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福建新闻 > 正文

福建:发展有温度,托举“稳稳的幸福”

来源:福州新闻网 时间:2020-05-13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福建:发展有温度,托举“稳稳的幸福”

福鼎市硖门畲族乡柏洋村的永和文化公园内,田园风光美不胜收。近年来,柏洋村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和乡村振兴建设,实现了从后进贫困村到和谐富裕新农村的变化。福建日报记者 林辉 通讯员 刘端斌 摄

东南网5月1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颖)4月底,明溪等6个县达到条件,宣布脱贫。至此,福建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

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历史时刻,也是一次漂亮的“清零”。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履行好保基本、保底线、保民生的兜底责任,着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改革发展有温度,托举起“稳稳的幸福”。

增投入

打好民生组合拳加速补短板

近年来,我省政府投入只增不减,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民生改善快步向前。

大病救治病种从2017年的13种扩大到现在的31种,全面取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封顶线,还开展了特殊门诊救助、住院救助、一次性定额救助和特重大疾病等多层次救助……我省出台一系列健康扶贫政策,惠及62.42万人,11.96万人享受了医疗叠加保险补助,有效解决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云霄县精准扶贫对象柳女士因患子宫癌住院,享受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叠加保险+贫困人口风险金兜底补助等“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政策”后,个人自付比例从30.8%下降到3.01%,最后只花了不到2500元。

2019年,全省与民生相关支出3911.28亿元,同比增长10.6%。

6.03亿元支持新建、扩建200所公办幼儿园,增加4万个学位;基本公共卫生人均筹资标准从55元提高到69元;5.03亿元保障省儿童医院等省级重点基建项目开工,3.25亿元支持开展医疗“创双高”建设;2.8亿元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4.19亿元推动全民健身、体育场所开放和开展体育竞技活动……

朝着“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目标,为民办实事的靶向更精准。

70余份养老相关配套政策密集落地。目前全省共建成405所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街道和中心城区乡镇覆盖率达80.1%;建成农村幸福院、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等8803所,建制村覆盖率达53%;168家居家社区养老专业化组织实现所有县(市、区)全覆盖。

为了家门口就能“上好学”,多渠道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供给,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目前,全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已达2760所,计划到2020年,全省50%左右的学校实现管理标准化。

打造“绿盈”乡村,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革命四行动”解决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小流域治理等问题。全省实现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全覆盖、建制村生活垃圾常态化治理机制全覆盖。仅2019年,全省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就达315亿元。

农村“添颜增色”,幸福感满满。发力老旧小区改造,加大公租房建设,则为城区群众带来了获得感。对症下药,“一区一策”,提升公共配套设施水平,越来越多整治后的小区“绿起来、亮起来、畅通起来、和谐起来”。

缓解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群体的阶段性居住困难,全省公租房建设一直在加速,38.77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专项补助资金的投入,让越来越多的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

福建:发展有温度,托举“稳稳的幸福”

大田县闽中康养服务中心是一家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疫情发生以来,中心加强了对易感人群的防控管理,确保易感人群疫情防控工作安全无死角。图为工作人员为失能老人喂饭。福建日报记者 林辉 通讯员 郑宗栖 摄

守底线

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网、社会的稳定器。社保兜底,百姓才能解除后顾之忧。

2019年,我省全面实现城乡救助标准一体化,成为继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后全国第5个实现社会救助标准城乡一体化的省份。

城乡低保标准分别由2018年的7264元/年、7149元/年提高到7350元/年,城乡特困供养年平均标准17967元。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由2018年底的19.9%提高到42.2%。同时,我省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惠及困难和重度残疾人64.85万人。

福建:发展有温度,托举“稳稳的幸福”

为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龙岩市永定区投入2亿元实施中医院整体迁建项目。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城区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不让一人一户因“疫”返贫,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全省上下多措并举,同心协力。

在疫情防控期间,我省采取临时救助、低保救助、发放慰问金或应急物资、结对帮扶等措施,强化特困人员、困境儿童、困难职工、困难党员等10类群体的帮扶救助。截至3月底,全省共实施临时救助9.5万人次,使用资金6691.37万元。今年4月至6月,我省阶段性加大价格临时补贴力度,在现行基础上提高一倍发放补贴,与物价涨幅同比变动。

摘帽不摘政策,脱贫不脱帮扶,保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

4月底,我省还开通“一键报贫”贫困农户在线申报系统和扶贫服务热线电话,全面受理福建省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一般农户申报贫困监测对象;各地把已脱贫但不够稳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收入略高于现行扶贫标准的边缘户确定为监测对象,实施产业、就业、社会帮扶,强化低保兜底,多措并举防止返贫致贫,真正实现稳定脱贫、发展致富。

2020年我省将实施“社会救助兜底脱贫”专项行动,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统筹城乡民生兜底保障制度,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同时,启动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服务试点,动员全省1000家社会组织与全省1000个老区村结对帮扶等。

福建:发展有温度,托举“稳稳的幸福”

南安合发顺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工人在自动化流水线上分拣鸡蛋。该养殖场实现了全自动化操作,每天有近4吨鲜蛋销往泉州市场。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通讯员 黄瑜鹏 陈鑫炜 摄

政策链接

● 2019年5月,《关于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从政策实施、项目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老区苏区倾斜支持,推动老区苏区补齐短板,加快发展,如期脱贫奔小康。

● 2019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政策的通知》,提出通过“三道补助”加大健康扶贫力度,进一步降低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

● 2019年6月,《福建省推进城市老旧小区整治提升的实施意见》出台,提出从2019年起,用3~5年时间,基本实现老旧小区“补齐设施短板、提升环境品质、完善社区治理、增进多方融合”的总体目标。

● 2019年9月,我省出台《推进养老服务发展(2019—2022年)行动方案》,从5个方面提出22条具体措施,打通“堵点”,消除“痛点”,增加优质养老服务供给,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 2019年12月,省教育厅公布关于落实《福建省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方案》十条措施,确保2020年起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50%、学前教育普惠率达85%以上。

● 2020年1月31日,省民政厅印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关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兜底作用,及时将因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个人纳入临时救助范围。

● 2020年2月,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新冠肺炎疫情环境风险防控工作指南》,分别对医疗废弃物、垃圾处理、污水处理三大板块作出规定。

● 2020年3月16日,《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十九条措施》出台,聚焦老区苏区脱贫奔小康,在支持贫困人口务工就业、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强化“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加强临时救助和兜底保障、深化挂钩帮扶工作等方面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 2020年4月7日,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劝返复学及学习困难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就进一步做好劝返复学及其他学习困难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高福建省义务教育巩固和发展水平,提出具体要求。

(张颖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