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漳州新闻 > 正文

立足“四个重点”破解通信难题

作者:佚名 来源:闽南日报 时间:2007-04-23
编辑:李润南 点击数: 字号:
  

立足“四个重点”破解通信难题
――漳州移动实施“精品网络工程”系列报道之二


    漳州市农村地区广阔,人口分散,自然条件相对落后,面对着时间紧、任务重、环境苦、条件差等诸多困难,漳州移动在全区上下迅速展开“移动电话村村通”工程建设工作,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村村通移动电话”,为漳州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打造“信息工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改善农民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不难想象,相对于城市地区,在边远的山区农村建一个基站付出的心血和投入都要高得多,要真正实现“移动电话村村通”并非易事。漳州移动为之付出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自工程建设以来,爬高山、顶烈日、冒风雨、走泥泞已成为漳州移动施工人员的家常便饭,有些地方的基站架设在海拔近2000米的高山上,单是爬上山顶就已够艰辛了,而施工人员肩上还得扛着笨重的设备,有时因施工需要,他们还必须露宿荒野。 
  东马村是龙海市海拔最高的行政村,四面环山,路况极差。种植水果、竹笋是当地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村里有50多辆汽车将自产的农产品销往厦门。但由于山区网络信号覆盖较弱,一到收获时节,通信不畅问题时常困扰着当地果农。龙海白水镇郊边村是名闻遐迩的杨梅产地,然而,这里的果农也遭受着和东马村果农一样的困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漳州移动投入了100多万元,克服了交流线路引入距离长、不易架设等困难,着手建设基站。在炎炎烈日下,施工人员必须把钢筋铁架和长9米、重600公斤的水泥杆扛到山顶,有些站点,山路根本无法到达,施工人员只能一手紧握肩上的挑杠,一手劈荆开路,一步一挪。到了山顶,他们又得赶忙立杆搭架,在海拔近1000米的高空中牵拉电缆。然而正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漳州移动以最快的速度开通了东马基站和郊边基站,在这样的条件下,漳州移动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朝着“消灭农村信号空白点,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移动网络覆盖”这一目标不断前进。 
  坪水村位于海拔680米的山上,是漳州市20个省定贫困村中唯一的少数民族村,也是华安县两个少数民族畲族村之一,拥有人口600多人,主要以种植芦柑、茶叶为经济收入。 
  畲村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牵动着各级政府的心,也牵动着“移动人”的心。今年,漳州移动将坪水村基站建设纳入村村通工程建设重点项目,通过解决当地通信问题,为畲村人民尽快踏上致富路尽企业的一份力量。在当地村干部、村民及移动施工人员的通力合作下,公司克服了山区环境恶劣、施工难度大等困难,用短短1个半月的时间就开通了坪水边际站,实现了坪水村移动网络覆盖,还解决了高安镇-南靖龙山镇华安段公路、高安镇-高车高安段公路、德溪电厂,以及周边自然村安德坪、半山村、罗碧坑村等多处覆盖问题。通信的畅通给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坪水村党支部书记钟海军告诉我们,“现在村里有300多部移动手机,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移动电话。村民在田里地里也可以通电话,对外联系,经常果子还没有收成,收购商们就已经预定好了,村民们不需要出村,就可以把果子卖出去。” 
  半山村是云霄县的一个偏远山村,长期以来的信息闭塞、通信落后,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在接到云霄县人大提出的在半山村建设移动信号基站议案后,漳州移动经过多次实地勘测,决定再苦再难也要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在边远山区进行工程建设,困难可想而知。半山村基站的建设恰逢寒冬,为了能够尽快实现当地的“村通”,漳州移动施工人员不顾气候条件的恶劣,废寝忘食,日夜奋战在工程建设第一线。基站建设在山上,由于装载设备的车辆只能行驶到半山腰,要把设备运送上山只有通过人力,06年春节前的一天,正当施工人员扛着沉重的设备向目的地一步一步前进时,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原本就崎岖不平的山路变得又湿又滑,踩在泥泞的山路上,他们面临着稍不小心就随时可能滑下山崖的危险,一路上,大家手脚并用着前进,不知滑了多少跤,跌了多少次,全身上下裹满了泥土,短短的一段路,他们竟用了4个多小时。到达山顶时,他们才发现自己的脸上、衣服上都被树枝和石块划破了,身上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寒风伴着暴雨,让浑身湿透的他们一个个冷得直发抖,但看到设备完好无损地到达了目的地,他们的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正是在这样的不懈努力之下,漳州移动用行动向当地政府,向当地老百姓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几年漫长又艰辛的农村网络覆盖历程中,漳州移动勇于担当重任,克服重重困难,提升质量落脚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成了一项又一项艰巨的工作。 
  除了着力完善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外,对于已经开通移动通信网络的农村,漳州移动在进一步提高网络质量、完善网络覆盖的密度和深度上下工夫,不断提高农村移动通信运行质量,确保农民的移动电话“打得通”、“通得好”,真正成为农民与外界联系的“顺风耳”。 
  素有“闽南第一峰”之称的吴田山,是长泰县新兴支柱产业之一的石板材加工厂聚集地,山上有500多住户和300多家石板材加工厂。但由于吴田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山上的通信网络覆盖情况已无法满足当地的通信需求。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漳州移动多次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深入吴田山勘点,选择最佳杆路传输线路。由于长期以来石矿的开采,吴田山山体已是坑坑洼洼,勘点工作极其困难,工程人员可谓摸爬滚打,一寸一寸完成对吴田山的勘点。而且由于石矿开采繁忙,车辆进出多,给本就崎岖不平的山路又增添了几分坎坷,尤其是遇到下雨天,道路泥泞难行。从镇区到格口社,十几公里山路,汽车要颠簸2个小时,沿途不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就是高低不平的石块,光是从吴田山脚下到山上就有近4公里的路程,为基站建设工作增加了不少工程量和建设难度。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漳州移动工程技术人员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迎难而上,一步一步完成基站的建设工作。吴田山基站的开通,不但加强了对吴田村及周边道路的广度覆盖,同时也加强了对陈巷镇、岩溪镇的深度覆盖,有力保证了该区域移动手机通话质量,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除此之外,漳州移动还注重对网络进行维护和优化,确保农村移动通信的处处畅通,时时畅通。今年第1号、第4号台风的到来冲毁了许多房屋,也冲倒了部分移动通信设施。在这危急时刻,漳州移动组织应急抢修队伍,冒着狂风暴雨,深入受灾地点展开应急抢修工作,团结一心抗台风,众志成城保通信,经受住了暴风骤雨的考验,取得了防抗天灾的全面胜利,为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抗灾抢险工作提供强有力的通信保障,同时也见证了中国移动稳定的通信服务质量。 
  山区工程建设、台风通信保障等需要面对众多环境困难,而海面覆盖则需要应对众多技术困难。可是,困难并没有难倒漳州“移动人”。 
  众所周知,漳州海岸线连绵600多公里,海洋与渔业经济在沿海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据海洋与渔业部门不完全统计,自2001年以来,全市共发生海损事故60多起,而产生这些悲剧的主要原因是渔民的通信不畅。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也牵动着漳州“移动人”的心。漳州移动决定尽心尽力打造移动信号“海面覆盖”工程,突破技术难题,为渔民编织一张先进、优质的海上信息网,满足船运、渔业、海事、边防、安全等通信需求。 
  经过几年的建设,漳州移动已建成优质、高效的三层立体交叉覆盖网络:海边70多个基站覆盖着沿海的港口、养殖场、滩涂等区域;10多个高度100米左右的站点负责5至35公里航道范围;4个200米以上的站点覆盖着远洋渔区及远距离航道,使海面覆盖最远达到了120公里,多层网络各司其职,共同织成一张海上信息网,一道渔民生产安全屏障。 
  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通信的畅通。虽然实现“移动电话村村通”这条道路漫长又崎岖,但“年轻”的漳州移动将以勇担“责任”和追求“卓越”为己任,不断致力于通信网络建设和服务完善,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企业的力量。(杨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