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 正文

三抓三比十项竞赛十六评比工作简报第13期

作者:平和县竞赛办 来源:平和网 时间:2018-05-25
编辑:朱国文 点击数: 字号:
三抓三比十项竞赛十六评比简报

1-4月全县“抓作风比营商环境”工作进展情况通报

一、全面深化一线干部考察

一是聚焦一线工作视角。及时制定一线考察工作方案,下发《关于深化开展一线考察干部工作的通知》,将乡镇全体干部和县直机关参与“三抓三比、十项竞赛”活动的干部全部列为一线考察对象。成立3个一线考察干部大组,下设10个考察小组,每个考察大组负责考察5-6个乡镇(场、区),7-9个竞赛评比项目的责任部门,并实行一线考察组项目挂钩安排,做到单位、项目双挂钩,实现对各一线项目领域考察全覆盖。实行重点项目县领导挂钩推进制度,做到一线督导、现场办公,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项目在一线推进。同时通过开展双向交流、实施干部“蹲苗”、对口挂职等举措继续下派22名干部到一线捶打磨炼。二是抓实一线考察基础。结合调研年活动深化推行一线考察全程纪实制度,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县委组织部和各考察单位实行上下联动、协调配合、共同推进,通过收集“责任清单”,掌握项目进展情况表和“问题清单”,核实“成绩单”,分门别类逐人建立干部考察工作台账,做到“一事一记、一人一档”。同时坚持“实绩主线”与“问题底线”双线跟踪,制定“专项跟踪考察方案”。通过与县委大督查办、县竞赛办督查组进行协调联动,定期反馈各领域项目进度、排名数据、督查检查结果等信息内容,紧盯各个关键节点,对一线干部实行“动态跟踪、全程督导”,有力推动一线考察干部动态全过程管理。三是创新一线考察模式。探索深化“2345”一线考察干部工作法,积极创新考察模式,实行“访谈式”接触、“参会式”了解、“嵌入式”跟踪等多种形式,强化日常性考察了解。同时创新性把项目现场开辟为一线干部“考场”,在全县开展“三抓三比、十项竞赛、十六评比”重点项目现场拉练式考察,通过一线现场晒绩、民主评议、领导点评、综合评价四个环节,准确考察一线干部现实工作表现,杜绝说空话、报虚绩,推动一线干部比着看、比着干,有效提振干部“干在一线、比在一线”精气神,激励干部在一线展示新担当、力争新作为,真正树立起以实绩论英雄的选人用人导向。

二、有效促进人才优先发展

一是完善人才政策体系。3月5日制定出台《“柚都英才”聚集计划》,包含人才引进、培育、鼓励创新创业、优化人才发展平台、强化人才组织保障等五方面20条,并制定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鼓励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支持办法等9个配套政策。二是优化人才服务保障。围绕企业人才需求,实行耐心、用心、精心、贴心的“秘书式”服务,助力企业精准引才。今年来,进企业宣传人才优先发展理念及人才政策60余次,转变各重点企业的人才观念。认真对照省市人才政策,根据企业人才特点,精心帮助推报人才项目,去年已有企业一名高工获批省高层次B类人才,近期拟向上推报7个人才项目。及时兑现优惠政策,目前已安排四名企业引进人才免费入住“平和县人才公寓”。三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鼓励和引导我县各企业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截至目前,已有福建戎堃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三名高工,并与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张易宁博士取得合作意向。百得利企业引进两名年薪超过50万元的高层次人才;高学历人才方面,大芹山陆宜酒业引进一名台湾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生,绳武楼开发有限公司引进一名“985”院校硕士毕业生。

三、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优化政策环境

我县多部门齐发力,解读宣传政策,制定配套措施,全力加快便民利企步伐。一是惠企政策。科技局牵头制定出台《平和县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度平和县科技创新项目奖励的决定》(平政文〔2018〕55号)和《科技服务手册》,对科技的优惠政策、各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等进行解读。国地税开展6次“纳税人学堂”培训宣传讲解税收政策法规。建设局取消新型墙材与散装水泥、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的收费,切实减轻建设单位的负担及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成本。二是最多跑一趟及一趟不用跑事项。共梳理和公布1050项,达到总事项数的93.8%;建立一次性办结机制,实现即来即办、全程网办和快递送达三种办理方式,所有事项承诺时限均控制在法定时限50%以内,即办率达到87.9%,网上办件量达到84.7% 。三是“追问题、解难题、促发展、当先锋”。我县已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公开征集意见、深入企业现场调研、召开座谈会了解、通过监督检查等形式,深入开展“追问题、解难题、促发展、争先锋”活动。1-4月,全县共发现问题8个,其中5个已解决,3个正在积极解决中。

(二)优化政务环境

一是简化建设审批流程,比办理施工许可证环境。设立建设项目综合服务窗口,为业主提供审批全流程带办服务;推行并联审批,利用“两多一模”审批模式,为业主压缩审批手续及时间;通过“机读”、“电子证照库调取”、“网上推送”、“集成办理”等形式精简材料,“减政便民”。目前,共计清理“奇葩证明”材料14项。二是优化财产登记服务,比产权转移登记速度。推行“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信息共享、集成服务”工作机制,整合县城区房产与土地的存量数据,整合各乡镇的土地、房产的存量数据,积极开展土地、房产和企业不动产登记服务。1-4月不动产登记综合窗口共受理办件452件,精简材料3887份,法定天数13560天,实际办结2712天,合计节约10848天,节约率达80%;补办结企业不动产权6家。三是优化水电气报装服务,比获得办理速度。办理水电气手续均控制在3项以内。燃气设施已安装并达到供气条件的用户,在5个工作日内点火供气。用水自申请之日起散户表单7个工作日、楼盘批量表单30个工作日实现供水。通过手机掌上电力APP在线报装,用电自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实现供电,实现足不出户办理用电。

(三)优化市场环境

一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提升开办企业环境。统筹推进“证照分离”和“多证合一”改革。1-4月,新设立企业290户,注册资本129363万元;建立“多证合一”项目信息共享机制,通过12345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企业登记信息共享;实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一码贯通”;新设立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压缩至3个工作日,实行“一人办结制”。市管局与中国建设银行平和支行签署工商注册合作协议,银行代办服务方式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工商注册服务和金融服务;全面推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制度,今年来,24户企业通过利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简易注销公告公示,有8户企业准予注销登记;国税局实行税务登记当场办理,同时办理税费种认定、税库银三方协议账号登记等内容;刻制公章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二是推行网上办税,营造良好税收环境。设立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运行“一窗通办”联合办税模式。推广使用福建省电子税务局,一般纳税人网上申报率达100%,累计代开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239份。开通微信预约办税服务,节省纳税人办税等候时间。今年A级纳税人由26户增加至57户;推进缴税方式多元化。国税局已将住宿业、鉴证服务业、小规模建筑企业实行自行开票。国地税大厅实现网上预约,推行电话预约办税制度;严格落实国家税务总局7项减税降措施,支持创业创新和小微企业发展;积极开展纳税信用评价,实施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深化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应用,联合多部门实施守信激励措施,继续开展“银税互动”工作,帮助诚信纳税企业解决资金短缺和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定期开展“纳税人学堂”培训。

(四)优化共享环境

行政服务中心以高效、便民为原则,积极推进办事流程的整合,设立“商事登记”、“不动产登记”、“投资建设项目服务”3个综合窗口,实行“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信息共享、集成服务”工作机制,让群众只取一个号,只找一个窗口、只交一套材料,即可同时办理多个服务事项,大大压缩了审批时限。积极推进电子证照库的建设,截至4月份共生成电子证照95069份,同步新增电子证照19012份;同步推广电子证照共享工作,目前已有557项事项只需提供证件编号即可调取相关证照,不再重复提交原件或复印件。充分应用“网上办事大厅”,各部门审批事项全部通过以电脑端、手机微信公众号、自助终端机向公众发布,群众可以随时随地查阅服务指南,下载相应申请表、样表进行网上申办。1-4月网上申请件8344件,网办率达总办件量的45.8%。

(五)优化社会环境

一是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市管局牵头组织人社局、文广体局、农业局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工作,通过福建工商一体化平台随机抽取确定220户企业名单,组织进行联合抽查检查。二是加强法律服务,推动司法公平正义。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建立涉企及重点项目联系制度,走访各类企业55家,开展涉企法律宣讲12场次,解答企业法律咨询30多件,提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90件次,办理涉企案件5件,调解涉企纠纷3起,并将部分案例编写为涉企典型案例进行宣传。司法局推动试点工作,建立全市第一家乡镇律师工作室,服务项目建设和经济实体累计120余次。得到市、县领导的肯定,在福建日报等刊物上刊载。三是归集企业信息,及时更新信用指数。由市管局等43个部门参与信息归集,截至4月底,共归集行政许可信息1254条,行政处罚信息2943条,抽查检查信息96条,联合惩戒信息5725条,小微扶持条680条。通过工作掌握,及时变更企业信用指数,进一步落实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对34户企业进行信用记录审核,出具企业上市无违规证明2份,冻结企业股权3家;对5名失信人担任负责人的企业责令其变更登记负责人,拟将125家企业列入严重失信企业名单。

(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一是提升信贷服务水平。引导各类金融资源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等普惠金融领域倾斜,县各银行业机构积极争取信贷资金指标,提升信贷可获得性和便捷性。截至4月份,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6.64亿元,比年初增加3.5亿元。从投向结构看,新增贷款主要投向“三农”贷款,如农行的“柚农贷”、农信社的“农e贷”。二是规范企业破产程序。加强信用风险企业监管,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企业风险防控意识,促进企业破产观念转变。1-4月,辖区内没有发生企业破产。三是注重信贷风险防控。县银行业总体运行相对平稳,辖区信用风险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信用风险可控。截止4月份,不良贷款率0.58%,比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

【工作动态】

创新“四种模式” 精准考察一线干部

今年来,我县结合一线工作实际,积极创新、优化一线干部考察评价方式,通过多维度、全视角的考察了解,不断提高一线考察精准度,有效激励一线干部在推进工作中展示新担当、力争新作为。一是“访谈式”接触。定期以“一对一”漫谈、“一对多”座谈的形式,就干部现实表现、工作进度、存在问题等内容,听取一线干部的意见建议,在接触中直观了解干部秉性、工作特点和短板。根据平时掌握数据材料,逐一建立个人考察档案,为一线干部的考察找准切入口。目前,已实现建档一线干部访谈“全覆盖”。二是“参会式”了解。建立考察组列席挂钩单位工作会议制度,侧重参加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的协调会、推进会、汇报会等,有针对性地了解干部所负责工作的进度和个人表现。目前,已列席9场县乡两级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相关协调会、汇报会、推进会,参加乡镇、机关单位班子会22场。三是“嵌入式”跟踪。坚持“实绩主线”与“问题底线”双线跟踪,制定“专项跟踪考察方案”。通过与县委大督查办、县竞赛办督查组进行协调联动,定期反馈各领域项目进度、排名数据、督查检查结果等,紧盯关键节点,对一线干部实行“动态跟踪、全程督导”,现已针对性跟踪反馈4批次21项内容,做到有的放矢、“靶向精准”。四是“拉练式”考评。主动把项目现场开辟为一线干部“考场”,在全县开展“三抓三比、十项竞赛、十六评比”重点项目现场拉练式考察,通过一线现场晒绩、民主评议、领导点评、综合评价四个环节,准确考察一线干部现实工作表现,杜绝说空话、报虚绩,让干得好的“长长脸”、干得差的“红红脸”,有效提振干部“干在一线、比在一线”精气神,真正树立起以实绩论英雄的选人用人导向。 (县委组织部)

地税局开设“互联网+”纳税人学堂

为营造良好税收环境,切实增强纳税人依法纳税、规范纳税、诚信纳税意识,县地税局努力提升税务机关服务水平,创新性开设“互联网+”纳税人学堂,为广大纳税人送上贴心的税收知识服务。一是针对产业特点和地域需求开展个性化培训,走进工业园区讲解纳税信用等级评价相关注意事项、环境保护税的征税范围及计税依据、税额、纳税申报具体操作,确保税收政策应知尽知、充分落实。二是创新流动课堂、线上课堂、联合课堂立体化培训模式,利用3A移动办税平台完善网络课堂,提供培训课件供纳税人免费下载学习,并选派业务骨干实时进行线上交流,最大程度地满足纳税人自主学习的需要,为纳税人打造“指尖上的学堂”。三是结合“好干部”工程大力培养优秀师资,积极与县国税局、会计师事务所及大中院校教授等多方寻求合作,为纳税人提供更快捷、更优质的纳税辅导。目前共有78名企业负责人、财务人员参与了培训,百余名纳税人通过线上渠道进行学习。 (地税局)

延伸服务端口 增设林业便民窗口

针对文峰镇从事木材经营和加工的企业多达数十家,涉及办理相关证件的经营户数量庞大这一特殊情况,我县主动延伸服务端口,在文峰镇便民服务中心大厅增设林业窗口,极大的方便企业办理运输证、码单和林业检疫等业务,让企业少跑路。同时,该窗口承接着全县70%的业务量。截至4月底,该窗口共办理了300多项业务,大大促进了当地木材产业的发展,真正实现了便民、省时、省力的成效,极大地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文峰镇、编办、行政服务中心)

【工作亮点】

实行“秘书式”服务 助力企业精准引才

我县紧紧围绕企业人才需求,实行耐心、用心、精心、贴心的“秘书式”服务,助力企业精准引才。一是耐心引导企业重才。今年来,进企业宣传人才优先发展理念及人才政策60余次,转变各重点企业的人才观念,引导戎堃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成立招才工作小组,协助3家制定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方案。二是用心帮助企业引才。带领百得利实业有限公司、漳州化学制药厂等企业参加专家对接会、人才项目对接会等,帮助企业猎聘高端人才。今年来,已有百得利公司从省外引进两名年薪达50万高层次人才,戎堃科技有限公司企业从厦门引进三名高层次人才,并已与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张易宁博士取得合作意向。三是贴心协助企业用才。认真对照省市人才政策,根据企业人才特点,精心帮助推报人才项目,去年企业一名高工获批省高层次B类人才,近期拟向上推报7个人才项目,包括五个省市高层次人才项目,两个台湾优秀人才项目。同时及时兑现优惠政策,目前已安排四名企业引进人才免费入住“平和县人才公寓”。(县委组织部)

我县三举措推进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建设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高镇村便民服务质量对于实现这一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县行政服务中心致力于提高镇村便民服务质量,把事情办到群众的心坎上,“三举措”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县设有15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256个村居(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

一是加强便民服务平台建设。统一下达建设任务,要求各乡镇改造升级便民服务中心,村村建立“便民服务代办点”,完善代办点软硬件设施,打造群众“家门口的代办点”,方便群众办事。二是促进便民服务队伍建设。村干部职业化管理,要求村干部必须到村部“办公”,我县结合村干部职业化管理,明确村干部也是代办员,通过加强培训,规范制度,建设一支懂业务、懂政策、会办事的便民服务队伍。三是构建延伸到基层的网上办事平台。运用“一张网”、“手机端”、“电脑端”,随时随地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目前,90%以上的县级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都能通过手机或者电脑进行网上预审,为基层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真正做到让群众“少跑腿”,把服务“做到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行政服务中心)

法律顾问全覆盖 助力法治乡村建设

我县积极打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加强企业司法创新服务方式,以霞寨镇为试点,在全市率先建立乡镇“律师工作室”,联合福建簪华律师事务所开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新模式,通过建微信群、设公调办等方式,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为打造平和卓越营商环境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霞寨镇拥有我县最大的蜜柚集散批发市场,蜜柚经销企业与柚农交易大部分无签订合同,交易纠纷频发。律师团队为企业提供规范的交易合同,并与当地工商部门建立诚信档案,降低交易存在的风险,助力蜜柚产业的健康发展。随着“一村一法律顾问”的推进,为具有“柚惑”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的霞寨镇提供“投融资+法律”服务。此外,该团队整合律师资源,为辖区内的各种企业、农村合作社和个体生产经营户等经济实体提供法律服务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为营造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政法委、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