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平和新闻 > 正文

平和:花山溪畔起新城

来源:闽南日报 时间:2018-12-11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阳明公园远眺 卢达鹏 摄

从东西纵横一条街的小县城,发展到四纵六横的大县城,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层层吹绿平和的土地。河滨漫道、公园广场、美食一条街、茶叶市场……这里每天都有新变化,一座以“城在林中、水在城中”的绿色宜居小城市正冉冉升起。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平和县城鸟瞰 平和县新闻中心 供图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平和县城迈出东扩的步伐。当地人再熟悉不过的东风街,陆续有了“新伙伴”,龙溪路、琯溪路、和平路等一一平行而建。紧接着,北环路、团结路、长安路、河滨路、银河路、北大路,依南北走向交错而成,日渐组合为如今的“四纵六横”城市交通网。路通城拓,百业兴旺,一派红火,一排排红瓦白墙、立面整齐划一的临街商宅拔地而起。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平和出现了第一个七层楼高的套房式商住小区——河滨花园。

平和县城全景 卢达鹏 摄

跨入新世纪,平和县城东扩的势头高歌猛进。通过调整县城控制区总体规划,采取“连片开发,组团扩张”的方案,加速推进县城区向东南集聚发展,推动县城中心区规模壮大,使县城区面积由5平方公里扩大到10平方公里。围绕花山溪、牛头溪两条穿城而过的天然水系,广宝花园、汇景新区、帝景新城等一片片现代标准住宅小区接连开发,一幢幢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在此基础上,平和决定把眼光放得更远,对“大县城·小城市”发展做出了远景拓展规划,积极推进山格、坂仔融入其规划范围,扩大城区规模。2008年11月,广兆中学奠基动工,带动了县城南岸高南片区的连片开发;2009年10月,正兴大道开始投建,打通了进城的第二快车道;2012年秋,平和县举全县之力推进规划建设3000亩的科技产业园……组合拳,大手笔,平和的“大县城战略”再上新台阶。

鹭迷花山溪蔡文原摄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关乎发展、关系民生,更事关城市长远发展。近年来,平和县重点项目和民生实事建设得到有序推进。2014年,平和大桥完成改造,拓展延伸河滨路、银河路、英才路等道路16.9公里,新建绿道9.5公里,实施市政管网提升;2015年,城乡一体发展步伐加快。河滨路、英才路等竣工投用,东环路一期、河滨南路等相继动工建设,旗仔山片区棚户区启动改造;2016年,围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城区主干路网、城乡美化绿化、污水垃圾处理、停车场等项目全面投建;2017年,围绕建设县城区“十个一”工程,着力推进阳明大道、奇兰路、东环路一期、污水处理厂扩容提升、自来水管网提升改造、绿道网等市政设施建设和中秋埔棚户区改造,同时加快润和广场、英才尚层、书香门第等地产项目投建步伐,为小城建设“添砖加瓦”。

物质条件的改善,促进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2010年夏,占地85亩的宝善公园正式投用。2015年夏,占地160亩的阳明公园建成。通过逐年绿化建设,平和新增公共绿地30多万平方米,新增公园绿地面积400多亩,建设沿溪绿道慢道10.5公里,截至2015年,平和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以上。跳广场舞、打太极拳、游泳、骑行,逐步为当地百姓开启“健康慢生活”的节奏。

随着“生态+”理念的融入,平和“大县城·小城市”的城市规划有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动力,全县相继启动供水污水、排水排涝、风貌景观、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编制,开展重要地段、重要节点城市设计和城市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今年,修编后的《平和县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0年)》,更是为中心城区的空间发展描绘了未来的蓝图。

改革开放40年,时间洪流奔涌向前,平和面貌翻天覆地。一次次大规模、大手笔的倾力建设,中心城区体量不断壮大,承载能力、服务功能、辐射作用持续增强,柚乡平和的名片里,又添加上“中国十大最美茶乡”“国家级生态县”“省级森林县城”等称号,呈现在世人面前。一座曾经“小家碧玉”的小县城,正朝着“大家闺秀”的小城市慢慢蜕变。

☉黄水成

阳明公园远眺 卢达鹏 摄

 

黄盛心:公园里的惬意生活

诗歌朗诵、广场舞、轮滑、亲子活动……傍晚时分,平和的各个公园里都热闹起来。

和许多人一样,喜欢散步的黄盛心每天晚上都要到阳明公园锻炼身体,“以前这里就是一片荒草。河道两旁就是泥地,也没有路灯。”黄盛心感慨道,如今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河岸两旁小区住宅拔地而起,阳明公园也成了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改革开放以来,从“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平和县城里的一座座公园将生态宜居的理想照进了现实。各类公园相继建成,中山公园作为“老一辈”公园,得以重新规划整治,宝善公园、塘内湖公园、观音山生态公园等“新生代”公园里,也随处可见市民娱乐、健身的身影。“如今生活不再那么拘束,人们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走出家门便是公园,相距三四公里又是另一个公园,每天到公园里走走,很充实,也很惬意。”黄盛心说。

☉李嘉琳

小溪之夜 卢达鹏 摄

灵通桥秀色 叶惠霞 摄

月照牛头溪 卢达鹏 摄

李温花:河水潺潺 记录城市的蜕变

“我从河边往延寿山方向散步坚持几十年了,从光秃秃的河岸走到现在,都建成了栈道。你看这栈道,又安全又干净,还有椅子可以休息。”谈及县城的变化,退休干部李温花兴奋不已。

近年来,平和县致力打造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整治河道、布置景观,让居民有了更舒适的生活体验。“这十几年来,这条河变化太大了。”李温花回忆起当年,“很早的时候,这河堤都没砌,河滩上还种了不少菜。”

如今,河岸的人行栈道拓宽了,栈道上种下一排整齐的小叶榕,景观灯在夜幕中为行人指路,沿河两旁的高楼上闪烁的霓虹灯,倒映在牛头溪微微荡漾的波澜里。“河边空气好,风景也好,所以我常约几个老朋友来河边练嗓子、唱两句。要是兴致来了,我们还会骑着自行车赛几圈,心情都爽朗了。”李温花说。

☉赖伟玲

阳明公园语堂书苑 罗龙海 摄

悦读 蔡文原 摄

平和县医院 蔡文原 摄

金华小学校园 卢达鹏 摄

漫步在花山溪畔

每当黄昏日落或是朝霞初升之际,在平和县城,总有三五成群的人结伴漫步行走在花山溪畔,欣赏路边四时花开,呼吸两岸绿荫下的新鲜空气,养眼,养身,养心。

作为县城的小溪,得益于两条溪水的呵护而富于灵动之美。一条叫花山溪,从国强、坂仔悠游而来,一条叫牛头溪,从霞寨蜿蜒而至。二者在县城中山公园地段合龙,河面顿时变宽,河水形成浩荡之势,流向下游的九龙江。

潺潺流过的溪水是平和县城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命脉所在。近年来,沿溪建设的绿水工程将匆匆流过的河水截住,蓄满了水的河道因而有了波光粼粼的风采,岸边高高耸立的楼盘不再干燥而显得滋润,横跨两岸的延寿桥、南山桥、灵通桥、平和大桥等桥梁不再孤单而显示了伟岸。

因为水美,聚水而居的人们脸上布满喜悦;

因为水美,洁白的鹭鸶远道而来,在这里觅食栖息;

因为水美,天上的太阳和月亮乐于留下它们和霞光的倒影。

河堤漫道是这座山区小城的又一惠民举措。花山溪这边从西环桥往下游直到御龙湾,牛头溪这边从延寿桥到阳明公园,漫道配套种植紫荆花、凤凰花、古榕等景观树。紫荆花开艳丽多姿,凤凰花开红似火,古榕婆娑把街道变成树洞,不同路段景色各不相同。

总长十多公里的河堤漫道,它们是河道汛期时的坚强臂膀保护县城居民的安全,它们是平日里干部群众的健身路径康庄之道,它们更是飞舞的彩带引领县城走向新时代。

☉罗龙海

漫步林间 蔡文原 摄

花间丽影 蔡文原 摄

张镇中:路通业兴人也旺

“北环路从最开始规划就是45米宽。”79岁的张镇中站在自家门前,指着眼前这条平和县城主干道向笔者介绍道。

张镇中是土生土长的玉溪村人,31年前他在村口建起了一间土坯房。当时,与许多矮小的村舍相比,张镇中的房子已经算得上宽敞。改革开放伊始,平和县在大力发展经济生产的同时,逐步着手城镇规划建设。1992年,双向四车道的北环路从玉溪村旁穿过。令张镇中意想不到的是,主干道北环路就从他家门前经过。坚固的水泥路面一改往昔尘土飞扬的黄土路。从此,处于县城边缘的玉溪村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城镇新格局的完善,北环路、银河路、环城路等几条县城“大动脉”落成,长安路、团结路、龙溪路等“小经脉”也逐渐涌现。张镇中回忆,“河对岸三角坪那几条骑楼老街,就是咱们以前的城区,除那之外,包括河这边都是改革开放后新规划的。”

城区越扩越大,整体面貌也要把好关。当年,城建部门发动道路两边的居民,配合规划改建房屋。1995年,张镇中倾尽半生积蓄,按照新城镇建设标准,将土坯房改建成现在居住的五层楼房,搭上了改革开放的快车。如今,北环路沿线商铺林立,成为平和县城商圈的“顶梁柱”。张镇中感慨道:“就这几十年,咱们平和变得这么好。”

☉赖伟玲

阳明公园王阳明塑像 叶惠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