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芦溪镇 > 正文

平和芦溪:立足村情挖潜力,因村施策促增收

来源:平和网 时间:2018-01-31
编辑:芦溪宣委 点击数: 字号:

国庆期间,游客在芦溪绳武楼里自己动手做麻糍。

12月20日一大早,平和县芦溪镇漳汀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陈长跃就来到他的鸡棚里,给所养的鸡、鸭喂食,棚里1300多只鸡鸭长势喜人,有300多只鸡要在当天出栏,剩下的再过几天也要出栏了。这些鸡鸭幼苗,全由镇政府提供,并由当地绳武楼景区的养殖专业合作社按最低保护价回购,今年估计有八九万元的收入,一想到这里,陈长跃不由得喜笑颜开。

地处山区的芦溪镇紧抓扶贫开发工作有利契机,坚持因村施策,精准帮扶,成功探索将本地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不断强化村集体自我“造血”功能,全镇“空壳村”村集体收入大幅增加,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走在全县前列,并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脱贫攻坚路径,其中绳武楼景区被列入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是漳州市唯一一个入选项目。

“借鸡生蛋” 助贫困户脱贫

“真的很感谢镇、村干部的帮助,才能让我对生活重新有信心。”陈长跃今年59岁,体弱多病,平时只能做些轻体力活,妻子又是残疾人,两人相依为命,是建档立卡国定贫困户。

芦溪镇根据陈长跃的实际情况,帮他制订了脱贫规划:以绳武楼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由镇政府免费提供600只鸡苗和700只鸭苗给陈长跃,并且可以先向合作社赊领饲料进行饲养,养殖90天到期后,合作社在5天内按最低保护价对鸡鸭进行回购。

“扣除一些养殖中的正常损耗,鸡还有500多只,每公斤保护价50元,每只约1.5公斤,估计可收入4万多元。”陈长跃说,鸭子还有600多只,下个月可出栏,每只3公斤左右,每公斤保护价30元,估计也有四五万元收入。扣除成本后,陈长跃获得的纯利润估计有几万元,这将彻底改变他家的经济状况,实现脱贫致富。

“在芦溪镇,像陈长跃这样的贫困户还有许多,都分别享受了特色种植、养殖项目等帮扶措施,今年都将如期脱贫。”芦溪镇负责扶贫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李建文说。

芦溪镇地处平和县西部,与永定湖坑、南靖书洋相连,辖17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人口4.8万,全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97户980人。

以平和县委、县政府推出的“养鸡生蛋”工程为依托,芦溪镇通过福建绳武楼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成立绳武楼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种植、养殖项目带动贫困户增收,争取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在2018年实现全部脱贫。

“具体就是采取‘政府+公司+农户’的‘养鸡生蛋’模式。”芦溪镇党委书记吴毅锋介绍说,由政府出鸡鸭苗给全镇精准扶贫户养殖并提供技术服务,由绳武楼养殖专业合作社提供饲料,养成后合作社以最低保底价收购,若市场价高于保底价,按市场价收购,预计每年可为每户贫困户增收1.2万元至1.3万元。现已签订合作合同的贫困户有74户,其中养鸡27户7670只,养鸭28户8670只,种植芥菜19户33.5亩。

“景区带村” 带来示范效应

“我现在村里打扫卫生,每个月工资950元,一年下来有1万多元。”12月18日清晨,芦溪镇蕉路村的农妇叶眉莲拿起扫把,在绳武楼景区周边村子打扫卫生。

50岁的叶眉莲是蕉路村村民,由于丈夫身患重病,多年来欠下一大笔债,今年初,身患重病的丈夫还是走了,留下两个女儿及70多岁的婆婆,生活十分艰辛,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绳武楼旅游投资公司成立后,雇佣她为保洁员,给她提供了一个可以在家门口工作的岗位,再加上镇里免费提供的100只鸡苗,一年下来增收上万元,脱贫指日可待。

绳武楼旅游投资公司成立于2013年,当时镇、村鼓励引导几位外出乡贤回乡创业,成立投资公司,运营国保单位“绳武楼”,并相继成功打造了富有农家特色的土楼宾馆、“荷塘月色”农庄、原生态观光酒坊和水上农家乐等,促成了蕉路村以绳武楼为中心的乡村特色文化游整体项目的形成和完善,许多外地游客成群结队慕名而来,每逢节假日更是络绎不绝。

“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绳武楼旅游投资公司优先聘用具备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为他们提供保洁员、服务员等就业岗位,增加劳务收入。”芦溪镇镇长林海光说,如秀芦村贫困村民帮助“荷塘月色”农庄种植、管理增加了收入;蕉路村贫困村民在土楼宾馆、原生态观光酒坊和水上农家乐务工,也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绳武楼内的三位农民卖起了芦溪特色农产品、山药材、工艺品,每年净赚4万元。

“‘景区带村’旅游扶贫,我们已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吴毅锋说,在绳武楼旅游扶贫榜样力量的影响下,镇里最近又引进厦门山水语堂传媒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开发九曲奇石谷观光休闲旅游景区,也是采取“景区+村+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村域经济发展,增加旅游资源地九曲、漳汀两村的村集体收入,为周边困难群众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实现村企民共赢局面。

因村施策 激活“造血”功能

“村里准备投资建一个百花果园,贫困户只要出工来管理,收入全部归贫困户。”东槐村村支书陈亚阳说,几年前村集体收入太少,有心想作为也做不了。后来,利用叶蜡石资源丰富的优势,东槐村积极引进企业,走市场运作方式,合理开发矿山资源,年可增收70万元,大部分用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福利事业及扶贫工作。

“全镇各村的村集体收入大幅增加,在全县各乡镇村集体收入中率先突破村均10万元,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筑下坚实基础。”吴毅锋说。

据了解,受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的制约,芦溪镇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2012年以前全镇17个村都是“空壳村”,村级班子“无钱办事”“无力干事”问题突出。

只有壮大村集体收入,才能为精准扶贫提供永久动力。为此,芦溪镇紧抓扶贫开发工作有利契机,坚持因村施策,精准帮扶,成功探索将本地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不断强化村集体自我“造血”功能,为各村建立起长效的增收渠道。

“坚持因村施策,确保村集体增收有渠道。”吴毅锋说,坚持一村一策,深入挖掘各村优势资源,引导各村探索形成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模式,有效提高各村村集体自身“造血”功能。如新村、蕉路、树林、连益、村坑等5个村分别与当地个体经营户签订蜜柚鲜果大棚合作经营协议,村集体以固定资产参与投资,按比例收益,平均每个村每年可增收4万~6万元。

村集体收入增加了,但是要如何管理、使用好呢?

“在为民谋利多项措施出台的基础上,要确保政策、资金落到实处,更要警惕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充分发挥纪委监督执纪问责作用尤为重要。”芦溪镇纪委深入推进正风肃纪,重点解决基层干部庸懒散、推诿扯皮、与民争利、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问题,进一步强化扶贫责任追究,做到发现问题线索从快从严从重查处,确保监督执纪问责融入扶贫攻坚工作各个方面,为村集体增收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