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专栏展示> 芝山网评 > 正文

网络筹款,期待规范运行

作者:张晗 来源:漳州新闻网 时间:2019-07-19
编辑:朱国文 点击数: 字号:

再次将德云社推上风口浪尖的,不是新作品、新段子给观众带来欢声笑语,而是网络筹款100万元惹来的争议。

4月初,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本名吴帅,突发脑出血。吴帅的家人在众筹平台上向社会求助,众筹金额100万元。截至5月3日晚,众筹捐款已筹到14.8万元。

有网友质疑称,吴帅的家里在北京有两套房一辆车,脑出血这样的病也有医保,为何需要众筹100万元,质疑其家人骗捐。对此,吴帅的妻子发布微博回应称目前已关闭筹款。网友质疑的两套房都是公租房,无法出售;家中有瘫痪病人,日常出行比较麻烦,因此车也不能卖。自己并不存在骗捐行为。

吴帅妻子的说法并没平息广大网民对此事的争论。网友甚至挖出吴鹤臣生病后,其妻子换了新手机,在照顾吴鹤臣时,还请了护工等等诸如此类的小道消息。网友的联想能力也是突破了天际,以前“罗尔事件”“救救雅雅小朋友”“女主播捐款后讨回”等各种旧案也被翻个底朝天,不信任的情绪弥漫在各种言论之中。

事实上,从2016年网络筹款出现以来,争议就未曾停止过。网络筹款曾经被视作无数家庭的希望、网络最富人情味儿的应用,如今已被当作伪造悲情、消费善良的代名词,让不少人交足了“智商税”。那么,当网络筹款再次出现在你的朋友圈时,你是捐还是不捐?信还是不信呢?

是心怀恻隐,还是道德绑架?

“她是我同学的妻子,两个孩子的母亲,请大家伸出援手,帮帮她……”这样的筹款推送总会骤然出现在朋友圈中,还配合着推送人“这是真的,我已经捐款了,请帮帮忙”之类的文字。点开看,公开的身份证号、住址、电话、银行卡号都在暗示这件事是真实的,充满悲伤的病情介绍、生活记叙看得人心沉重、鼻腔微酸,最后潸然泪下,不忍再读。

网络筹款你捐过吗?记者采访了几位市民,不少人表示,曾经捐过。“我记得网络筹款最多的时候是前年、去年,有时候每天都能刷到筹款的信息。不少人身患疾病或者遇到困难,通过亲友转发来发动筹款。”市民郑先生说,“刚开始,朋友圈里看到不少捐过款的朋友都回复了‘已捐’之类的,就会点进去也捐些钱。毕竟一元、两元、十元,这都不算多大数额,献一份爱心也好。不过后来发动筹款的越来越多,每天捐好几个,有点疲劳了,遇到这类筹款信息,就开始有点想回避。”

市民刘女士也曾经在网络筹款中捐过款,她比较感慨网络筹款到底是不是“道德绑架”。“有时候网络筹款是发在朋友圈的较多,也有些是直接发到群里,甚至有些人会发给个人。朋友圈里筹款可以自愿随喜,但是发到群里就难免引发讨论,在众人的议论中逼得大家都纷纷加入捐款行列。最刻意的是发给个人的,不回复不捐款就相当于赤裸裸地无视别人的疾苦,可是这样的捐款总让人觉得变了味。”

“互联网+慈善”的模式正在我国慈善领域异军突起,网络可以帮助发起人在极短的时间内筹到大量钱款,以解燃眉之急,这充分体现了互联网快速便捷的特性。的确,网络筹款原先是采用众筹的办法,来帮助有困难的人。但如今,众筹却变成“众愁”,筹款从打动人们的恻隐之心出发,一路跑偏,慢慢变成了一种道德绑架,捐与不捐让人左右为难,只有靠捐款来证明自己的善良,而不捐则担心别人会嘲笑自己“暴露了人性深处的伪善”。

是募集爱心,还是网络乞讨?

网络筹款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它是“互联网+慈善”的有益尝试,也曾切实并且快速地帮助过很多人渡过难关。一位曾经发起过网络筹款漳州市民告诉记者,在他面对妻子病痛、耗尽家财的时候,是朋友告诉他可以用水滴筹发动捐款,来争取更好的医疗资源,挽救妻子的性命,挽救这个可能会破碎的家庭。通过几天的筹款,热心亲友帮忙转发,他筹到了一笔钱,刚好能用于支付手术后护理病人、购买药物,的确帮到了他的家庭。

但也有人遇上了伪装成网络筹款的诈捐行为。市民吴先生说,他曾经遇上一位老同学推送了求助筹款的信息,出于对老同学的同情,他捐了1000元钱。后来在同学会上,其他同学谈论起这件事,才发现原来这位同学并不是因病致贫,而是赌博欠债才发动筹款,浪费大家的同情心,吴先生很生气,但也无可奈何。

缺钱如何快速致富?不少人动起了网络筹款的歪心思。在某电商平台或社交圈中,甚至还有出售代为撰写筹款文案、伪造证明材料、代办认证等各种服务,明码标价,最后收取相应点数的筹款提现费用。有了此类“服务”,网络筹款就变得更简单,成了一门没什么门槛的无本买卖,只需要消费一些人脉资源,就能换取金钱。

于是,网络筹款变成了网络乞讨,此类案例屡见不鲜。2016年,深圳某媒体人为自己患有白血病的女儿发文筹款,刷爆朋友圈,最后却被曝出其名下有3套房产,其贩卖悲情、消费女儿病痛、煽动公众情绪的做法引发网友声讨;同年,多名网络主播被指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某农村做“伪慈善”,直播结束后就收回捐款,甚至还为增加效果往孩子脸上抹泥;去年5月24日,一篇自媒体文章在网络流传,该文称,河南省太康县一对夫妻疑利用重病幼女,骗取网友15万元捐款后,不带女儿去治疗,致女儿死亡……故事的开始让人心痛,故事的真相更让人痛心。

是平台之责,还是人心险恶?

献爱心,为何会变成“狼来了”。到底谁应该为网络筹款变味儿负责,是平台、监管方,还是难以揣测的人心?

网络筹款平台审核的“无力”给了“诈捐”产业链滋生的土壤。有媒体报道指出,在轻松筹、水滴筹、爱心筹等筹款平台,材料通过审核十分简单,甚至拿ps过的诊断证明,最快也能两分钟过审。而对于众筹申请人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三家平台的《个人求助信息发布条款》《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等相关条款均声明:通过平台发布的任何信息,平台并不能保证其完全真实或完全准确,捐款人应理性分析、判断后决定是否捐赠、资助。而作为诈捐服务的提供方,早已将审核平台的操作模式摸透了,甚至提出保证“假材料也能百分百过审”。平台也备受不实信息困扰,有意改善现状。2018年10月,爱心筹、轻松筹、水滴筹3家平台联合签署发布《个人大病求助互联网服务平台自律倡议书及自律公约》,明确健全事前审查、提款公示、在线举报等功能,建立求助人失信“黑名单”,强化信用约束,提升公开透明等。

寄希望于平台自律是不理性的,行业的规范更需法律、法规的约束。我国《慈善法》规定,只有依法成立并取得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才能公开募捐。在信息真实的前提下,网友寻求捐赠救助自己的家人,属于个人求助,这与法律上的开展募捐具有很大区别,也不属于慈善活动,因此不受《慈善法》约束。去年,民政部公布了两项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的行业标准《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技术规范》和《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管理规范》。后者明确规定,网络求助行为不属于慈善募捐,信息真实性由提供方负责,信息平台对个人求助应加强信息审查甄别、设置救助上限、做好风险防范提示和责任追溯。

网络筹款初衷是好的,但它能否规范运行则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避免类似的透支网友信任、消费网友善良的事情出现,这样才能让真的需要帮助的人不至于求助无门。

⊙本报记者 张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