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平和新闻 > 正文

抗战时期厦门、漳州、香港 内迁平和琯溪的三所学校

作者:⊙林慕理 文/供图 来源:闽南日报 时间:2018-07-09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日寇进犯闽海,厦门于5月沦陷,福州岌岌可危,空袭不断。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厦门、漳州、香港等地学校都在酝酿如何继续办学的事,要么停办,要么迁址异地续办,许多学校都倾向迁址办学。抗战时期,平和小溪(旧称琯溪)地处九龙江西溪源头,是苏区,地下游击队活跃,日军不易进犯,比沿海地区安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战时避难的好场所, 也成为那个时期沿海学校内迁的首选。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厦门后,创办于1919年10月的“厦门私立双十中学”1937年举校迁入平和县琯溪。1939年11月成立新校董事会划原东溪初中校产为双十初中使用,蔡启新担任代校长,1938年春开始面向漳州、厦门、泉州、龙岩等地招生。下半年省里派赖德渊任校长后,校董会筹款扩建校舍14间后又续建崇德楼一座10间,校名定为“私立双十初级中学”,又开始秋季招生,从此学校实行春、秋二季招生,生员除平和县外,大都是周边县、市的学生。抗战胜利前夕学生增至六百余人,成为抗战后方一大学府,抗日战争胜利后,双十中学迁回厦门。

第二所迁入平和小溪办学的是龙溪进德女子中学(漳州三中前身)。这是1920年由漳州基督教会创办,爱国华侨资助的一所私立女子学校。抗战时期,进德女中于1938年迁至华安县城,由于华安地理位置交通不便,学校与小溪基督教会协商同意于1939年又迁平和小溪,迁入平和惠和女子学校,并借用礼拜堂部分牧师楼和后巷的姑娘楼(解放后曾为平和县人武旧址)作为师生用房,为了能使学生上好体育课,还把校内一口池塘填为操场,使学校初具规模。招入除平和藉外厦、漳、泉、岩等地的女生近300人,续办初中、高中六个年段6个班,教授其他完中的所有课程,先后毕业五届高、初中女毕业生。抗战胜利后迁回漳州(现在的漳州三中)学校。

第三所迁入平和小溪续办的是香港私立大诚中学, 系赖文清私人创办的一所完全中学。1941年香港沦陷后,香港教育受到严重破坏,600多所学校降至34所,其中含赖文清创办的大诚中学的学校大多内迁大陆继续办学。赖文清亲自到平和小溪考察后,通过平和县当地政府帮助,成立了大诚中学平和分校筹备会,1945年2月香港私立大城中学迁入平和小溪西山李氏祖庙继续办学。当年招高一学生50名,同年秋季又招高一、初一各一个班,在城楼东西两侧建教室6间,1945年起小溪人张景尧任校长直至1949年。平和解放后,政府把双十中学迁回厦门后更名为平和文成中学与大诚中学两校合并为平和县新民中学。1952年更名为公立平和中学。1954年改名为平和第一中学。1969年换名为城关中学。1978年恢复“平和第一中学”校名至今。

内迁平和的这三所都是平民学校,又是进步学校。抗战期间,学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抗日宣传活动。学校还发动师生捐献资金和物品,给以被日军驱赶逃亡的难民资助。

⊙林慕理 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