为茶叶发展扶持基金,加大茶叶种植、销售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同时,趁着县域打造农业大观园这一契机,在茶叶主产区建立标准化茶叶示范区,着力建立完善茶叶种植、加工、包装、销售全链条,力促每年新增茶园面积3000亩以上,至2023年茶叶总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

茶业扶持政策落地后,白石古茶树群落观光园、泮坑专业茶村生态园、凤顶茶山休闲观光园等一座座共享茶叶生态园区相继开园迎客,“茶业+共享”效应带动农村增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海拔1076米的火田大帽山山腰,坐落着全省迄今发现的最早、最大、最广的古茶树群落。云霄县计划投入1.5亿元,在完善古茶树保护制度和保护措施的同时,计划融合古茶文化、开漳文化等元素,打造全省最大的古茶树观光园——白石古茶树群落观光园。项目主要建设千年名贵古茶树群观赏区、福建省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区、茶叶加工生产线及传统工艺展示、茶文化展览中心、游客体验茶园等节点,推出“农业观光、采摘体验、品茗休闲”为一体的生态体验观光路线,将古茶树群“领出深闺”,进一步带旺人气,化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白石村茶叶生态游方兴未艾之际,泮坑社区、凤顶老茶山也接连开启园林建设革命。

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和平乡泮坑社区,茶山面积2600余亩。通过规划引领、统筹资源,着力打造泮坑专业茶村生态园,建设生态茶园、茶文化园、古茶树公园、晒青场、共享茶场等新节点,并计划自2019起每年投入500万元用于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如今,共享茶厂在泮坑社区开启试运行的生产涡轮,由和平农场控股的树德茶业管理运营,投用后日产毛茶500斤,消化的茶青量约占全社区的20%。这座现代化茶叶加工厂也成为制茶技术共享的新平台,进一步擦亮泮坑村的“共享+生态”茶文化品牌,“家家种茶、家家晒茶、茶富家家”成为当地一道亮丽新景。

同时,坐落于乌山脚下的凤顶茶山休闲观光园也翻开茶业发展新篇章。以乌山红色旅游文化为依托,云霄引巨资、活文创,计划投入8亿元建茶园、改品种、购设备,在乌山茶叶主产区加快铺设旅游漫步道、生产观光道、四季旺度假酒店等旅游景点基础设施,生态文化创意产业蓬勃,重振老茶山雄风。

三座特色茶叶园区的建成投用,是云霄县“梳妆”生态本底,加快由传统种茶业向生态观光农业迈进的坚实一步。以这些共享园区为依托,全县现有的农业资源得到统筹整合,生态优势得到优化提升,最终收获满山茶香,满山“金”。

共享品牌 古郡新“茗”牌

茶叶,是云霄县传统经济作物,广泛分布在乌山、梁山、矾山、大帽山等地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云霄茶不断引进高优新品种和先进设备,改善种植环境,改进种植加工技术,开拓经销渠道,创立了一批茶叶品牌。而在黄观音、八仙茶、单枞水仙、毛蟹等众多“云茶”品种中,黄观音约占总面积的40%,共8000亩。

产业发展,品牌为先。2018年,县委、县政府将“云霄黄观音”确立为区域公共品牌,出台政策鼓励茶叶企业采取多主体、多渠道、多类型、多方式营销推广把“云霄黄观音”作为重点品牌推广,着力培育“云霄黄观音”茶生产龙头企业。同时,鼓励扶持茶农在茶叶生产适宜区种植、加工“云霄黄观音”,大力发展集生态种植、休闲观光、手工制茶体验为一体的传统茶村观光旅游业,做好示范基地和标准化种植,辐射带动整体茶产业发展。

企业发展前景拓宽、种植环境改良后,县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县茶科所在牵头组织开展不断加强科技研发和推广,定期组织专家对茶农进行技术培训,指导生产、改造茶园,对“云霄黄观音”种植、管护、加工等操作规程进行严格管理,联合省、市农业技术部门推广无公害茶、有机茶生产技术,加强新茶园培育管理和老茶园更新改造。与此同时,茶王赛、茶叶加工技能大赛、民间斗茶赛等赛事在云霄各地蔚然成风,全国各地茶叶专家走进茶园、茶山,指导当地农户提升种茶、制茶技术。目前,全县种茶、制茶、营销茶生力军初具规模,现有从事茶叶专业的高级农艺师6人,种茶技术人员200人;高级制茶师8人,制茶技术人员60人;高级评茶师6人,高级评茶员48人,中级评茶员160人;固定用工达12000人。

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给力、茶协得力、专家助力、茶企努力、茶叶魅力,“云霄黄观音”得以在全国茶桌重新占领一席之地。凭借优良的制茶工艺,以及茶叶条索紧结、滋味清醇甘甜、汤色橙黄明亮等特质,“云霄黄观音”曾先后斩获第十六届“闽茶杯”(春季)评审赛金奖、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茶业交易(春季)博览会“中国优质好茶”评选银奖,并在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2019年全国茶叶品质评价活动中取得最高级(五星级)评价。如今,“云霄黄观音”已具有较高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成为全县各地促就业、助脱贫的金钥匙,茶青收购价格可达每公斤24元,毛茶售价达每公斤160元,茶农年人均可增收3300元。

共享营销 茶叶不愁卖

探访将军山“云茶坊”,未进茶舍、先闻茶香,沿街十多家本地茶企各出奇招、烹茶迎客,为打响“云茶”品牌聚人气、造氛围。不远处,茶文化广场同样热闹非凡,黄观音品鉴会、地标展、年货节等活动常态化举办,吸引市民、游客纷至沓来。

这条高人气茶叶精品街,是云霄茶业发展新坐标之一。

2018年,县委、县政府将共享理念引入茶叶经营环节,利用将军山公园南大门闲置店面与空置场地,规划建设“产、供、加、销”为一体的“云茶坊”一条街和“云茶坊”多功能广场,打造全新的茶叶共享经营平台。配套完善,商家进驻后,当地持续引入文创活水,不断创新批发零售结合、茶座休闲、茶文化体验等新业态。自此,全县茶艺表演、茶叶评审赛、斗茶赛、茶叶展销新添好场所,群众饮茶养生、品茶修身有了好去处,外地游客购“云茶”、品“云茶”有了新平台,“云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如果说“云茶坊”的建成投用,是为云霄茶叶销售打开一扇共享展示新窗口;那么乌山茶叶交易市场的日渐完善,则为“云茶”出村架起了共享桥梁。

早在2014年,为打通茶山到茶桌的“最后一公里”,云霄县盘活国有农场闲置土地,投建漳州第二个县级茶叶交易市场。市场内设茶叶加工厂、专业碳焙工厂和电焙、茶叶色选机等厂房,为茶农和茶商提供产、销、加工一条龙服务,着力构建从产地到加工仓储,再到批发物流的共享销售体系。市场开张后,原本关停并转中的老农场,相继吸引本地和武夷山、安溪、平和等地的30多家茶企进驻,茶叶年交易量200万斤。

2018年全县加快茶产业发展动员大会后,乌山茶叶交易市场迎来新一轮改造提升。和平乡加大投入,推进市场立面和周边道路改造,市场创建人之一的朱长鑫自费兴办共享食堂,为前来加工贸易的茶农提供生活便利。如今,这处占地约8500平方米的贸易市场,精茶加工仓储、批发物流、生活设施等一应俱全,“云茶”精加工后,经批发物流运往全国各地的茶庄。

线下共享茶街人气旺、共享市场生意火,线上茶叶销量同样走俏。

国际茶日当天,云霄县首个国际茶日活动暨云霄黄观音线上推介会首次以线上同步直播的形式,诚邀各地茶客共品共享云霄好茶。云霄茶商、茶农与外地茶客共享一根“网线”,屏对屏互动下单,线上达成经销意向。这场茶味浓郁的直播活动,成为云霄茶业发展又一新拐点。站在产业新风口,全县积极拥抱互联网,为茶叶网销出村开辟全新“云端车”。

今年来,制茶直播、旅游直播、茶园直播系列活动办进共享茶厂、生态茶山,茶叶专家带领网友实时收看云霄黄观音茶制作流程。在国晟义发、红集香、兰亭、冇坑、乌山好茶等龙头茶企门店,直播带货成为营销新手段。值得一提的是,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局、县海茶会持续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助力各地贫困茶农开网店、学直播,扩大“一店一户一码”模式受益面。

“资源共享+公益直播”模式在茶叶营销环节推广应用后,各地茶业发展热气腾腾,为云霄茶旅融合发展增添更多新可能性。

本版文图除署名外 由 云报 提供

责任编辑/陈岩 方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