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人文典故> > 正文

才有茶香便不同

作者:江惠春 来源:闽南日报 时间:2019-04-22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走在街区,有时会路过一些茶店,远远即可闻到茶香缭绕。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都有饮茶习惯,就连节假日走亲访友也常以茶叶作为馈赠礼品。

闽南人素来爱饮茶,而且形成了一套茶俗,家家户户都以茶待客。只要有客人在家落座,主人一定将家里珍藏的好茶拿出来共享。而如何泡好茶也是一门艺术,主人先用煮沸的开水烫好茶壶茶海茶杯,闽南功夫茶往往第一遍茶汤是不喝的,一倒了之。因为闽南人认为“头遍脚渍,二遍茶汁”,所以第一遍冲出来的茶不喝。倒完第二遍茶后,客人便拈起茶杯,浅酌了口,而后有一股温润的芬芳茶味在口中围绕。在茶香缭绕中,主人与客人闻着茶香,品着茶味,谈着茶语。因着茶,哪怕谈着一些家长里短的琐事,也别有另一番的趣味所在,这是一种闲散的喝茶态度。还有一种办公式喝茶,一泡茶从早浸到晚,茶色泡到淡又回转浓,水也不知续了多少回了还舍不得换掉茶叶,闽南话常说“茶泡到出碱”就是这样的泡茶方式。喝着这样折腾的茶,还不如直接喝白开水来得纯净些。另一种会议茶,一人一个纸杯,抓一把或多或少的茶叶,然后受到服务生的无数次冲泡。

记得那年学校刚毕业时,我被分配到离市区较远的一所学校上班,学校边上即是漳州茶厂。从学校通往市区的那条小坑头路,即是现在的漳华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小坑头还没整修,一遇雨天,坑坑洼洼的,不过两边的行道树遮天蔽日,甚是凉爽。尽管校址较为偏僻,却处处透着安宁祥和。说来也是有趣,不知是被地方自来水公司所遗忘抑或此处确属人烟稀少之地,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学校的师生们以及茶厂和附近的村民,日常起居用水全部来源于地下井下,井水至清而甘甜。我自从踏进校门的第一天起也就入乡随俗,逐渐喜欢并习惯了那种原始的水质。

早晨时分,我们先将水烧开,然后在洗净的茶壶里放上一把乌龙茶,那时的茶叶包装都不似今日般讲究一小泡一小泡的层层包裹,那种半斤装的袋子,撕开后一股茶香便满溢而出,伸手随意抓一把,或浓或淡,可自由选择茶叶的量。学校的同事们长期喝的都是茶厂半斤包装的一枝春和流香等乌龙茶品种。水煮沸后,把茶叶放在烧开的水中约浸泡半分钟左右再缓缓地倒出,待托杯至手心时,看深绿油润的茶叶在冲泡中逐渐伸张,茶雾缥缈,清香四溢,水底呈青绿明亮之色。看着已觉清心悦目,喝上一口,更是心旷神怡。伏案久了或是眼睛干涩之时,再轻轻地啜上一口,身上所有的烦劳之气即刻烟消云散,在茶过三盏之后,心清透如镜,不愠不火中竟也喝出了一份淡然的悠远。真可谓寻常一样窗前日,才有茶香便不同。

有些老年人大部分都喜欢喝重度发酵的乌龙茶,茶浓香略苦。我个人比较喜欢轻度发酵的乌龙茶,色泽淡似绿茶,茶味清醇。喝之,有沁入心脾的香,让身心缓缓舒展。老一代人,他们喝茶喝久了,口味较浓,淡茶不过瘾,只有重度发酵的浓茶,才能喝出他们想要的味道。这样的一种喝茶习惯,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不一样的人生境界。人生如茶,这一切沧桑的历程,正如手中那一杯浓浓的茶,经过风霜雨露,采摘后再经历一道道繁琐的工序后惟香气四溢,个中滋味,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品出。茶的苦后回甘,唇齿生香的韵味,一如人生的历程,或许这就是老一辈人爱上喝浓茶的原因。

走过的岁月,有快乐有忧伤有美好也有困惑,在日复一日的岁月辗转中,在某一个惠风和畅的日子,又喝到上世纪90年代曾喝过用略微泛黄的纸张裹挟着片片卷曲的茶叶,用手轻轻捻起来,透过舒展的茶叶,似乎见到了荏苒光阴里的青春岁月。旧式新茶,又在市场上以全新的光彩芳华再现,向人们传递着积极进取的精神,传递着作为茶人不忘初心的追求与坚守,将“茶的岁月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尽管已不复往昔般繁盛,却在筛尽沧桑之后,弥漫着一种沉稳的气息,少了浮华的光影却多了些深沉的韵味。或许,人生就是需要这样的随遇而安。我们无法改变我们身处的环境,却可以在所处的环境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光彩。喝茶如此,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品茶,如品人生,杯里茶香看尽人世多少沧桑。人生的际遇,平淡时从容不迫,深沉时略微苦涩,几番风雨后方才渗透世事纷繁。当我们学会接纳并尝试这杯或淡或浓的茶水时,也许我们也就懂得了人生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