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漳州新闻 > 正文

跨省寻亲一波三折 湖南抗战老兵后人在派出所团圆

来源:漳州新闻网 时间:2019-10-15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找到亲人,董先生的母亲紧紧握住民警的手,连声道谢。

  天各一方八十载,思念却没有随着时间流逝、空间流转而消逝。分离了近一个世纪的亲人团聚,并不是电视剧里的戏码,几天前,平和县小溪派出所出现这催人泪下的一幕。

  10月3日上午9时许,小溪派出所迎来几名远道而来的求助者,湖南人董先生带其六十多岁的父母亲,请求民警帮助寻找八十多年前投笔从戎、随军南下参加抗战的叔公。董先生说,“我外公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找到他的弟弟,让失散多年的家人团聚。现在外公走了,我希望能完成他的遗愿。”

  得知情况后,派出所立即组织相关社区民警,全力协助董先生寻亲。经了解,董先生的叔公当时随军南下参加抗战后,定居在福建省平和县。改革开放初期,董先生的外公还与其保持书信往来,但由于当时通讯落后,逐渐失去联系。此后,董先生的外公四处寻亲未果,直到弥留之际,仍念叨着一定要找到弟弟。

  董先生向民警提供了相关线索:其叔公在福建的姓名叫张某,原籍湖南常宁,在湖南的姓名为张某珍或张某金;其妻子名叫黄某花,系平和本地人;儿子叫张某明。

  民警根据线索,通过相关户籍档案信息开展调查,通过筛选查到符合该年龄段的相关人员15人,但并没有与线索相符的人员。民警扩大地域搜索范围,依然没有找到相符的线索。民警将几条线索重新梳理一遍:董先生一家均为湖南人,随行的寻亲成员仅董先生能用普通话交流,而他所了解的有关叔公一家的信息,均来自其外公口述,南北地域有别,口音差异较大。民警分析,姓名常具有时代性,易出现高频字,董先生的叔公出生于战争年代,那个年代身份证信息未完善,公安户籍系统该类户籍信息较缺乏,他的身份信息可能在系统中没有记录,重点应该从其儿子张某明入手,而张某明的身份信息来自董先生外公的口述,由此分析,张某明的身份线索极可能出现音译现象。

  董先生的叔公是湖南籍,眷念乡土情,其为儿子取名与家乡有关的字眼合情理,那“明”字错误可能性较大。发现这一线索后,民警尝试用那个年代取名常用“国”“军”“民”等字眼进行查询,再逐一排查每个名字的家庭人员信息。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民警找到了身份证信息为:平和户籍地居民“张某民”,75岁;父亲:“张某”,1919年出生;母亲:“黄某花”,1929年出生,平和本地人。这些信息与董先生所提供的身份信息高度吻合。随后,民警拨打电话联系张某民,询问其是否有湖南亲戚,得到肯定答复后,民警告知他,有几位来自湖南的寻亲者到派出所求助,可能是他的亲戚,请他到小溪派出所进一步确认。

  中午12时许,张某民在其女儿的陪同下,带着父亲张某的照片资料到派出所。在民警的见证下,董先生一家人与张某民一家人通过查看照片、口述信息,最终确定是互相要找的亲人,双方紧紧握住手,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无限感慨。这一幕也感动了民警,“纵使两位老人早已离世,生前无缘相见,但他们的后辈依然遵循老人们的遗志,不懈努力着,只为找寻那一缕割不断的血脉亲情。”

  “现在通讯发达,电话、视频都很方便,我们再也不会和亲人失去联系了!”董先生一家人找到亲人后,在平和游玩了一天,才依依不舍地踏上归途。能与分离了近一个世纪的亲人团聚,张某民一家人的心中充满感恩。

  ⊙记者 周杨宁 通讯员 戴晨旭 朱妍文/图

责任编辑:杨朝华 罗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