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五寨乡 > 正文

五寨乡:党建+扶贫+生态 构筑可持续发展坚强堡垒

来源:平和网 时间:2017-11-15
编辑:五寨宣委 点击数: 字号:

五寨乡“丰惠农家乐”邀你来体验真正的农家乐 本报记者 范伟鸿 摄

“智慧+生态”探索创新发展之路本报记者 范伟鸿 摄

五寨乡寨河美丽乡村

埔坪美丽乡村农民公园本报记者 范伟鸿 摄

五寨乡前岭村开展移风易俗趣味运动会

九月的平和,蜜柚飘香,乡野清新。

平和县五寨乡在经济发展中,创新探索“智慧+生态”发展模式,构建“党建+精准扶贫”双赢格局,尚俭戒奢、移风易俗树新风,真抓实干,思路灵活,为五寨乡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构筑了坚强堡垒。

“智慧+生态”探索创新

初秋,行走在五寨乡的各个村落,优美宁静的乡村景色与满山的柚树相依相融,田园气息扑面而来。

在蜜柚的香气中,汽车蜿蜒而上,到达平和五寨乡天意红肉蜜柚基地。基地里,工作人员轻点屏幕,千亩蜜柚园尽收眼底,蜜柚生长、开花、结果及病虫害在屏幕上都清晰可见。“专家对着屏幕就可以给柚子树开诊方”。

“该项目是平和县以‘三抓三比、十项竞赛、十五评比’为抓手,深入开展特色现代农业竞赛,全力推动蜜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缩影。”五寨乡乡长黄荣军介绍说,项目以“智慧+生态”为主题主线,突出问题导向、生态为基础,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带动,落实“一控两减三基本”要求,实施蜜柚基地“标准化、生态化、智能化”建设,应用“水肥一体化、互联网+、测土配方、生物防控”等先进适用技术,旨在促进蜜柚园科学管理、减肥减药、产量提升、果品提质、效益提高,实现蜜柚果园管理由粗放向精细、产业发展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从而全面提升特色现代示范区创建水平。

“依靠互联网思维来改造传统农业,研发与示范蜜柚‘互联网+自动化’应用,建立蜜柚生产管理‘大数据’,建设物联网智慧果园,改变传统人工管理费用高、效率低的现状,最终实现果园管理智能化、自动化、精准化。”一起前来的五寨乡人大主席庄赞立说。现在,农户只需安坐在办公室,通过手机App就能远程监测蜜柚生长情况,为果园管理提供预警和决策依据,下达果园农耕作业任务,自动生成员工执行力报表,并自动打分等。

与人们传统意义上的基地不同,天意红肉蜜柚基地是数字化的云生产管理系统。“所有的生产信息都会及时录入,同时给售出的蜜柚等贴上二维码,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实时监管和对农产品安全追溯,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地追踪问题根源,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食品安全,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智慧+生态”探索创新,让五寨乡奏响了生态发展之音。“蜜柚是我们的支柱产业,做大蜜柚产业的同时我们强调要走‘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五寨乡党委书记吴映红说。

9月16日,五寨乡“丰惠农家乐”采摘游试开园,融汇了“自驾游”开展“采摘乐”“农家乐”“亲子游”等要素,吸引了400多名游客前来体验游玩。“在这里不仅可以参观被誉为‘古罗马斗兽场’无名土楼,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龙须洞,还可以进行蜜柚、百香果采摘,吃农家饭,体验真正的农家生活,挺有意思的。”一名游客表示说。

五寨乡运用本地生态优势,汇集多元化特色产业发展,走“赏克拉克瓷、摘农家果、吃农家饭、享农家乐”的“生态+旅游”道路,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促进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愿景。

“党建+扶贫”构建双赢格局

“现在家门口打工一个月能收入一千多元,加上每个月的分红,精准扶贫政策变成了真金白银。”五寨乡寨河村村民庄荣水笑呵呵地说,自从村党支部带领大家发展起果蔬扶贫基地后,村里14户贫困户全部“上岗就业”,再也不愁没有稳定收入了。

近年来,五寨乡紧紧围绕“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目标要求,牢固树立“党建+”理念,推行“党建+精准扶贫”模式,将基层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工作深度融合,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真正实现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双赢”。

党建+精准扶贫。五寨乡成立了全面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划定党员干部“党建+精准扶贫”“责任田”,明确各成员工作职责及具体任务,全方位为企业和合作社提供土地、技术、资金、劳力等综合服务。制定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坚持把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贯穿党建工作全过程,把党建与扶贫同部署、齐推进,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和精准扶贫深度融合。

党建+造血工程。认真开展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储备工作,吸收年轻优秀干部充实村级班子,保持基层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配套推进村主干职业化规范管理工作,投入10多万元建成了全县首家设在“村口家前”的村干部学校,采取“就地取材”和“聘请外援”相结合的方式,对现任村两委干部、后备干部、党代表、村民代表以及其他参与村级事务的党员或村民进行培训,加强扶贫队伍力量,切实配强配优工作队伍,让驻村干部与贫困群众结成帮扶对子,精准制定帮扶措施,精准推动措施落实。

党建+产业发展。结合旧村复垦、富美乡村等项目,党支部通过协调流转闲置土地与专业合作社合作发展百香果、桑葚等周期短、见效快、覆盖广、带动强的优势产业,做实增收渠道,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如在寨河、侯门、新美、埔坪等几个果蔬产业相对发达的村建立产业扶贫基地,采用“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 经营模式,党支部协调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并监督帮扶资金使用,由村集体与果蔬专业合作社合作,吸纳贫困户为社员,参与分红,雇佣贫困户务工种植,增加贫困户务工收入,加快脱贫步伐。

党建+金融扶贫。“养鸡生蛋”助推精准扶贫,充分发挥金融扶贫政策效应,创新开发“担保金·扶贫贷”“担保金·产业扶贫贷”,整合金融资金开展小额信贷,实施“产业能人+合作社+贫困户”“贫困户入股合作社”扶贫模式,采取政府担保(贴息),金融机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小额扶贫贷款,再由贫困户将扶贫贷款投资“公司”或“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然后由“公司”或“合作社”统一运作,按年6%的固定收益给予贫困户。这种“量化到户、入股企业、股份分红”的“养鸡生蛋”做法,既破解了“公司”或“合作社”缺乏起步资金的难题,又能确保贫困户获得固定收益切实增强扶贫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助力脱贫攻坚,推进精准脱贫。截至目前,五寨乡信用联社已为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扶贫贷” 89万元,放贷额合计可为贫困户增收53400元,户均2136元;另外,为产业大户发放“产业扶贫贷” 25万元,挂钩5户贫困户,年可为每户贫困户增收3000元。

移风易俗树新风

“过去碰到民俗节流水宴席、红白喜事,不仅大操大办、盲目攀比开销大,引发的酒驾、赌博、斗殴、家庭暴力等现象也时有发生。现在好了,村里提倡尚俭戒奢、移风易俗,不仅减轻了村民的压力,而且大大遏制了铺张浪费的风气。”乡人大主席庄赞立说。

“移风易俗党员干部要唱主角。”吴映红表示,去年12月,通过走访座谈、专题调研、专项督查后,五寨乡决定开展全域性“尚俭戒奢党风带 移风易俗树新风”活动,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代表做出承诺,定出村规民约、设立举报箱等措施带动广大群众转观念、破旧俗、立新风,以此带动形成尚俭戒奢的良好风尚。“当地党委担起主体责任,通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做移风易俗的践行者、引领者、宣传者,以正确导向和行为示范引领。”

移风易俗活动还需因地制宜,对策精准。“乡风民俗由来已久,要破除这些根深蒂固的破俗陋习,光靠堵是不行的,还得疏堵结合,有破有立。”宣委黄茂林介绍说,乡党委政府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时充分考虑到乡情实际,抓住埔坪村、优美村元宵节祭老祖宗这一重要民俗节点,提前谋划,多措并举,在埔坪村打响了移风易俗第一炮。在民俗日前,成立“移风易俗文明劝导队” 和移风易俗专项督查组,劝导引导“乡贤”作表率,积极开展文艺汇演、农民运动会等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破旧俗、立新风。

同时,该乡还深化标本兼治,健全移风易俗长效机制,提出“五明确三报告”规范工作流程,并通过在实践中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机制,逐步实现移风易俗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据统计,五寨乡开展移风易俗工作以来,全乡群众共节约以上两项支出达850万元以上,社风民风得到极大改善,“不操办、不宴请、不攀比”已经成了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