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 正文

追忆政法英烈 弘扬英烈精神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时间:2019-04-05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编者按

清明,万物吐故纳新,大地春和景明。

清明,可踏青可赏花,尽享自然之美。

清明,快乐与忧伤交织,笑声与肃穆相伴。

忧伤肃穆何来?因为清明也是扫墓祭祖、缅怀先辈、追忆已逝亲人的日子。

清明之于小家,有逝去的亲人,有故去的朋友可追忆;清明之于国家,有为捍卫民族大义和祖国尊严而献出生命的先辈,有为保卫国家和人民安宁而牺牲的英烈须缅怀。

人常言,和平时期,政法干警牺牲最多。这是因为广大政法干警坚定履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任务。危难之时,他们舍生忘死、冲锋在前;寻常之日,他们一心为民、无私奉献。他们用辛劳和汗水,用热血和生命,书写着一个个英雄的故事,树立起一座座时代的丰碑。

政法英烈的故事世人铭记,政法英烈的精神世代相传。

今日本报选择4位政法英烈,请曾经受到过他们帮助的当事人,为我们讲述这4位英烈的故事。

清明又至,神州广袤,或细雨或阳光,但无论晴雨,都让我们再一次共同缅怀政法英烈,铭记他们的事迹,传承他们的精神。

她倒在执行攻坚冲刺之时

徐法官,你放心,我一定会把债还清。虽然你不在了,但这份诚信的精神,会一直一直延续下去

图为工作中的徐文娟。(资料图片)

徐文娟,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2018年10月30日,徐文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离世,倒在了“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决胜之战的征途上,年仅44岁。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追记执法为民、敢于担当的徐文娟2018年度全省法院系统先进个人二等功。

□ 讲述

讲述人:湖北省武汉市某汽配公司总经理赵璇

5年前,因公司借债发展,我欠下两千万元巨债。从企业家沦为人人喊打的欠债人,我差点走上绝路。

我们汽配公司成立于1992年,为整车厂提供电器配件。2009年,公司从银行贷款600万元扩大生产,员工由30多人增加到170多人,产品畅销国内外。企业快速发展,随之而来是资金、管理难以为继。这时,银行紧缩银根,原来的贷款要交150万元保证金和利息,公司一时拿不出就借了钱,此后拆东墙补西墙,至2015年借债“滚”到了两千多万元,资金链断了。

2015年5月,117名债权人将公司告上法院,封设备,抢车辆,有人甚至动了手。公司无法正常运转,发不出工资,职工炸了锅。“欠这么多钱,再也翻不了身了,把大家都害死了”。

我想不通。妻子也受不了,离了婚。我被逼无奈跑到外地躲了半年,不甘心,又回到武汉,试着通过卖股份、卖技术、卖资源,寻找合作伙伴,想东山再起。可有意者一听说企业欠债两千万元,法院要查封,都打了退堂鼓。找不到出路,一夜之间,我额头上急出两个大包。

2015年12月2日,法院宣判公司必须偿还欠债后,徐法官找到我,我以为这下完了。债务上千万元,一旦强制执行,公司只能破产。

走投无路时,徐法官给了我希望:公司继续经营,约定5年还清。徐法官说,公司用地、厂房是租用的,设备折旧卖不了多少钱,破产,债务双方都会血本无归。公司有核心技术、有拳头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如能继续经营,从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还债,对双方更有利。

当天,在协商征得债权人和法院执行局同意后,徐法官对公司的厂房、设备进行了活封,活封期间可以生产,同时与我约定,公司继续经营,每月收入拿出一部分还债,悬在头上的巨额债务危机终于得到了缓解,更让我想不到的是,作为执行法官,徐法官竟主动帮助我这个被执行人还债。2015年12月底,首次执行期到,得知武汉一家车厂拖欠我们公司5万元货款,徐法官冒雨赶到厂里,通过法律途径及时追回欠款,执行了债务。

此后,徐法官隔三差五与我联系,询问经营和资金情况,尽力相帮。渐渐地,公司经营有了起色,还债额也从最初每月一两万元,增加到现在的近30万元。2018年7月,我决定融资扩大生产,找亲戚注资,亲戚不放心,非要找可靠的人证明企业还有发展。我硬着头皮向徐法官求助,没想到徐法官十分爽快地答应了。很快,得到满意答复的投资人注资116万元,这让我感激不已。

2018年11月,执行局的执行法官常刚打来电话告诉我,徐法官因癌症于10月30日去世了!

放下电话,我呆坐了半晌,不敢相信那个每次去还款都会把案卷和热茶准备好,等我到了直接签字转账,然后热心询问我还有什么困难的徐法官,真的走了。

我流着眼泪把刚刚收到的3.5万元货款打到法院的账上,请常刚法官转还债权人。是徐法官的信任让我重新站起来,她走了,这债我不能赖。

3月25日上午10点,我带着父亲赵先元如约来到武汉市硚口区人民法院,通过执行局,将10.5万元欠款分别还给3名债权人。2015年12月至今,公司共还款39次,每月按时还款,共1120万元,涉及的57起欠债官司已结案46起。

“你们虽然欠了我们工钱,可是你们一直在还,不像有的老板,直接跑路了!”拿到还款的债权人说。

在硚口区法院核还完第39笔欠债,我心里有些激动,眼前不时浮现着徐法官的身影,我特地走到法院一间没有人的办公室,想让自己平静一会儿,但还是自言自语地说出声,徐法官,你放心,我一定会把债还清。虽然你不在了,但这份诚信的精神,会一直一直延续下去。

法制网记者 张晨 整理

一朵永不凋谢的检察之花

她为我们老百姓美好生活做了很多实事,希望晓梅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有越来越多像晓梅这样的检察官,一心为咱老百姓着想,给咱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图为张晓梅在准备公益诉讼材料。(资料图片)

张晓梅,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2019年3月7日因病去世,年仅42岁。因工作突出,张晓梅曾被省委组织部表彰为“全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被省委政法委、省人社保障厅表彰为“四川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和“我最喜爱的政法干警”。

张晓梅走了,但她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秉公司法、一心为民的精神在大巴山红色土地上生根发芽,成为一朵永不凋谢的检察之花。其点点滴滴,永驻群众心间。

□ 讲述

讲述人:巴中市通江县至诚镇镇长钱志坚

因为生活垃圾处理不到位的问题,检察院将我们镇政府告到了法院。检察院刚介入调查时,我非常不理解、非常疑惑、非常纠结,大多数镇干部也与我一个心态,认为检察院多管闲事。收到诉前检察建议书后,我们仍然认为可能是走走过场。直到我们接到公益诉讼通知书,当时感觉就一个字“恨”。

“恨”检察院不近人情,检察院状告镇政府,这在全县、全市乃至全省都是首例,张晓梅是不是想出政绩出风头?也“恨”镇政府既缺资金又无技术,难以解决生活垃圾处理问题。

我们的情绪被张晓梅发现了。她带领办案干警多次找到我们,耐心与我还有镇上的同志沟通交流,讲国家对生态环保的法治要求,讲什么是检察公益诉讼;告诉我们起诉只是一种手段,而保护环境提升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才是目的,不是告状整人,而是共同努力实现双赢多赢共赢。

她一步步打消了我们的顾虑。随着案件的深入推进,我们逐渐对以前的错误行为有了反思、担忧、警醒。

2018年4月,法院判决责令镇政府按照国家垃圾处理规范和标准,对违法倾倒的垃圾进行处置,对被污染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和修复。

判决后,张晓梅又一次次去协调环保、住建等部门,帮助我们争取项目资金支持,规范场镇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置。她多次到现场查看,与我们共同寻求整改措施和解决办法,还主动走访周边群众,宣传环保政策、通报案审情况、征求意见建议。

如今,至诚镇有了令人欣喜的变化:已经建成日处理能力20吨的垃圾处理场一座,日处理能力80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一座。

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虽然张晓梅已经听不到我的声音了,但我还想代表至诚镇人民群众,向她道一声:谢谢!

讲述人:巴中市通江县杨柏镇居民石海成

我们通江是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府,革命遗址和石刻标语遍及城乡。但由于之前保护力度不够,大型红军粉壁墨书文献、红军标语遭到严重损毁。我70多岁了,看到从小就有的红色文物被毁成这个样子,真是心痛不已。我要求政府好好地管理一下,让子孙后代知道,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张晓梅在工作走访中了解到“红军墨书”受到损害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安排检察干警,就通江县文物局在红军文物遗迹毁损案中存在不依法履职情形进行立案调查,调查核实后送达诉前检察建议书,督促文物部门对“红军墨书”进行了抢救性保护。

讲述人:巴中市巴州区农民吴德元

那还是10年前,当时我双亲刚去世,我又有残疾,老是生病,生活十分困难,情绪也很低落。晓梅处长(张晓梅时任巴中市检察院控申处处长)了解到情况后,及时伸出援助之手,通过民政部门为我解决了3000元困难救助金,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后来,她得知我爱看报纸,还长期将自己订阅的《法制日报》《检察日报》赠送给我看,让我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

晓梅是个好女娃儿,不摆架子,让我感受到了温暖。我是在晓梅去世后3天才听说这一噩耗的,反复确认真的是她。听说她去世前还一心想着工作上的事,还要捐献器官,实在是令人感动,让人敬佩。

希望晓梅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今后有越来越多像晓梅这样的检察官,一心为咱老百姓着想,给咱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法制网记者 周斌 整理

我们会像他一样斗志不衰

面对打击犯罪、抢险救灾等危险与挑战,他总是以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直面挑战,毫不退缩。我们会像他一样在平凡艰苦的岗位上,努力工作,斗志不衰

图为许传宝(中)生前入户采集基础信息。 孙仲裕 摄

许传宝,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公安局夏店派出所民警。2018年9月28日,许传宝到村民家中处警,在现场询问时,遭遇袭击负伤,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年仅44岁。

许传宝于2005年转业到夏店派出所工作。农村派出所警力有限,警情繁多。面对危险与挑战,他总是以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直面挑战。他13年如一日在平凡艰苦的基层公安岗位上认真负责,从不懈怠,先后荣获“优秀共产党员”、派出所交通管理工作先进个人、“扫毒行动”先进个人等荣誉,2015年受到上级嘉奖,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 讲述

讲述人:霍邱县公安局夏店派出所辅警孙仲裕

2018年9月28日20时左右,夏店派出所接到县公安局110指令,夏店镇某村村民汪某利在家中请帮忙收稻子的邻居吃饭,酒后与同桌人发生争执,要求公安机关出警。

许传宝带上单警装备,我们迅速赶赴现场。只见报警人汪某利躺在自家院内的地上,许传宝上前询问情况,汪某利情绪失控,借着酒劲把气撒在许传宝身上。汪某利站起身走到许传宝面前,两人几乎脸贴脸,许传宝要求汪某利保持距离,但多次劝导、口头警告都无效。许传宝退一步,汪某利上前一步。

许传宝拨打所里电话请求增援。

就在等待增援的那几分钟时间里,汪某利和他的哥哥汪某贵对许传宝撕扯、推搡,许传宝被推倒在地上,汪某利手持尖刀朝许传宝猛刺两刀,尖刀深深扎入胸口……当晚,许传宝急性失血性休克,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许传宝牺牲当天早上,我和他刚到派出所就接到辖区民安村村民报警,一对小夫妻闹离婚发生争执,女方临近分娩日期。我们立刻赶到这户人家,经过一上午调解,小两口平复了情绪。

这小两口已多次报警,中午回到所里,许传宝放心不下。他联系双方长辈、村党支部书记到村部调解矛盾。下午,我们又返回村子,在他主持下,众人耐心劝导。下午5时,原本相互指责的小两口终于认清各自错误,表态说今后好好过日子。我们才放心回派出所。

返回单位途中,许传宝不时停下车,沿途张贴扫黄禁赌通告,我用手机拍下他转身回眸的一瞬,这,竟成了他生前最后一张工作照。

我第一次见到许传宝,就是他2005年转业来派出所报到那天。他骑着小摩托车,带的行李就是一床被子。后来,我们一起搭班工作。我们派出所辖区是县里最为偏远的,生活十分艰苦,但他始终保持着纯朴的品质,扎根这里,安心基层工作。

眼看清明节快要到了,派出所的同事们都在撰写回忆文章,记录和许传宝一起工作和生活的情景,表达对他的怀念,歌颂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公安事业奉献一生的精神。

同事们商定,会在清明节这天为许传宝祭扫,告诉他,我们会像他一样在平凡艰苦的基层公安战线上,努力工作,斗志不衰。

讲述人:霍邱县夏店镇平楼村党支部副书记王立国

许传宝生在农村,性格纯朴,身材魁梧,声音洪亮,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时很有震慑力,别看他五大三粗,但做起群众工作却耐心细致执着。

2017年,夏店镇遭遇干旱天气,辖区内一条沟渠上游的村民与下游村镇群众因为引水浇灌稻田产生矛盾纠纷,几十号人聚集在沟渠旁。双方火气都很大,几个村民还相互扭打到沟渠里,情势紧张。

“住手!别打了!”许传宝和辅警来到现场,边大声制止边不顾个人安危跳进沟渠,用身体将打斗的两方隔开。后来,在他主持调解下,沟渠里的水流淌进双方的百亩农田,一场矛盾纠纷就这样被化解。

在群众心中,许传宝是一位热心济困、为民服务的好民警。他对基层群众有着发自内心的深厚感情。他用真心真情帮助群众化解矛盾纠纷,解决难心事烦心事,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真挚情怀。许传宝牺牲后,当地群众都十分痛心,那段时间,大家常常说起他,回忆他为我们做的事,许多人难掩泪水。

法制网记者 张昊 整理

他好似一座丰碑屹立不倒

从警24年,与服刑人员谈话教育千余次,化解矛盾数百起,感化服刑人员百余名,唤醒一个又一个迷失的灵魂,他的宝贵精神薪火相传

图为2017年5月8日,禹凌云(左)和同事徐周渝在官渡监狱执勤。(资料图片)

禹凌云,云南省官渡监狱三监区警察,2018年3月9日凌晨,他在执勤过程中突发疾病,穿着挚爱的警服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2岁。同事发现他时,他坐在岗位上,挺胸抬头,双眼紧盯执勤台,好似一座丰碑,屹立不倒……

从警24年,禹凌云累计与服刑人员谈话教育千余次,化解矛盾数百起,感化服刑人员百余名,唤醒一个又一个迷失的灵魂。

□ 讲述

讲述人:官渡监狱重点服刑人员杨某

看着满院盛开的樱花,我知道春天来了,可是禹警官,你却再也不会来了。你可知道,我多想和你一起看看春天!

因犯运输毒品罪,我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我生性孤僻,性格冲动,因与父母关系闹僵,14岁离家,游荡社会,沾染恶习,直到被抓获。对于自己的服刑生活,我一开始抱着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我行我素,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在你牺牲的前几天,我又因冲动殴打其他服刑人员,被禁闭处罚。

更加让我愧疚的是,竟然这么巧合,就在我被禁闭期间,你出事儿了。所以直到你牺牲好几天后,我才得知这个噩耗。

听同改人员说,牺牲前你值了一夜班,同事大早上发现你的时候,你坐在岗位上,上身挺直,双眼紧盯执勤台,只是怎么呼喊,你都没有回应……

我不会忘记,是你手把手教我电工知识,让我从此有了一技之长;是你在我突发阑尾炎后,到医院守护了3天,让我感受到了兄长般的温暖……

还有两年我就将刑满释放,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你的坟前给你鞠一个躬,说一声迟到的谢谢。

没有你的教育,我都不相信自己能变好;没有你的付出,我也不知道世间还有真情。对我的点滴帮助都将成为我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

回归社会后,我一定牢记你对我的教育,不仅要做个守法明礼的好公民,还要像你一样多做好事,给更多人带去温暖。

讲述人:官渡监狱服刑人员王某之妻

我的丈夫是禹警官生前管教过的一名服刑人员,他不止一次对我说,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禹警官对他的帮助,我也是一样。

因为,当年如果没有禹警官的帮助,我们刚刚考上重点大学的儿子可能连书都读不起,当我们绝望地想要劝孩子放弃学习的时候,是禹警官伸出援手让事情有了转机。

2016年,我们的儿子考上了国内一所重点大学,于是我赶紧在亲情电话里告诉了丈夫。一开始我俩都乐昏了头,冷静下来才意识到,如今他在监狱里,我又没有稳定经济来源,孩子的学费可怎么办?

孩子很懂事,有时候还反过来劝我安心。可我知道,虽然他嘴上跟我说,没钱就不去上大学了,但心里实在舍不得、放不下,甚至开始出现明显的自闭和焦虑。这像是一把刀扎在我们的心里,我整天以泪洗面,丈夫更为自己的不争气懊悔不已。

后来禹警官例行巡查监舍,发现我丈夫闷闷不乐。禹警官知道他平时性格开朗,现在的样子很不正常,于是就和他耐心谈话。聊着聊着,我丈夫倒出了苦水。禹警官这才得知,我们的女儿正在读大学,儿子虽然考上了重点大学,但家里的收入根本无法承受两个孩子的上学费用……

听闻此事,禹警官比我们还着急。他说,怎么能因为没钱就毁了孩子的未来!他个人主动给我们捐款。在他的带动下,他的同事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当监狱将筹到的两万多元送到我手中时,我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感激之情,眼泪一下子夺眶而出。

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孩子上学的钱虽然有了着落,却错过了报到时间。禹警官又主动与学校联系,为孩子争取到延迟报到的机会。考虑到坐火车时间太紧,他又自掏腰包为孩子买了机票……

在禹警官的帮助下,不仅孩子圆了大学梦,也让我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孩子还多次提到,一定要当面好好谢谢禹叔叔。

每到此时,我只能哽咽地告诉孩子:“禹叔叔不图你的感谢,只要你能好好读书,毕业后努力工作,去回报这个充满爱的社会,让他的宝贵精神薪火传承,他就一定会高兴的!”

法制网记者 蔡长春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