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平和新闻 > 正文

探访平和钟腾村:一府三楼 诉说辉煌

作者:■本报记者 张晗 文/图 来源:闽南日报 时间:2019-08-13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雄伟精致的榜眼府大门

朝阳楼及其门前矗立的石旗杆诉说着楼主的辉煌

鹅卵石铺就的古驿官道

溪流穿过钟腾村

在平和县霞寨镇的钟腾村中,有一段溪流。它像时光一样昼夜奔流,如山歌般回响阵阵,在漫长的岁月里,反复吟唱着这座村庄高光时刻的故事。

在钟腾村,榜眼府、世大夫第、古铜矿场、古驿官道等诸多历史文化遗迹,都较好地保留了下来,令人惊喜。

榜眼及第

阳光洒下,竹林成风,沿着村里的石板路往时光的深处走去,故事要从黄家的小伙子黄国梁卖炭归来那天说起。

生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的钟腾村人黄国梁自幼习武。他魁伟英俊,身高一米九多,臂力过人。传说一日他卖炭归来,与两个武馆学徒比武大胜,学徒就将他举荐给武馆教头。教头将其招入门下,传授大刀套路。在名师尽心指点下,黄国梁刻苦训练,一习三年,武功大进。

黄国梁二十五岁那年(1781年)进京会考,中了进士。在同年殿试中,这个来自偏远闽南乡村的小伙子高中武榜眼,被乾隆皇帝钦点为榜眼及第,授封一品御前带刀侍卫郎,留在了皇帝身边。在任期间,黄国梁竭尽忠诚、功绩卓越,乾隆皇帝十分赞赏,于是特赐其白银一万三千三百两,建造了全漳州唯一的榜眼府第。

家有余庆

走进榜眼府,依旧能从规模建制、雕梁画栋、匾额楹联上,看到当年黄国梁显赫尊崇的地位。榜眼府占地十多亩,以宫殿式的正厅大堂为主建筑,配以南北侧室,前为广场,围以院墙,北向特设门楼一座,面向京城。主建筑是由上、下两堂与两侧边廊围合天井组成的合院式建筑,虽然建成至今已二百多年,但主体建筑保存完好。正厅内现在成了黄氏宗祠,墙上挂满了黄氏子孙功德牌匾,以示黄家子孙不堕先人的威风。

榜眼府是一个开始,兢兢业业的黄国梁后来又得皇帝恩赐一万三千三百两白银,在榜眼府西北约500米处,营建了一座三层三十六开间的大土楼——余庆楼,让黄国梁的族亲世代在此安居。余庆楼现在大体轮廓还在,虽有些地方坍塌、残破,也有修补的痕迹,不过依然可以看出余庆楼的清式闽南大厝风范,错落之间气势依旧。

村中还有一个双层楼——朝阳楼,此楼是黄国梁的祖居地。前楼大门上方有一面石匾雕刻着四个大字“世大夫第”,楼前竖着石旗杆,显示其荣耀。时光流逝,石旗杆依旧傲然挺立着,诉说着楼主的辉煌经历。

承蒙圣眷,这朝中重臣的祖籍地、故居,当时自然有宾客纷至沓来。因此,当地原本的驿站也提升为总驿馆,并在朝阳楼外围建了36间分宾馆,用以接待往来宾客。目前驿馆遗迹还在,馆前清溪奔流,林风阵阵。

驿馆附近还留着古驿官道,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光滑小路,据说当年官轿、车马都要从这儿过。小路断断续续,不知曾经延伸向何方。

一府三楼

钟腾村目前的旅游建设是以一府三楼为核心的,除了榜眼府、余庆楼、朝阳楼之外,还有一处永平楼,位于朝阳楼和余庆楼之间。这座椭圆形二层土木结构土楼,共31间房。它在三座土楼中最为古老,传说建于宋朝初年,已经屹立了千年。

宋时,百姓就在此开采利用当地的铜矿,当初永平楼也被称为铜场。土楼盖在铜渣之上,至今仍可从墙体中发现铜渣。不过永平楼损毁较为严重,遗存不多,且楼边建有多座新建筑,较为混杂。

近些年来,钟腾村基于一府三楼,整治村容村貌,挖掘当地的文化历史,修缮保护相关文物古迹。经过一段时间的整理,这座古老的中国传统村落方才从没顶的历史尘埃中探出头来。

如今,循着鹅卵石步道和青石板台阶,漫步在这座静谧的小村庄,不难发现,村落的人何等珍惜先人的荣光。例如榜眼府大厅内龙飞凤舞的题字等,一事一物,无一不是以先人的荣誉来勉励后代子孙再创辉煌。

黄国梁最终死于任上,要获知他的故事,只能依靠案牍上的公文、张榜的告示和往来官民的口耳相传。故乡人民能将故事从一人荣辱、一族兴衰,凝练成家风蔚然、大国情怀,这便是钟腾村一府三楼最珍贵的文化遗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