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平和新闻 > 正文

平和:迷雾重重 清朝石碑为何而立

作者:林小良 蔡湘辉 来源:平和网 时间:2018-11-23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在我们身边,总有很多的谜团吸引着人的眼球,等待着人们去破解。在秀峰乡的福塘村,就发现一块清朝的石碑,至今有两百多年了,但这块石碑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呢?为谁而立?至今没有一个有说服力的说法。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11月14日,记者来到秀峰乡福塘村村部,看到了这块石碑。这是一块长约1.5米,宽0.5米,厚约0.2米青石碑。石碑上以清朝流行的馆阁体篆刻了“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八个大字,旁边还有“嘉庆四年”的落款字样。为什么这块石碑会出现在村部?

福塘村村委会主任 杨荣金:这个石碑原来是立在我们太极村寿山耸秀楼门口,上个世纪文革年代怕被人家破坏,特意抬到我们村部保护起来。现在要找个机会要把它放回原处,为我们太极村争光。

是怎样的楼房前会有立有这样一块石碑?记者带着疑问来到距离村部800米左右的寿山耸秀楼前。说楼其实是一座大厝,青砖黛瓦,开有三个大门,中门正上方挂着“寿山耸秀”的牌匾,房梁上还有精美 “倒吊莲花” 雕刻。 

福塘村村民 朱林生:刚刚我们在村部看到的那块石碑,以前就立在这边的。房主人是朱熏芳,是内阁中书郎。那为什么立那个(石碑),以前我们这边是通往江西,通往永定。这边通往县城,所以立一个石碑(在这里),立一个石碑做什么用?有的人冲这边过来一看就知道了,他是什么级别的。所以就要“文官要下轿,武官要下马。

村民朱林生介绍,‘寿山耸秀’楼是清乾隆时期内阁中书郎朱熏芳的府第,是为迎娶当时广东大埔县百侯杨案察之女杨氏所建,这么大的宅院只用了7个月就落成。楼内门房、连廊、厅堂井然有序,中门厅堂设接官亭,宅院还建有左右厢房、后花园、洗浴池等。如今花园、洗浴池等建筑均已不在,但精美的木雕、大气的建筑仍可窥见当时楼主人的富足。

福塘村村民 朱林生:前面我们看到的就是我们寿山耸秀楼的接官亭,为什么叫接官亭呢?以前我们这边经过的官员挺多的,这家的主人是内阁中书郎,官职比经过的人大一些,然后专门建一个接官亭,很多人来都要拜见这个大官,因为他是内阁中书郎。这个亭子建的就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它三个龙头叠在一起,在清朝的时候,三个龙头叠在一起要很高级别的官员(才能用)。

内阁中书,在清朝只是个从七品的官阶。从官阶上讲,不足以享受“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殊荣,显然,村民们的这一说法说不通。再者,石碑镌刻的时间是嘉庆四年,即1799年。记者查阅了当地的朱氏族谱,朱熏芳生于1791年,立碑时朱熏芳年仅九岁,可推出石碑应不是为他而立。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福塘村在当时是平和的“金三角”,古驿道穿境而过,北通今永定、龙岩,南可达广东,建有驿站大峰塘。“寿山耸秀”楼的旧址也许是大峰塘驿站,那块“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石碑可能是古驿站的标识牌。但是,目前没有资料佐证,这也仅仅是一种猜测。

岁月不语,唯石而言,这些物件记载着怎样的沧桑变化,我们期待有兴趣的人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