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漳州新闻 > 正文

廉风劲吹春意满 写在中共漳州市纪委二次全会召开之时

作者:本报记者吴鹏举通讯员邱毅团 来源:闽南日报 时间:2007-04-23
编辑:李润南 点击数: 字号:
    龙江两岸,廉风劲吹;清香四溢,春意盎然。 
  2006年,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结合漳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扎实工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加强反腐倡廉教育营造廉荣贪耻风尚 
  反腐倡廉教育注重实效。以学习贯彻党章、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以权力观教育为核心,广泛开展了理想信念和从政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条规和法律法规教育,党员干部的党性党纪观念得到增强。一年来,全市各县(市、区)、各单位围绕中心工作,分阶段、分步骤,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把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引向深入。据统计,全市集中学习辅导1629场,组织交流讨论1018场,各种层次的座谈会557场(次)。为了深化学习效果,各级党组织认真组织党员干部观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先进事迹报告》、《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牛玉儒》、《赌掉的前程》等正反典型电教片1382场(次)、101028人(次),进行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通过读书和观片,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开展对照检查,对照党章和“八荣八耻”的要求,查找解决思想、作风、工作和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不符合”问题,增强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推动主题教育活动取得实效,推动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廉政文化建设步伐加快。读书思廉、家庭助廉和廉政文化“五进”等特色鲜明、寓教于乐的活动蓬勃开展。各地采用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编导《兴邦盛世晓荣知耻》方言对口快板,深入农村、学校,进行巡回表演;组织小学生学习“八荣八耻”拍手歌,在校园里广泛传唱;组织全市性的廉政文艺晚会,唱响《纪检监察之歌》等十首新创获奖的廉政歌曲;创作廉政文艺作品,编辑出版《漳州市反腐倡廉书画作品集》;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努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廉政教育实践中,我市继续抓好常规教育、三会一课、党团学习等活动的同时,不断拓展教育平台,创新教育形式,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全市共开通反腐倡廉宣传网站5个,在有线电视台、报刊开辟反腐倡廉专栏15个,加强反腐倡廉舆论宣传,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权力制约机制不断完善。我市陆续出台有关政府采购管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等规章制度,进一步落实各项改革措施,促进投资体制改革和产权交易制度稳步推进,投资管理行为和产权转让行为更加规范。全年共完成政府采购金额2.35亿元,节约资金0.36亿元,节约幅度13.4%%。203个建设工程项目实行经评审最低价中标法,节约资金1.62亿元,节约率11.5%%。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95宗,获取土地出让金额11.4亿元。矿业权招拍挂23宗,收取出让价款141.3万元。针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下发了《关于领导干部不准利用职权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工程建设的暂行规定》、《关于重申党员领导干部不准违反规定兼职或者兼职取酬有关纪律的通知》等,进一步规范了领导干部廉政从政行为。 
  权力监督力度不断加强。认真贯彻《党内监督条例》,廉政谈话、述职述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纪委委员询问与质询等制度得到较好落实。全市共实行任前廉政谈话136人。深入推进办事公开制度工作,办事公开制度广泛推行。全市共建立示范单位活动联系点150多家,确定市级示范单位60家。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巡视员、特邀监察员开展专项督查,配合省委巡视组做好巡视工作,加强了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和群众监督。各级各部门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继续落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狠抓禁止送收“红包”、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礼品礼金工作。狠刹党员干部赌博歪风,立案查处106件,给予党政纪处分80人,组织处理3人。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继续深化。针对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推行村主干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村务听证等制度,推广乡镇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招投标监管服务中心、经济合同审核服务中心的建设,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推动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农村小额工程招投标管理制度,农村小额工程全市已公开招标303项,节约资金3460多万元,节约率达14.4%%。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全市49个试点乡镇678个村共退回不规范票据1078张,减少不合理开支266万元。加大惩处工作力度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积极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开展了经济发展软环境、工业发展项目落实、县域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发展、台资企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等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有关加快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加大对市委“重在提请、主动服务”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和明察暗访,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抓好整改。强化防灾抗灾救灾效能督查,确保了防抗台风措施的有效落实和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认真办理效能投诉,共受理投诉件744件,给予177名机关工作人员效能告诫或诫勉教育等处理。充分发挥行政监察职能作用,促进依法行政,维护政令畅通,共开展执法监察工作项目220项(次),查处违纪违法金额368.2万元,挽回经济损失5539万元。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换届工作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了换届工作的顺利进行。 
  认真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各级各部门把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深入开展纠风专项治理。严格执行征收征用土地、城镇房屋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环境保护等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保障制度,“五个坚决纠正”工作成效明显。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执法执纪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查处商业贿赂案件155件,涉案金额2416万元。推进国有企业惩防腐败体系建设,查处国有企业人员违纪违法案件32件,涉及金额77.64万元,给予党政纪处分27人。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和其他教育收费政策,严肃查处违规收费问题19件,清退49万元,给予12人纪律处分或其它处理。全市共完成药品集中招标2.8亿元,占医院用药比例85.6%%,完成医用耗材集中招标3323万元。抓好涉农税收、价格、收费公示和涉农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等制度的落实,减轻农民负担1.08亿元。认真解决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对液化气市场乱涨价、短斤少两、钢瓶超期使用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查办案件力度继续加大。2006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群众来信来访、电话举报2115件(次),新立案572件,其中县处级案件5件,乡科级案件50件,经济大案81件。给予党政纪处分557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69人。挽回经济损失721.5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