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漳州新闻 > 正文

重访灾区听民声

作者:新华社记者李大宏巫奕龙沈汝发 来源:闽南日报 时间:2007-04-23
编辑:李润南 点击数: 字号:
  

重访灾区听民声
福建重灾区漳州见闻 


 

    编者按:2006年,漳州连续遭受几次台风重创,全市党政军民齐心协力抗天灾,取得了抗灾救灾的全面胜利和家园重建、生产恢复工作的显著成效。新华社为此播发通讯《重访灾区听民声———福建重灾区漳州见闻》。 
   
  闽南漳州市2006年连遭“珍珠”“碧利斯”“格美”台风重创,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元旦前夕,记者重访漳浦、云霄、诏安等重灾区,看到灾民的生活、生产已基本恢复。“砖头房子盖起来,来再大的水也不怕” 
  “原来两间土坯房在洪水中倒了。”刚刚搬进新居的徐文权说,“现在砖头房子盖起来,来再大的水也不怕了。”诏安是漳州受灾最严重的县,全县像徐文权这样需重建的家庭有8259户,占全市的三分之一多,太平镇走马村房屋几乎全部被毁。 
  2006年12月27日晚,记者再次来到这里,看到昔日的废墟上已重建起一排排砖混结构房屋,有些重建户已入住,有些还在装修,不少房屋门口洒落着烟花、爆竹碎屑,整个村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走马村还为因灾倒房的五保户、低保户等生活特别困难的老人兴建了“幸福园”。据太平镇党委副书记沈晓明介绍,政府筹资76万多元,在这里安置了34户老人。记者看到,“幸福园”院子整洁,环境优美,每个老人房间里都配有电视、衣橱等,床上新的被褥也很厚实,老人们围着记者连声夸好。 
  2006年12月27日上午,在漳浦县绥安镇马坑村乌潭埔自然村集中重建点,记者看到32户无家可归的灾民全部搬入了新居。村民陈元俊家里,新购置的家具一应俱全,母舅赠送的“中堂”挂在墙上闪闪发光。“这套房子政府补贴了1.1万元,自己花了2.5万元。”陈元俊说,“房子刚倒时感到全完了,想不到现在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2006年12月26日晚,受台湾南部海域地震影响,福建有震感。“如果还住在原来的老房里,又要担惊受怕了。”陈元俊说。 
  位于半山腰上的云霄县下河乡三星村的民居几乎被“珍珠”台风全部摧毁,当地政府在相邻的世坂村划拨了50亩山坡地,进行整体集中安置。村民徐绍荣告诉记者:“原来的村庄像原始部落一样,雇摩托车到县城一趟要半天,来回光车费就要五六十元,现在到县城只要15分钟,简直是天壤之别。” 
  记者看到,这些房子都已经用水泥抹墙,有些还做了简单的装修。“像这样,每户只要交19000元,其他都是政府补贴,基础设施也全都是政府负责修。”村民张连城感激地说,“多亏了政府雪中送炭,如果不是政府,我们做梦都想不到能搬出来。” 
  据漳州市民政局局长罗春生介绍,漳州共倒塌房屋30850户,其中21592户需恢复重建,政府采取补助帮扶、减免费用、社会捐助等措施,截至2006年12月22日,已建好一层以上21426户,已入住20744户。“生产搞起来,相信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虽然生活艰苦一些,但生产搞起来,我相信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诏安县村民徐成辉充满信心地说,“我在山上种了一些青梅等水果,还经常到广东的汕头打工,像这样一年估计能有两三万元的收入。” 
  受灾的村民在基本生活安定以后都开始恢复生产。诏安县金星乡黎明村村民沈木顺在相邻的田朴村租了12亩虾池养虾,正要收成时,“珍珠”台风肆虐,虾全部被冲走,2万只螃蟹和4万尾鱼苗也所剩无几,损失四五万元。 
  “受海堤决口影响,全村虾池基本没有收成,直接损失100多万元。”田朴村村委会主任郑火源说,“灾情发生后,村里立即组织堤岸修复,投资20多万元建了临时海堤,并进行水质消毒,组织养殖户重新投放虾苗、鱼苗、螃蟹苗。” 
  沈木顺在2006年六七月份陆续投放了20多万条白虾和螃蟹,其中虾苗花了2000多元,螃蟹苗花了3000多元。“8月份已经收了一季,卖了1万多块,冬天一季应该收成更好一些。”沈木顺笑着说。 
  漳浦县大南坂农场上埔作业区村民陈秋月在新建房内开了一个小店,卖茶叶、香烟、酒、油盐酱醋等杂货。陈秋月告诉记者,原来土房子倒塌以后,就搬到集中安置点,一开始在路边摆摊,后来干脆在家里开店。 
  “做点小生意,补贴一些家用,总比原来做家庭妇女好。”陈秋月还利用闲暇帮附近的雨伞厂缝雨伞,她的丈夫则在南平市打工。陈秋月75岁的公公商红婴不停地对记者说:“谢谢共产党给了我们好房子、好工作。” 
  云霄县下河乡灾民张辉镇也在新建房内开了小卖部。“我们对政府的重建工作很满意。”张辉镇说,“现在感觉生活有奔头了!” 
  记者在漳州看到,原来被淹没的农田又重新长起了庄稼,一些村民在田里劳作,已看不出受灾的痕迹。 
  据漳州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市因灾补育晚秧田4.5万亩,农作物因灾补种68.8万亩,排涝花圃3.2万亩;修复受损渔船1035艘,修补养殖设施3.1万亩,补充鱼虾苗种45.6亿尾、贝类亲体1500公斤。灾后生产恢复顺利。 
  水毁水利、交通设施基本修复 
  漳州市遭受重创的水利、交通设施也基本修复。2006年12月27日上午,记者在漳浦县大南坂农场鹿溪堤岸看到,在“珍珠”台风中决口的160米的堤坝已经完全修复,护坡上的植被已经长好。 
  漳浦县水利局副局长杨银辉介绍说,当时堤坝决口造成这家农场上埔作业区90%的群众受淹,3000多亩水稻、水果等农作物受灾。台风一过水利部门就对这段堤岸进行施工,设计标准是堤岸底基宽40米,高度5米,堤岸面宽5米,每回填50厘米高,用压路机压实一次,一个多月就完全修复,“现在质量很好,再遇到这样的洪水,绝对没有问题”。 
  漳浦县县委书记谢毅泰表示,目前全县水毁工程修复工作开展顺利,已完成重点水毁工程总工程量的93.3%,全部水毁工程预计可于春节前修复。诏安县委书记于南生表示,截至2006年12月中旬,全县已动工修复各类水利工程2100处,完成投资2.9亿元,完成土石方185万立方米,占全部水毁工程的86%。 
  云霄县交通设施在台风洪水中受到重创。据云霄县交通局统计,共冲毁路基3.5公里,冲毁路面33.2公里,桥梁全毁3座,局部毁坏22座,85条公路中断。县委书记黄舜斌介绍说,灾情发生后,交通部门组织有关乡镇、公路管理站、道班和沿途的乡村群众,调集了42部施工机械和300多人进行抢修,到2006年12月底已修复大部分水毁工程,可确保春运期间车辆通行。 
  记者从漳州市政府了解到,全市路桥水毁修复已投入资金8047万元,基本修复全市境内国道和省道公路,乡镇道路均已达到通行标准。水利设施修复投入已达2.6亿元,“珍珠”台风造成的重点水毁项目已修复91%,“碧利斯”和“格美”台风造成的水毁项目也已修复65%。 
  “迄今为止,灾后重建工作没有接到一封受灾群众反映问题的信件,也没有受灾群众因此上访。”漳州市委书记刘可清说。(新华社福州电) 
  图为漳浦县大南坂农场上埔作业区灾后重建点正在兴建。新华社记者巫奕龙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