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漳州新闻 > 正文

当书信已成往事

作者:☉朱隆庆文/图 来源:漳州新闻网 时间:2018-07-19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如今,重读这些珍藏的家书,充满温馨。

已记不清多长时间没有收到书信了,近日收到远在异城他乡求学的一位学生写来的一封信,竟感到有点突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她在信中表达了当年我对她无微不至关心的感激之情。当我打开泛着墨香的信件时,心中泛起阵阵的涟漪,感慨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联系方式的变迁。

25年前,我远离家乡在异地求学。在外求学四年间,我收到父亲写来的近百封信件,如今信笺早已泛黄,可字里行间留下了当年父亲对我生活上的嘘寒问暖,学习上的严格要求,他的谆谆教诲铭记我心,这些家书情深意长,教会了我如何为人处世,与人为善。

那时,正是BP机称雄的年代,“有事呼我”成了当时人们见面寒暄的流行语,在腰带挂上一个寻呼机,再配以精致的链子,曾是多少“潮人”梦寐以求的想法。然而,随着电信业务的强势推进,BP机经历了四年的黄金发展期后,渐渐地没落了,真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随着BP机走向没落,程控电话在城市悄然兴起。不管是中小学还是大学,校园里遍布着各种各样的校园卡电话,城区街道两旁的IC卡电话、电话吧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极大方便了人们的交流沟通。

可短短4年,弹指一挥间,我走出大学校门,回到家乡,被分配到一所偏远的山区学校工作,山乡的生活条件相当艰苦,当时互联网和电话还远未延伸到农村末端,我们几乎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记得一年寒假,在一个不期而遇的朋友聚会上,我认识了一个在外地工作的女孩子,我们聊得很投缘,话别时互留了联系方式。当我得知她将要返回工作单位时,便风尘仆仆地赶往车站,将一张倾注深情的贺卡夹在一本散文集里,当作离别的礼物赠送给她。后来的日子里我们鸿雁传书,然而,山路漫漫邮路梗阻,邮递员隔三差五才来,为了能让她早点收到信件,我不得不把书信直接拿到离校四公里多的邮局直接投递,这一封封情真意切的书信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她身边,慰藉了一颗漂泊在外孤苦无依的心。

时间如白驹过隙,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校装备了电脑。山乡“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理想已不再新鲜,曾作为身份象征的手机,进入寻常百姓家。为了方便和远在外地工作的女友联系,我花费近两个月的工资为自己添置了一部手机,腾讯QQ成了我们“异地恋”最好的帮手,当我足不出户就能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倾注于键盘或指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随发随至的时候,再也没有勇气用起那费时费力的书信,我提笔的那一点点冲动早已消弭于无形。

近些年来,书信这一沿袭了几千年人们重要的交流沟通方式悄悄地隐退,颇有点“门前冷落车马稀”。我曾有机会与平和县九峰邮政支局一位从业了三十多年投递工作的邮递员曾振德促膝长谈,他说,2000年是一个分水岭,各种聊天软件层出不穷,从此前的QQ,后来的飞信,到近年来风生水起的陌陌、微信,人们更加青睐这些即时交流的方式,以至于出现邮局三五天也没有一封信发出,从外地发往山乡的大都是银行、保险公司的公函以及政府机关少量的公文材料,相信随着电子账单的普及,这些公函也会随之减少。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不可想象的。那时,九峰镇每一个行政村都设有绿色小邮箱,每天开箱一次,而现在,整个九峰镇只保留了两个邮箱,只有在特殊的节日,如母亲节、教师节、信件才会有一点点,从信封上书写的稚嫩的字体可以判断,这些书信大都出自中小学生之手。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句诗曾经唤起了多少人曾经的记忆,虽然书信年代已经渐行渐远了,但我还是十分怀念那不曾远去的岁月,在微风拂面的清晨和余晖四洒的黄昏,在风中摇曳的蓝花楹下,伴随着簌簌飘落的花瓣,用剪刀轻轻地切开信封的封口,品读着一封封纸短情长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