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福建新闻 > 正文

办学历经半个多世纪 他是泉州府文庙最后的学生

来源:漳州新闻网 时间:2017-09-20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他是府文庙最后的学生

泉州古城办副主任黄团峰回忆幸福的小学时光,感慨“府文庙里读小学”已成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东南网9月20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刘燕婷黄谨文/图)说起府文庙,你会想到什么?是大成殿里的孔子像、康熙帝御书的“万世师表”?还是每年秋季开学前的拜孔子、领红蛋,开笔石上留姓名?若时间的指针,再往久远里回拨40年,那从府文庙走出又回来的几代人,将异口同声动情说道:“这是我的母校。”

有很长一段时间,黄团峰跟家人住在庄府巷,马路对面,泉州酒店还未拔地而起。

还记得,那是1980年夏天,黄团峰3兄弟跟随母亲,从南安老家搬来泉州。父亲在泉州工作,单位提供的房子就在庄府巷。9月开学第一天,他背着书包从庄府巷出发,一路前往府文庙。泉州第二中心小学,就在这里。

走往学校的路能看见最市井的泉州

古城里,有很多有意思的小马路,街巷并不寂寥。

从庄府巷出发,右拐进入中山中路,两侧都是骑楼,雨天不怕淋、夏天不怕晒。著名的“9间”就在这儿,9孔打通的店面,最时新的百货鳞次栉比,每次路过都是人山人海。

再往前走,是泮宫口,山门底下,各色闽南小吃在两侧开路。站在这里,你怎么都看不见府文庙的屋檐,因为当时泉州人气最旺、规模最大的中菜市场就横亘在眼前。瓜果档位从泮宫口开始连绵纵深,鱼腥味、豆腐味、瓜菜味、鸡鸭禽味,配上摊主的吆喝声、海鲜水槽的哗啦声,意外地让人有满足感,像在读一本风物志,古城的风土人情和美食都在这里瞥见。

市民的菜篮子,在这里逛了又逛;周边县市区需要大宗海鲜置办酒席的,也都到这里来。口袋里揣着零钱,孩子们往菜市里头钻,菜头酸、蒜蓉枝、冰糖葫芦……各种小吃拿在手上,一路吃回家。

当时的泮宫口,直走是菜市场,到不了府文庙,孩子要往左侧的小巷子绕行。上学的路,虽只有七八分钟的脚程,却能经过泉州最繁华、最市井的所在。